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新書10種 | 新書早知道

2023-09-20     商務印書館

原標題:本期重點新書10種 | 新書早知道

民國五台山遊記輯注

1. 《法律與道德》

[波蘭]列昂·彼得拉日茨基 著

於柏華 譯

ISBN:978-7-100-22545-8

本書深入討論了「法律」「法律規範」「法律關係(權利和義務)」「法律的類型」「公法與私法」「法律的社會功能」等一系列重要的法學議題。本書的特色和原創性的是作者討論這些問題的視角:社會-心理學視角。基於這種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向我們展示了一幅細緻、全面的法律的社會-心理圖景。基於該理論視角,彼得拉日茨基提出了關於法律本質的基本理論命題,即真實的法律源於個體的主觀體驗,法律是一種心理現象。

列昂·彼得拉日茨基,波蘭法學家,法社會學發展的重要先驅之一,與埃利希、塗爾干、哈格施特羅姆以及龐德同為法社會學的當代奠基者。

2.《貞元六書(全兩卷)》

馮友蘭 著

ISBN:978-7-100-20507-8

馮友蘭先生曾手書一幅對聯總結自己一生的著述:「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三史」指《中國哲學史》(上下卷)《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即《貞元六書》。《貞元六書》包含了六本自成體系的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均為馮友蘭先生於抗日戰爭時期所著。他自稱書名取「貞下起元"之意,即嚴冬過去必有陽春,堅信抗戰將開啟中華民族復興的新紀元。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著有《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貞元六書》等 20世紀中國學術的重要經典。

3.《趙普傳》

張其凡 著

ISBN:978-7-100-22747-6

趙普是北宋名相,開國第一功臣,中國歷史上的著名政治家、軍事謀略家。宋代建國及宋代早期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如「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中,趙普都扮演了主要謀劃者的角色。本書將趙普置身於複雜的歷史環境中,對其一生尤其是從政履歷及事跡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論述,並剖析了趙普個人品性、性格及其與宋太祖、宋太宗的複雜關係,由此揭示出北宋初期政治、軍事和經濟的諸方面情況。

張其凡(1949-2016),著名宋史學者。著有《趙普評傳》《宋太宗》《宋初政治探研》《五代禁軍初探》《宋代史》等十餘部著作。

中國歷史人物傳記系列

4.《桃花流水杳然去(修訂版)》

王鼎鈞 著

ISBN:978-7-100-22518-2

本書是著名作家王鼎鈞先生晚年的雜文集,內容涉獵極廣,既有人生體悟、生活隨筆,也有文藝評論、社會雜談,全面體現了王鼎鈞先生晚年生活的所思所想。書中共收錄文章90篇,雖篇幅不長,但文筆精到、洞見深刻,因豐富的閱歷、深沉的家國情懷、圓熟的文學技巧而呈現豐厚多樣的文學生命樣貌,可讀性極強,且引人深思。

王鼎鈞,當代著名文學家。他的文學作品,尤其是各類散文集,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行銷極廣。

5.《近代世界秩序與法律史研究的新視野》

屈文生 等主編

ISBN:978-7-100-22649-3

本書是一部學術論文集,由屈文生、胡永恆主編。2021年10月23日至24日,由華東政法大學與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全國外國法制史研究會聯合主辦的「全國法學與史學跨學科前沿論壇」在上海召開,會後編者從參會論文中擇選了14篇,分為四個單元,編輯而成本書。四個單元分別為「法律史視角下的中國革命」「近代世界秩序與國際法史的新進展」「法律知識的生成史與傳播史」以及「新史料、新視角與法律史研究的拓展」。

屈文生,華東政法大學教授。主要從事翻譯史、法律翻譯、法律史及中外關係史等教學與研究工作。出版專(譯)著《不平等與不對等》《中國進入國際大家庭》等12部。

民國五台山遊記輯注

6. 《大城百年:武漢與芝加哥》

陳韋 等著

ISBN:978-7-100-21595-4

武漢與芝加哥分別是中美兩國的內陸中心城市。20世紀初的武漢與芝加哥均處於發展高位,武漢三鎮之一的漢口作為中國內陸繁華的國際性港口城市,被認為與美國中部的明星城市芝加哥具有相似性。本書以歷史的視角將武漢與芝加哥進行長周期的系統對比,揭示了全球化進程對兩座城市發展地位的影響,驗證了城市與國家的相互依存關係。

陳韋,正高職高級工程師,武漢市規劃研究院院長。

7.《契約的時代:日本社會與契約法

[日]內田貴 著

宋健 譯

ISBN:978-7-100-22106-1

本書系內田貴在1990年至2000年十年間就契約法如何改變自身,以便更好地融入日本社會所形成的思考成果。1990年內田貴撰寫《契約的再生》之時,他本人感到當時契約正如同瀕死的病人一樣。但十年後,宏觀環境煥然一新,反而讓人感到「契約的時代」已經降臨。這本書也是他本人對此激變所努力作出的理解。

內田貴(1954—),師從星野英一。現任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早稻田大學特命教授以及森·濱田松本法律事務所客座律師。著有《民法改正》《抵押權與使用權》《契約的再生》等。

8.《美學的困境與超越》

周憲 著

ISBN:978-7-100-21504-6

本書是一部對當下美學問題進行總體審視、闡釋與批判性反思的新著。從美學學科理論發展的總體取向入手,考察了藝術分界問題、當代現實主義觀念和藝術觀看問題,圍繞著這些經典的話題,來揭示美學遭遇的當代危機與新的發展。

