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流行文化盤點

2023-12-29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2023,流行文化盤點

2023年即將過去。經歷了三年疫情生活,今年重新適應原本熟悉的日常,時常感覺恍惚。我們嘗試從這一年流行文化的隻言片語中,拼湊出一些共同的體驗和情緒。

今年大大小小的假期中,幾乎所有景區都人潮湧動,「特種兵旅遊」火了。之前只能在家跳操鍛鍊的「劉畊宏女孩」們紛紛走出家門,用最少的時間打卡最多的景點。這可能是今年最有進取心的活動。那些不想遠行的人們則選擇了city walk(城市漫步),在熟悉的居住地尋找新景觀。

沉寂三年的電影院也熱鬧起來。真實案件改編是今年國產電影的重要標籤,殺妻案、緬北詐騙、殺豬盤等社會新聞被搬上銀幕。《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影片以驚人的票房證明,恐嚇觀眾正在成為新的票房密碼。同時,電影宣發手段和短視頻結合越來越緊密,回歸電影院的觀眾發現,短視頻平台上的宣傳片段比正片精彩得多,一時竟難分影片內外,誰在詐騙?

熱播劇集《狂飆》《漫長的季節》同樣是現實主義題材,回歸講好故事的傳統,以人物命運折射時代變遷,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聳人聽聞的奇觀上,反而收穫了好口碑。

這幾年見慣了明星塌房,今年終於有一位貨真價實的頂流成為年輕人們的心頭好,它就是:水豚,一種其貌不揚的嚙齒類動物,從年初火到年尾,粉絲一路飆升,從網店到實體店,從廣告到表情包,到處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水豚走紅的秘訣是情緒穩定,以人人渴求的精神狀態從容地生活著。當發現世界是個巨大的草台班子,水豚的姿態堪稱一種英雄主義。

昨天我們推送了從「關係」角度對2023的盤點,今天這篇以情緒為線索回顧這一年轉瞬即逝的流行文化話題。從中觸摸現實的肌理,感受生活的溫度。

撰文 | 荷花

走出去,動起來

關鍵詞:#特種兵旅遊、#city walk(城市漫步)#報復性旅行協會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國內旅遊數據情況》,上半年,國內旅遊總人次為23.84億。五一期間,國內游達2.74億人次,平均每五個人就有一個在路上。旅遊需求集中爆發,假期不夠就壓縮行程,催生出」特種兵式旅遊」。「三天兩座城,不浪費一秒鐘」,有人甚至曬出五天爬遍五嶽的驚人成績,走紅網絡。

「特種兵旅遊」不僅是線下活動回歸的強烈體現,也代表了年輕人對探求世界和更豐富體驗的迫切渴望。《三聯生活周刊》的文章2023年,年輕人精神狀態一覽》分析,這種渴望是對「不確定性」的回應。「過上一種當下的、高效的、行動的生活,是如今許多人的精神狀態。」經歷了三年疫情,人們最願意投入的就是滿足「此時此刻此地」的興趣。無論是上半年走紅的高強度「特種兵旅遊」,還是下半年以閒散漫步為特點的city walk,都體現出這種心態。

《幻象》[美] 丹尼爾·布爾斯廷 著,符夏怡 譯,新經典文化 | 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7月。

city walk原本指在熟悉的城市裡探尋特色路線,深度體驗一個城市的歷史、人文、景觀變遷,感受不經意的美好。然而正如布爾斯廷在《幻象》中所說的,現代遊客的旅途中被填滿了偽事件,旅遊成了同義反覆。因為city walk興起的網紅打卡點開始被附近居民詬病,沒體會到城市的隱藏美,反而破壞了原本的寧靜。

而且要想成為社交媒體上合格的city walk愛好者,出門必須精心穿搭,如果不夠上鏡,沒有精緻擺盤的下午茶作為道具,沒在指定地點拍出有氛圍感的照片,那只能算上街閒逛。city walk最終成為一種姿態展示大賽。

隨著city walk在流行過程中被不斷商業化,越來越多人發現這種「鬆弛」的生活方式很費錢。「高凈值city walk局」、高價的早鳥票以及那些出片必備商品遭到大量網友揶揄。從爆火到被群嘲,反映出不同人群的消費能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請得起導遊,有錢置辦行頭。

