《海的女兒》:一條歷經分離、痛苦和衝突的個人成長之旅

2023-12-16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海的女兒》:一條歷經分離、痛苦和衝突的個人成長之旅

作為一部童話故事,首次出版於1837年的《海的女兒》中的美人魚公主,以她美麗、善良、勇敢的品質打動了許多人。但在故事之外,美人魚的悲劇結尾除了展現無望的愛情,也意味著她在個人所面臨的成長衝突中,選擇撇開世俗對她的要求和偏見,成為自己。

原文作者|壹心理

《海的女兒》是安徒生創作的童話,也叫《人魚公主》,首次出版於1837年。這部作品流傳甚廣,從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海口礁石上的美人魚銅像可見一斑。

安徒生是丹麥人,他出身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在他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他從小喜歡文學,一生寫了很多家喻戶曉的童話故事,卻從未娶妻。因為他很自卑,覺得自己又丑又窮,他將畢生精力投入到童話的創作中。

雖然他一生未娶,但是在《海的女兒》這部童話作品中,他將自己心中理想女性的想像投射在美人魚公主的身上,她美麗、善良、勇敢的品質打動了許多人。

《童話中的心理學:理解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壹心理 編著,藍獅子文化丨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23年10月版。

小小的自我終要衝破無意識,

尋求自我定義

人之所以稱為人,區別於其他動物,就是因為人有意識。而《海的女兒》故事的核心就是小美人魚有了想從魚變成人的願望,這個願望就是作為人特有的自覺意識。接著,她走上了一條歷經分離、痛苦和衝突的個人成長之旅。

在神話故事中,有一類專門講述人類的起源和世界萬物的形成,這就是創世神話。創世之前,世界是無聲和沉寂的。同樣,創世神話也在表述意識的起源,意識在起源之前也是一種未分化的、根植於無意識的混沌狀態。

有創世神話就有創世神,東方的創世神話有大家熟悉的《盤古開天地》,裡面的創世之神是盤古。故事講述了在很久以前,宇宙一片混沌。有個叫盤古的人在昏睡了18000年後醒來了,他發現周圍一片漆黑,於是拿起一把斧頭將天地劈開,陽清為天,陰濁為地。在紐西蘭的一個創世神話中,同樣描述了世界曾是一片漆黑,萬物的源頭是蘭奇和巴巴,他們不願意分開,生養的孩子也不知道光明和黑暗的區別。終於有一天,孩子們厭倦了黑暗中的沉悶,於是他們的兒子塔尼將頭埋進母親巴巴(大地)的懷裡,用雙腳蹬開父親蘭奇(天空),他四肢發力,無視父母的哭喊和呻吟,用力撕開了天地。

從以上創世神話的故事中可以看出,天地來源於衝突、分離和抗爭。在心理分析中,我們會認為意識為火,為陽;無意識為水,為陰。從創世神話中可以看出人類心理發展的過程,很明顯,意識誕生的過程是艱辛的。

由此可以聯想到在臨床心理諮詢中,無論是哪個學派的諮詢師,他們工作的最終目的都是引導來訪者將自己「無意識」的部分更多地「意識化」。這樣自己才能主導自己的生活,而不會被無意識裹挾。

小美人魚想變成人,擁有不滅靈魂的願望是如此強烈,以至於願意承受尾巴被劈開變成雙腿的痛苦,可見伴隨人的自覺意識誕生的是痛苦,甚至是殺戮。

《小美人魚》(2023)劇照。

在心理諮詢中,對夢的分析可以從兩個方面著手:一個是主觀水平,另一個是客觀水平。簡單來說,主觀水平就是將夢中的人物、場景、劇情等都看作是我們內心世界的表達;客觀水平就是將夢中發生的一切和現實生活相聯繫。當然,諮詢師在對來訪者的夢進行分析時,是在這兩者之間來回切換,綜合考察的。如果我們能將童話故事放在主觀水平上解讀,那麼童話故事其實就是我們內在的心理劇,故事中的人物、情景、內容等具有我們自己心理的某種屬性。