周憲,文學博士,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代表性著作有《審美現代性批判》《藝術理論的文化邏輯》《視覺文化的轉向》等。

9.《特雷庇姑娘——海澤愛情小說選》

[德]保爾·海澤 著

楊武能 譯

ISBN:978-7-100-22601-1

在德國文學史著作中,保爾·海澤的名字通常總與所謂「慕尼黑作家集團」聯繫在一起,創作被認為體現了這個集團的思想和美學觀點。本書收錄了集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為一身的保爾·海澤的中短篇小說:《犟妹子》《特雷庇姑娘》《台伯河畔》等。保爾·海澤筆下的婦女,她們在生活中不再是男子的附屬品,而是生活的主宰者。在目前科技和經濟高度發達的社會,曾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保爾·海澤那古典文學的基調也許不是那麼地奪人眼球,但他細膩的筆觸和追求美的傾向卻一定能給讀者帶來情操的陶冶和藝術的享受。

保爾·海澤(Paul Heyse, 1830—1914),德國著名小說家、戲劇家和詩人。

10.《教育的目的

[英]懷特海 著

周邦憲 譯

ISBN:978-7-100-22663-9

本書是懷特海有關教育的演講論文集,較為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觀念。他主張教育應該充滿生氣與活力,反對向學生灌輸知識,而應引導他們自我發展;他強調古典文學藝術在學生智力發展和人格培養中的重要性,倡導使受教育者在科學和人文方面全面發展;他還重視審美在道德教育中的意義,認為受教育者「如果不能經常目睹偉大崇高,道德教育便無從談起」。

阿爾弗雷德·諾思·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哲學家和教育理論家,他是20世紀龐大的形上學體系——「過程哲學」的創始人,同時也是學界公認的20世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他在宇宙論、認識論、宗教學說三個方面超越了前人。

更多好書推薦

1.《學術之路:跨學科國際學者對談集

[加]白若雲

[加]陳利 編著

ISBN:978-7-100-22165-8

涉及二十位對談嘉賓,包括幾位青年學者、幾位中生代學術新星以及幾位相關領域內資深著名國際學者。在這些對談中,嘉賓學者們或分享自己的出身背景、求學經歷,或從自己的代表作出發談論治學心得,或從不同的學科領域、研究方向、時代、文化和教育背景,以及不同的成長和學術經歷,給讀者展現過去半個世紀在歷史學、比較文學、法律、社會學、性別研究、媒體研究等多個領域中,一系列重大的學術問題和理論方法的發展軌跡和最新動向。

白若雲,現任多倫多大學文化與媒體研究系和比較文學中心副教授,研究集中於明清以降中國和全球史中的法律、文化和政治間的互動關係。

民國五台山遊記輯注

2.《語言變化原理:認知和文化因素

[美]威廉·拉波夫 著

石鋒 等譯

ISBN:978-7-100-22276-1

作者首先基於實驗的結論證明認知因素與語言變化在跨方言的理解中的效應,隨後通過一系列章節展示一種語言演變的全部歷史:從起始到終結,進而提出一種方言分化的普遍模型。書中列舉出調查實例說明社會歷史中存在著語言變化的觸發事件,社會文化是語言變化的重要驅動力量。

威廉·拉波夫,著名語言學家,社會語言學主要創始人。曾榮獲美國語言學會「薩丕爾教授」稱號。

《語言變化原理》共三卷,是拉波夫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對於語言演變研究的彙集和總結。對於傳統的語言學理論和方法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具有革命性意義,已經產生深遠影響。

民國五台山遊記輯注

3.《讀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周鼎問 著

ISBN:978-7-100-22728-5

本書著力探討問題孩子的深層心理,從而讓我們看到孩子愛的方式,激發孩子持續的內驅力,也讓這個家源源不斷地產生前進的力量。具體內容從七個方面展開,告訴我們怎樣才能真正地了解孩子,孩子的反饋信息代表了什麼,這些對於我們教育孩子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讓我們能夠更快地掌握技巧,在處理孩子的事情上事半功倍。

周鼎文,國際知名系統排列導師,將系統排列引進華人世界的人。著有《愛與和解:華人家庭的系統排列故事》《家族系統排列:核心原理與實務》等書。

4.《<詩經>語言研究(修訂本)》

向熹 著

ISBN:978-7-100-21681-4

本書是一部綜合性的研究《詩經》語言的專著,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文字、音韻、詞彙、句法、修辭章法五大類全面介紹了《詩經》的語言系統,如此綜合研究《詩經》語言的著作並不多見。此次再版的修訂本著力於核實引文書證、改正文字內容差錯,使得本書更為嚴謹準確,以期對《詩經》語言研究的發展有所裨益。

向熹,著名語言學家,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致力於漢語研究,主要著作有《簡明漢語史》《詩經詞典》《詩經譯註》《古漢語知識詞典》《簡明古漢語字典》等。

5.《近代漢語平話土話方言文獻集成(全二卷)

林亦 編著

ISBN:978-7-100-22712-4

本書搜集影印了目前能保留廣西近代漢語信息的文獻主要有三類:近代方誌、古籍文獻、方塊壯字文獻。節錄了具有方誌性質的《廣西民政視察報告彙編》(1932)部分內容,本書堪稱史上最為詳細的關於廣西境民系及語言方言分布的調查報告,是研究廣西平話土話分布與性質的重要文獻證據。

林亦,現任廣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漢語語音史、漢語方言學,近年主要從事漢壯語比較研究。

方言文獻集成

每日一書

《爾雅注》

每日一詞

《新華成語大詞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3c19a032e798795356980f192558e6b.html







閱讀非洲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