《有閒階級論》中寫道:「優雅服飾之所以能達到優雅目的,不僅因為其價格昂貴,還因為它是有閒的標識。它不僅表明使用者能夠消費大量財富,也說明他只進行消費,不進行產出。」精緻生活的背後是高昂成本。

我們用行動追求「即時生活」,卻似乎沒有「活在當下」的心理定力。無論是狂奔追逐詩意的遠方,還是在消失的附近瘋狂擺拍,沒有冒險也沒有休閒,這些活動最終都成為社交媒體上的一場儀式,這多少有些令人遺憾。也許我們更需要找到屬於自己的路線和視角,而不是跟隨別人的軌跡,假裝出一種令人羨慕的生活。

動物演我的精神狀態

關鍵詞:#卡皮巴拉(水豚)、#嗎嘍

旅行總是短暫的,按部就班的學習、工作才是我們大部分時間要面對的。每個打工人都有一套自我撫慰的表情包。今年的表情包元素中不乏各種動物,其中水豚是當之無愧的冠軍。

「死了就死了,沒死就活著。」水豚憑藉內核穩定成為新一代網際網路精神圖騰。水豚走紅,可以看做是去年關於「精神內耗」「鬆弛感」討論的延伸。在擺爛和發瘋之外,我們驚喜地發現了第三種選項:像水豚一樣,按照自己的節奏活著。

NHK紀錄片《自然奇境》畫面。

水豚無欲無求置身事外的狀態,和前兩年的熱詞「佛系」有相似之處。很多人不喜歡現在的工作, 又不知道想做什麼;或者長期為各種考試上岸努力,卻一直沒有結果;面對未來巨大的不確定性,一邊努力,一邊迷茫。這種情況下,情緒隔離和表情淡漠就成了最好的自我保護。所以我們看到水豚面對鱷魚、美洲豹波瀾不驚,被鳥啄鼻子直接躺下,被食蟻獸啃頭也不耽誤吃飯,感覺極度舒適。

如果水豚是偶像,那嗎嘍意為馬騮,兩廣地區稱呼「猴子」的方言發音就是自況。今年「嗎嘍」成了網際網路上打工人的代名詞。「嗎嘍的命也是命」,嗎嘍的表情包里集中展示出辛酸和卑微,社畜一詞有了具體形象。心理學者王芳在《為什麼「好學生」更容易遭遇職場霸凌》中指出整個現代工作環境中的客體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客體化。「我們在被他人當工具的同時,有時也會主動忽略自己的人性,忽略自己有高級心理需求被滿足的一面,把自己矮化成一個工具。」「然而,研究發現,這種自我客體化並不能實現自我防禦的功能,我們越是自我矮化,精神層面上就越感到痛苦,它起不到我們以為的保護情緒的作用。」

被看見的渴望

關鍵詞:#正式確診為、#質疑,理解,成為

今年的流行語中,「正式確診為」成為一種新的自我標籤方式,用誇張和幽默的方式傳遞出一種確定的結論,分享自己的心情和境遇。「正式確診為可雲」(陷入瘋狂);「正式確診為安陵容」(心累);「廣東人被正式確診為依萍」(淋大雨);「福建人被正式確診為孫悟空」(耐高溫)……一切皆可被「確診」。只有熟悉「確診為」的角色特點,才更容易秒懂這種聯繫的傳神,會心一笑。

心理學自媒體KnowYourself發布的文章《「2023年度十大精神狀態」出爐,哪個最能總結你的這一年》指出,「確診」與「被確診」的表達背後,是大家渴望被看見、被理解的需要。用虛擬形象的某個特點、經歷傳遞我們的感受,建立代入感和認同感。生活里的瑣碎煩惱一兩句話根本講不清,每個人時間精力都有限,很難有耐心充分傾聽彼此。索性直接給出一個大家熟知的、鮮明具體的角色、形象,看到的人自然理解,在人群中也更容易找到共鳴。