在《海的女兒》中,故事一開始說:在海的深處有一個人魚的王國,那裡有6位人魚公主,人魚公主們和爸爸還有奶奶一起生活。她們對海以外的世界很是嚮往,但是奶奶告訴她們,必須要等到她們年滿15歲,才能游出海面。

在這裡,大海象徵著無意識,而大海之外的世界象徵著意識。如果將小美人魚看作故事的第一人稱,從她的視角看,故事中的人物和場景代表的都是小美人魚心中自己的不同人格和所處的不同心理階段。生活在大海中代表她此刻的心理正處在一個無意識階段,半人半魚的身形可以象徵她還沒有完全成形,進入人類的意識世界。大海像是大地母親的子宮,這一黑暗幽深的地方是養育我們的地方,同樣也是我們成人後要脫離的地方,它可以是一個安全的地方,也可以是埋葬我們的地方。

所以,小美人魚在大海里誕生,從大海里出走,最後幻化成泡沫又回歸大海。在這樣一個鴻蒙之初就是完美的母親子宮的地方,我們在享受安全的同時,也擔心著被子宮吞噬,失去自我。因此,那個小小的自我最終要衝破無意識,掙脫母親子宮的束縛,尋求自我的定義。

無論身處多麼艱難的環境,絕大部分人都有想要成為自己的渴望。我們從下面這個沙盤治療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對此觀點的驗證。

在一次沙盤治療中,一位7歲的男孩因為患有心智遲滯和學習障礙來到了沙盤室,他的初始沙盤是這樣的:

他在靠近自己一邊的中心朝下的位置堆了一個大土包,土包上面擺了一朵小花,他說媽媽喜歡花。然後他在這個大土包的左上方又堆了一個小土包,在底下埋了一些水果,上面插了一面小旗。

初始沙盤的意義就在於,通過它我們可以洞察個體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同時它也會呈現解決問題的潛在機會和線索。這個男孩面臨著相對艱難的現實情況,母親嚴苛,父親缺席,在學校還經常被霸凌。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的初始沙盤也呈現了那個弱小自我想要再次出生的渴望。

大土包象徵現實中男孩對母親的依賴與從母親那裡感受到的壓抑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土包的形狀既像乳房,也像代表死亡的墳墓。旁邊的小土包代表的是他自己,小土包底下埋藏的水果象徵著男孩對於母愛的渴望和自身具有的潛在力量。沙盤左邊一般是無意識所處的位置,所以這個孩子的痛苦還有潛在的力量都還處於無意識當中,等待發掘和探索。旗幟象徵的是領域和邊界,在這裡,代表著孩子對自我身份的渴望和確定。

15歲正好是一個脫離了童年期,開始進入青少年期的年齡,是對剛剛萌發的意識進行確定的時候,面臨的問題是「我是誰」,這也是為什麼人魚公主們要等到15歲才可以游出海面。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需要關係的互動和建立來確定和看清「我是誰」,這種關係可以在內心的幻想中建立,也可以在外部的客觀現實里建立。所有的心理問題都是因為關係出了問題,這樣說不誇張,因為我們內在的不整合會導致外在關係的斷裂。

其他人魚公主們在15歲時看見了外面世界的山川、夕陽、村莊等,但是她們覺得還是住在海里好,唯獨最小的人魚公主出去後看見了一個人類,一位年輕的王子,而且還深深地愛上了這位王子。這樣看來,小美人魚的姐姐們似乎更願意待在家裡,或是繼續待在母親的子宮裡,她們不想擁有獨立的個人意識。

《小美人魚》(2023)劇照。

而小美人魚從15歲開始就嚮往著人類世界,嚮往著出去和王子相遇。於是她擁有了一雙可以獨立行走的腿,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小美人魚踏上了英雄的歷險旅程。

