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百年後,未來世界的人們回想今天的我們,談論最多的肯定不是朱之文、王力宏等媒體事件,而是迄今為止仍在繼續的隔離。這麼重大的事件,當然也少不了電影的關注,比如《中國醫生》《生死金銀潭》等,不過這些電影都採用宏大的敘事視角,記錄戰鬥一線的醫護人員。
最近奈飛平台上線了一部法國的喜劇《粘在一起的隔離》,整部電影採用諷刺、荒誕的手法,把法國隔離這段時間,人們的生活狀態給真實反映了出來。
影片的導演、編劇都是丹尼·伯恩,同時他還是劇中的主演之一,一位因為隔離而過渡緊張的出版人馬丁。馬丁顯然被突然到來的隔離給嚇壞了,看著每天破紀錄的人數,要求自己家人即使去了趟陽台也要噴酒精。為了減少出門,把垃圾堆在自己家的門口,影響樓上鄰居出入。
家裡口罩用完了,他就自我發明了一套防護服,用雨衣、潛水罩把自己遮得嚴嚴實實。當他把一切防護做好,還沒出門,就把自己給憋暈了過去。去了超市,把自己的公德與禮貌全部拋棄,見到任何人都要測量體溫,為此還讓警察引起誤會。
更過分的是,當他得知自己的妻子,違反隔離去見了自己辯護人的時候,居然不讓自己的妻子進門,把她鎖在樓道里,讓她在樓道里睡覺。
丹尼·伯恩的表演雖然有些誇張,但是也多多少少反映了一些人在隔離時候的心態,對未知的恐懼。
同時他的妻子也十分困擾,因為在家辦公,分不清法庭還是家庭,導致在線開庭過程中,大爆粗口,把整個開庭弄得一團糟。
這樣的場景,我們看到後會會心一笑,在家隔離的那段時間,很多家庭和他們一樣,鬧得雞飛狗跳。很多家庭在孩子上網課的時候,把各種隱私都暴露在課堂上。
與馬丁完全相反的是房東唐尼,他對於隔離完全不在乎,同時他還有資本家的傲慢與冷酷,不但把自己新買的汽車停在院子裡,讓房客們沒有活動空間,同時還盼望著樓下的小酒館快點破產,這樣他就能夠在樓下開一間電子煙店。
如果用我們的標準,法國的隔離可以說鬆鬆垮垮,為了不在家隔離,可以向鄰居借一條狗,然後以遛狗的名義,出門溜達,結果把小狗貝斯林累得夠嗆,而我們看劇中的警察,醫生,沒有一個人戴口罩的。
每到傍晚,每個家庭會在自家窗戶前鼓掌,微笑著對醫護人員表示感謝,但是回過頭就開始互相說壞話。其中被他們議論最多的是那位急診科的醫生,這些鄰居只看到她是一位來自北非的女人,每天晚出早歸,不與任何人打招呼。
之後這位護士遭到整棟鄰居的投訴,有的認為她行為不典,還有的鄰居認為她做著非法的生意等。最後在警察的幫助下,他們弄清了真相,原來這是一名一線的護士,她之所以不與任何人接觸,是為了保護他們,她的五個同事,有兩個進了重症看護室。
警察對這幫鄰居的評價是:真為你們感到羞恥。
是的,在人類巨大災難面前,我們依然活的這麼自私,馬丁自私到讓自己的妻子住到走廊,擔心把病毒傳染給自己,而其中一對網紅夫妻,也將自私演繹到極致。
這對網紅夫妻,丈夫是網絡健身教練,每天領著一大批女粉絲在家健身,為了吸引女粉絲,對自己的私生活遮遮掩掩,不讓自己的妻子出現在鏡頭當中。而他的妻子是一名音樂網紅,幾年前參加過一檔選秀節目,被淘汰下來,最近寫了一首關於隔離的歌曲,但是卻不斷被健身丈夫嘲諷。
當妻子要求丈夫轉發自己剛寫的一首關於隔離的歌曲的時候,他丈夫總是拿各種理由搪塞,認為和自己人設不符,妻子發音不準等。後來妻子的歌曲被一位大網紅轉發,粉絲迅速超過了丈夫,而此時的丈夫,由於人設崩塌,粉絲迅速掉落,最後乾脆自暴自棄,開始吃各種垃圾食品,很快腰上就吃出了「游泳圈」。
其實我們國內也出現類似情況,因為隔離的原因,很多網紅突然爆紅,然而當流量趨於平淡之後,很多人都承受不了爆紅之後的空虛與疲憊。
除了想一夜爆紅的網絡健身丈夫,還有一位瘋狂科學家,總想研發出一種特效的藥物,讓自己能夠一舉奠定科學界的地位,然後就是瘋狂的非理性操作,不但拿鄰居寵物做實驗,後來甚至拿自己和鄰居身體來做實驗。
當然也有人在隔離期間轉換了思路,當自己走進死胡同的時候,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那個酒館的老闆露西,酒館無人光顧,本來要倒閉了,但是在小男孩的提醒下,把自己的烈酒裝進醫療盒子當中,當做特殊口味的消毒酒精,整個局面一下就打開了。
影片也有溫情的一面,那就是那對少男少女,因為隔離,他們彼此之間不但消除了誤會,還成為彼此最重要的人。
影片的最後還是一個溫暖的結局,在大家各自崩潰之後,開始自我反思,房東反思自己不該把汽車停在院子當中,馬丁也開始明白:
活著雖然很重要,但是保持人性更為重要。
人們在院子裡開始燒烤,聊天,把自己的距離拉的更近。
現在我們已經對隔離逐漸習慣了,可是回想當初,當未知的恐懼襲來的時候,或許只有愛情、親情、友情才能夠讓彼此找到內心的寧靜。
借用馬爾克斯《霍亂時期的愛情》一句話:因為恐懼,我們才能勇敢去愛;因為恐懼,我們學會了敬畏和尊重,創造和傳承。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09754324_9990521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