網絡截圖。

除了渴望被他人理解,自我理解也在不斷更新,於是「質疑」「理解」「成為」的句式流行起來。在《「質疑」「理解」「成為」:成年人的現實生活,殊途同歸?》一文中,作者帕孜麗婭認為,人們用這種句式表達的是情感偏好影響下的自我,這種身份認同的起點與最終落點,始終是情感表達。

隨著人生到了某個節點,一些心態、選擇上的翻轉讓自己始料不及,最後與之和解,是我們成長中的必然體驗,也是這個句式被廣泛使用的原因。這些流行語看起來讓人們更容易互相理解,卻也限制了真正的表達。因為造句時那些具體的、細微的感受都被撇除了。我們用陳詞濫調錶達切膚之痛,也許博得了短暫的關注,但真正需要被理解的情緒也隨之湮滅了。

「成為好女人,

幾乎是不可能的」

關鍵詞:#文化名人被指控性騷擾、#女足世界盃「強吻門」、#《芭比》、#《不完美受害人》

相比表情包、流行語,影視作品對情緒的呈現更完整。《芭比》無疑是今年最熱門的女性主義電影,在全球掀起一股粉色浪潮,創下女導演史上最高票房紀錄,影片內外的性別議題都引發激烈討論。《芭比》向所有人指出,「父權制當然在貫徹,只不過隱藏得更好了。」 有人批評這種口號式的「直白」,也有人認為它還是過於溫和。但無論如何,它都製造了一次全方位審視性別議題的契機。

電影學者戴錦華在GQ報道的播客中談到,《芭比》是一部「後女性主義」時代的作品,它將父權製作為批判對象,同時也壓縮了諸多議題。影評人雁城在文章《當<芭比>走進真實世界:不僅是爽片和嘴替》中指出,我們看似已經身處女性主義的黃金年代,很多話說得太多,像過度咀嚼的口香糖,但現實是父權制的陰影一直是房間裡的大象,我們不能因為有些觀念成了「陳詞濫調」,就誤以為一切願景已經實現。

電影《芭比》劇照。

現實世界的醜聞證明,女性仍然身處困境。今年4月,出版品牌「一頁folio」創始人范新、知名編劇史航接連被指控性侵、性騷擾,在文化行業引發震盪。2023女足世界盃決賽後,西班牙足協主席路易斯·魯維亞萊斯強吻西班牙女足隊員珍妮弗·埃爾莫索。埃爾莫索事後多次表示感到不適、不被尊重,並在後續發布的聲明中稱:「多年來,這樣的態度已經成為國家隊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性騷擾是發生在各個國家、各個領域的普遍問題,因為它背後是權力分配不公和刻板的性別印象。美國哲學家瑪莎·努斯鮑姆在《傲慢的堡壘》中指出,長期以來物化女性、輕視女性的傳統在男性身上培養出了一種關於性別的傲慢。而現有的權力結構讓這些男性很容易得到庇護,逃脫問責。根除這種痼疾需要所有人堅定的、長期的努力。

國產劇集《不完美受害人》是今年關於性暴力議題的女性主義佳作。它深度、立體地展現了性侵案背後被權力異化的男性上位者,和被重重圍困的女性。劉奕君飾演的上市公司董事長,不僅掌握財富和權力,形象、魅力也頗有優勢,以引誘和征服異性為快感。他傲慢,卻沒有暴力行為,理所當然地認為一切都是「你情我願」。劇中受害者的「不完美」集中體現在虛榮、自相矛盾、收過加害者的奢侈品禮物,一度因恐懼決定屈服。這些道德瑕疵,甚至讓觀眾很難同情受害者。

《不完美受害人》劇照。

儘管主創想要批判「完美受害人」是一種不應存在的苛求,但「看理想」作者楊芮在文章《豆瓣7.6,還是被低估了》中也提醒,給受害人貼上「不完美」標籤並不利於社會接納她們,反而可能加劇道德審判。「只要評判的目的是證明加害者無辜,那麼受害人就必然做什麼都可能是錯的。因此,粉碎』完美受害人』的預設方法不是承認所有受害人都』不完美』,而是把受害人作為主體,重新定義面對性侵、性騷擾的倫理道德。」「只有更好地活下去,才是以受害者為主體的道德標準。」