這個悲劇的故事代表了

一種徹底的回歸

大部分童話故事都有一個固定的主線路,那就是在男女主角本來還算平靜的日子裡,突然災難降臨了,然後他們就踏上了斬怪降魔的艱苦歷程,在此歷程中總會出現幫助他們的小動物、智慧老人或是仙女,故事的結局大都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故事中斬怪降魔的主角就是英雄,這段苦難的歷程其實就是放大了的我們內心的成長儀式。這種受難是個體成年的考驗,經過這樣的考驗,個體就完成了從嬰兒到童年,再到青少年和成年的轉變。

《榮格心理學關鍵詞》一書中對英雄的解釋是:「一個準人類的存在,象徵著塑造或掌握了靈魂的觀念形式以及力量,體現了人最強大的志向,並揭示了實現志向的理想方式。」可見,成為英雄是不容易的,英雄所要經歷的過程往往可以被概括為以下5個階段:

1.被召喚:故事中的小美人魚急切地想要變成有意識的人類,這是無意識對她的一種召喚,來訪者決定做心理諮詢療愈自己,也是無意識對靈魂的一種召喚。

2.啟程:指決定是否踏入一個陌生的領域。小美人魚為了見到心愛的王子,即使付出所有,也在所不惜。她找到巫婆,用自己美妙的聲音換來了可以啟程的雙腿,可見她是下定決心要踏上英雄之旅的。再來說來訪者,心理諮詢中到了這一步,有的來訪者可能會猶豫,甚至出現阻抗的情況,這也是心理諮詢介於中斷和繼續之間的一個階段。

3.探索幻境:這個階段是痛苦的,小美人魚千辛萬苦地來到了地面,似乎一切都不是她想像的那樣,她能經得住考驗嗎?在心理諮詢的這一階段,諮詢師和來訪者都要經歷移情和反移情的考驗,來訪者的人格面具會一點點地被揭開,心理陰影和情結會不斷湧現,這是「天亮」之前最難熬的一段時期。

4.恩賜:邂逅自性,和真實的自己重新連結。小美人魚決然的一跳衝破了世俗的枷鎖,她自由了。而來訪者在這個階段會和外面的環境和解,會和自己和解,他們的身心會得到相應的自由,會因為意識的擴展體驗到對生命的神聖感和敬畏感。

5.回歸:小美人魚重新融入了生育她的大海,這是她的另一種重生。從另一個層面看,這種英雄行為的最終受益者是他人而不是她自己,因為這個故事的流傳正說明它讓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進行了思考。來訪者在這個階段的回歸一方面指的是將目光和心思聚集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指的是他們可以回歸到社群組織中,適應正常的生活。

《海的女兒》看似是一個悲劇,在故事結尾,小美人魚並沒有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變成泡沫回歸大海。但是,從更高的層面上講,這個悲劇的故事也代表了一種徹底的回歸,即從母親的子宮中誕生,最後又復歸於母親的子宮。在現實生活中,面對困境,我們要麼是壓抑自己,要麼是升華困境的意義。小美人魚在跳向大海的那一瞬間,她應該既不沮喪也不悲傷,所以在她那裡不存在壓抑和升華,這就是一種純粹的回歸和此時此刻的合理性。

動畫電影《小美人魚》(1989)劇照。

這種處於悲劇中的體驗大概是所有體驗中最激烈也是最包容的了。

這種表面上的個體死亡,從深度心理學看,或許是個體在代集體受難。從心理機制來看,這些人被稱為「替罪羊」,他們的存在是為了釋放和消除集體內在的恐懼、內疚和一些消極情緒的。當然,這一切都發生在無意識中。被當作「替罪羊」的人有三類:第一類是有缺陷的人,他們或許是罪犯,或許是身體有缺陷的人;第二類是失敗的人,比如戰俘;第三類就是優秀的人。

小美人魚就屬於第三類。她是有著最好看的魚尾和最動聽的歌喉的人魚,可是她為了愛情甘願受苦,將自己漂亮的尾巴變成人類認為好看的雙腿,她為了成全王子的幸福願意犧牲自己,她是集體對女性期望的典型模板。

人面臨的最大的衝突就是「我想成為的人」和「集體想讓我成為的人」之間的不平衡。但是我們骨子裡早就有了一種動力機制,那就是個體化原則。這一動力機制會促使我們抓住一切機會,成為那個獨特而真實的自己,成為一個具有自主性的自我。小美人魚的縱身一躍,從個體層面上看,是她撇開了世俗對她的要求和偏見,成了她自己。

從集體層面上看,她的死是因為她的優秀足以讓她被當作祭品奉獻給神明,替集體贖罪。低劣的那類人承載的是集體投射出去的與社會價值觀相反的部分,比如失敗、軟弱這些消極的部分。傑出人物承載的依然是集體投射出去的消極情緒,這是因為傑出人物對集體提出的苛刻的要求激發了集體的嫉妒和報復行為,所以他們得為集體去受難,去死。

歷史中的一些優秀個體,比如伽利略、哥白尼,在當時均受到了集體對他們的迫害。再比如,一個單位中優秀的人可能會遭到孤立。

無論如何,替罪羊們都承載了大眾對他們投射的負面情緒,而集體卻藉助這樣的機制,將自己從無意識的消極情緒中解放了出來。

所以小美人魚不僅是她自己的英雄,也是集體的英雄。集體的發展是由傑出的個體帶動的,所以優秀個體(英雄)的肩上不僅擔負著責任、使命,還擔負著犧牲。

「完美」的意象一直存在於

我們的無意識中

曼陀羅,梵文,意為魔圈。它是宇宙的象徵,指一切圓滿和完整的聚攏之處。

《海的女兒》一開始就說,6位人魚公主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她們可以隨意布置自己的花園。小美人魚將自己的花園裝扮得圓圓的,像一輪太陽,並且只種像太陽一樣鮮紅的花朵。在這裡,花園可以象徵每個人的心靈深處,花園布置好的場景就是我們內在心靈的投射,小美人魚的花園就是一個典型的曼陀羅的形狀。

那麼,作者在描述小美人魚布置的花園時知道什麼是曼陀羅嗎?他知道曼陀羅的深層意義嗎?我想他不知道,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心靈知道,我們的靈魂知道。

電影《小美人魚》(2023)劇照。

讓我們來看看曼陀羅在心理學中的含義:我們的心靈本就完整一體,像一個大圓。這種「完美」的意象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無意識中,這種對沒有對立的圓滿和聚集的傾向一直潛在,默默地引領著我們的人格逐步發展,趨於完整。

意識的誕生,讓自我擁有自主權的同時也帶來了選擇上的艱難。於是,衝突和分裂出現了。而無意識會對意識的單邊行為做出補償,補償會以症狀或夢中意象的形式來提醒我們:心靈最終需要的是整合,意識要去面對和整合無意識的那一面。那麼,我們現在接觸的神話和童話同樣也是集體無意識留給意識的最好的補償材料。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內在那個曼陀羅一樣的大圓在發揮作用,榮格學派稱之為「自性化原則」。它代表了「個體化原則」和個體的英雄之旅,個體將在旅程中逐漸成為獨特而完整的自己。

這樣的的過程會出現在我們成長的各個年齡段,小美人魚是在15歲這樣一個從兒童期到青少年期的節點,心靈自然啟動了這一過程,並且內心曼陀羅式的意象被呈現了出來。而這個曼陀羅式的花園會給小美人魚提供來自無意識的補償,作為心靈穩定和聚攏的核心力量會托住和引導美人魚。

在整個故事中,小美人魚並沒有遇見其他童話會給予英雄幫助的某些動物或是仙女,這些積極、正向的元素其實早已作為原型存在於我們自己的心中。我們知道,在心理諮詢中,來訪者最後能被治癒其實是他們內在的治癒原型在起作用。