「打個共鳴的響指」

關鍵詞:#《狂飆》、#《漫長的季節》、#《三大隊》

今年國產劇中,引起跨圈層討論的作品都有一個共同點:勾勒時代,揭示命運。近幾年玄幻、古偶當道的劇集市場,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尤為珍貴這兩部劇處理現實主義題材,都沒有把重點放在奇觀上,而是紮實做好細節,著重表現真實感。這與今年的院線電影形成了鮮明對比

開年的爆款劇《狂飆》,播出不到一周就成為全民話題劇。《每日人物》的文章《為什麼<狂飆>成了最大公約數?》認為,《狂飆》的成功在於它展現了20年的社會變遷,描摹這20年中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狂飆突進的時代。

《狂飆》海報。

劇中虛擬了一座二線城市京海,作為中國內陸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全景展現了我們熟悉的社會生態、權力架構、基層政治等。故事的起點是2000年,正值世紀之交,當時中國剛加入世貿,北京申奧成功,經濟高速發展,每個人都覺得未來充滿希望。導演徐紀周接受澎湃新聞專時說:20年時間,到疫情發生,全球經濟下行,這時回望過去,會發現命運其實充滿了不確定和偶然,你原來所做的一些選擇,把你推到今天這個位置。」 他想用這部劇表達宿命的難以抵抗,和人對宿命的不斷反抗。

也許並非偶然,5月的熱播劇《漫長的季節》導演辛爽,表達了類似的創作初衷。辛爽曾多次在採訪中說:「我們要講的甚至不是一個人一生的故事,而是一代人一生的故事。」兩部劇都是借類型劇外殼(《狂飆》是警匪劇,《漫長的季節》是懸疑劇),包裹時代和命運的內核。

《漫長的季節》劇照。

《漫長的季節》故事雖然發生在90年代末,卻向前延伸到20世紀重工業發展時期。主人公王響就是重工業時期東北工人的縮影,他來自高歌猛進的鋼鐵廠。那是一個以集體主義、計劃經濟、工業機器為標誌性元素的時期。《狂飆》和《漫長的季節》故事背景一南一北,以千禧年為中間線,分別展示了之後的經濟高速增長,和之前重工業的凋敝。

很多觀眾喜歡《狂飆》中的反派角色高啟強,因為他是出身草根的成功上位者,他深諳人情社會、中國基層生態的所有法門和各種人性弱點。導演將其定位為一個很強的功利主義者、機會主義者,也代表了很多人的慾望。帶著慕強心態去看,很容易喜歡這個角色。但這樣的人生也會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每一步都在和魔鬼做交易。

與高啟強人生走向相反,《漫長的季節》中的追兇三人組(王響、龔彪、馬德勝),都是從有尊嚴的上位者,遭遇變故,一路下滑。但是作為失意者、小人物,他們始終樂觀。辛爽通過這部劇想肯定、傳遞的正是這種樂觀、善良。

《漫長的季節》是一個典型的東北故事。「東北是一種比喻。理解『東北』,意味著如何理解、如何正視普通人的尊嚴。」(黃平、劉天宇《東北·文藝·復興——「東北文藝復興」話語考辨》,《當代作家評論》)這兩部劇能在今年成為爆款,不僅因為它們真實,還因為我們和劇中人面臨同樣的迷茫與失落。

本文中提及的文章:

1.《2023年,年輕人精神狀態一覽》,三聯生活周刊

2.《「2023年度十大精神狀態」出爐,哪個最能總結你的這一年》,KnowYourself

3.《和戴錦華聊<芭比>》,GQ報道

4.《當<芭比>走進真實世界:不僅是爽片和嘴替》,青年志Youthology

5.《豆瓣7.6,還是被低估了》,看理想

6.《為什麼<狂飆>成了最大公約數?》,每日人物

7.《導演徐紀周:<狂飆>里的宿命與反抗宿命》,澎湃新聞

8.《<漫長的季節>:東北是一種比喻》,理想國

本文內容為獨家原創。作者:荷花;編輯:王菡; 校對:王心。封面題圖素材來自NHK紀錄片《自然奇境》畫面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2023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78本入圍書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b887189448438ae1ec803f73763a5d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