在沙盤遊戲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呈現出曼陀羅意象的沙畫,這些象徵自性的曼陀羅的出現,恰恰是在補償來訪者內心不平衡帶來的恐懼和分裂。來訪者的沙畫和小美人魚花園的樣子都是來自無意識的投射,無意識在通過曼陀羅給我們輸送可整合心靈的力量。

在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中,小美人魚的花園中間還擺放著一個王子的雕像,貫穿故事始終的就是小美人魚和王子的愛情故事。而作為人,最難的就是男女間的整合。臨床諮詢中有一大部分人都是因為戀愛和婚姻問題而走進了諮詢室,從青少年到中年人,甚至還有老年人。

我們每個人初始時都是陰陽同體的,一個是外在社會倫理需要我們展現的生物屬性的性別,還有一個是潛伏在我們無意識中與之相反的另一個性別。在心理學中,女人心中的男性意象叫阿尼姆斯(女人心靈中的男性化成分。阿尼姆斯身上有女性認為男性所有好的特點,每個女人的阿尼姆斯都不盡相同),男人心中的女性意象叫阿尼瑪(男人心靈中女性化的一面,每個人天生的情感和心態總是兼有兩性特徵)

從心理層面來講,我們需要對這兩個性別所代表的陰性力量和陽性力量加以整合,以達到我們人格的完整。如此,我們看見的外在現實的男女結合和婚配從另一個角度上講,是人類的內在在建立一個陰陽和諧的統一人格。所以童話故事的結尾一般都是公主和王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可是,《海的女兒》的結尾卻是王子和別的女人結婚了,小美人魚獨自跳入大海變成了泡沫。這又怎麼解釋呢?

小美人魚一開始犧牲了自己的尾巴和聲音,尾巴象徵著人魚在海里的行動力,聲音象徵著小美人魚的話語權。她為了博取人類和王子的喜歡,失去了自己的行動力和話語性。最後,姐姐們給她刀子讓她殺死王子,這樣她就可以重新回到大海,姐姐們的行為代表了小美人魚內在陰影部分的力量在拉扯她,讓她退行,退回到原始母親的子宮中,退回到無意識里。

動畫電影《小美人魚》(1989)劇照。

心理上的退行如果發生在諮詢室,那是來訪者對諮詢師信任的一種體現。如果發生在危急時刻,則是一種防禦和退化。小美人魚頂住了這一誘惑,所以她最後的死亡不是自殺,不是無奈之舉,也不是退卻,而是她自己的選擇,這恰恰說明了她的自我意識和她的阿尼姆斯發揮了作用,也就是她的無意識之間有了象徵性的連結,死亡是她內在象徵著精神深度和理性的陽性力量的阿尼姆斯做出的決定。那一刻,她成為她自己,她擁有了一個她嚮往的不滅的靈魂。

這一點在童話的結尾處有著精彩的描述:「然後,她跳入了大海。她感覺她的身軀在融化,變為泡沫。這時,太陽從海里升起了,陽光柔和地、溫暖地照在冰冷的泡沫上。小美人魚並沒有感覺到死亡,因為她看見了光明的太陽……」

小美人魚的故事結束了,它似乎是個悲劇。從心理學的角度看,這個悲劇有什麼深刻的內涵呢?我們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來解讀:

小美人魚為了追求愛情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一直到最後死亡。其中一定有作者安徒生本人對愛情和女人的投射,他出身貧寒,一生未娶。他在人世間感受到的艱辛不亞於小美人魚行走在刀尖上的痛苦。

我們的集體無意識對小美人魚進行了投射,她身上那些善良和堅韌的美好品質是人類所嚮往的。同時,小美人魚身上奉獻和犧牲的品質也代表了集體對女性嚴苛的要求。

在個體層面,只要我們願意,我們身上的神性就會幫助我們成為自己的英雄或是集體的英雄。

本文選自《童話中的心理學》,小標題為編者所加,已獲出版方授權。作者:壹心理;摘編:何也;編輯:張進;導語校對:劉軍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時間的刻度:新京報年度好書20年》廣告。

2023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78本入圍書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3116da4fee5cbae3586c62050bdeea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