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個閒人》: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2023-11-14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標題:《作個閒人》: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蘇東坡一生宦海沉浮,顛沛流離,卻可隨遇而安、樂觀豁達;他屢遭貶謫,仕途坎坷,卻依舊心繫家國天下,成為士大夫們的楷模……可以說,漂泊、衝突、風雨、虛無、煩惱,這些現代人遇到過的種種困境或情緒問題,千年之前的蘇東坡都曾遇到過。

原文作者|費勇‍‍‍

《作個閒人:蘇東坡的治癒主義》,費勇 著,白馬時光丨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2年7月版。

近年來流行「治癒」這個概念,有時也叫「治癒系」,大概太多人需要被治癒。這個概念來自日本,出現在1999年前後,起初指的是某個演員能給人一種安靜、清爽的感覺,一看到她/他,或者和她/他在一起,雖然不是戀愛,卻覺得很自在,覺得被治癒了,有治癒系女人/男人的說法。又指某一類事物,能夠安慰悲傷的心靈的動漫叫治癒系動漫,也有治癒系音樂,指的是那種能讓人安靜下來的音樂,隨後慢慢擴展到治癒系風景、治癒系食物、治癒系讀物。凡是讓我們不再悲傷、不再混亂,能夠安靜下來的事物,都可以稱為「治癒系」。

按照這個標準,蘇東坡應該是最具治癒效果的中國人,是一個治癒了所有中國人的中國人。在大量的公眾號上,有類似這樣的推文—假如你遇到了什麼,一句蘇東坡的什麼話,就能治癒你。用一句現在很流行的話形容就是:「人生緣何不快樂,只因未讀蘇東坡。」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說:「我向你們保證,有一種治療靈魂的醫術。它是哲學,不需要像對身體的疾病那樣,要到我們身體以外去尋找它的救助方法。我們一定要用我們的資源和力量,去努力變得能夠治療自己。」西塞羅說我們的靈魂需要哲學的治療,而身體需要到外面去尋求治療。而事實上,我們的身體也可以自我治癒,自愈是人體的一種機能。養生即自我治癒。過度依賴外界,我們漸漸遺忘了人的身心都是可以自我治癒的。

紀錄片《蘇東坡》(2017)劇照。

秉性難改的樂天派

悲天憫人的道德家

我一邊林語堂先生在《蘇東坡傳》里把蘇東坡看作人間獨一無二的人物:

是個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書,是飲酒成癖者,是心腸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堅持己見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詩人,是生性詼諧愛開玩笑的人。可是這些也許還不足以勾勒出蘇東坡的全貌。我若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了。

關鍵是最後一句: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蘇東坡給人帶來快樂。一千年來,蘇東坡以快樂的形象治癒了無數中國人,但實際上,蘇東坡一生的經歷並不是快樂的。他的一生,是自我治癒的一生,甚至在很多時候他都是自己做自己的醫生。

蘇東坡對於人生的問題,從不迴避,總是老老實實去面對,用「作個閒人」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一一去化解。我把蘇東坡「作個閒人」的生活方式,叫作「治癒主義」。或者說,對於人生的煩惱,蘇東坡實踐了一種「治癒主義」的解決方案,成就了他生命的豐富和快樂。

蘇東坡說,再可怕的事,本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發生的時候我們的擔心和恐懼,一旦真正發生了,也就沒有什麼可怕了。所以,沒有必要胡思亂想,不如安靜下來,去經歷生命的各種形態,去體驗眼前的現實,去用心做好當下的事情,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在經歷之中,在體驗之中,在做事情的過程里,人生的奧秘就會向我們顯現,不確定性帶來的困擾就會消解。

紀錄片《蘇東坡》(2017)劇照。

蘇東坡把這種活法叫作「作個閒人」。蘇東坡說,誰都可以作一個閒人,只要他願意運用這三種元素。

第一種元素:一溪雲。雲是天上的,溪流是地上的,雲映照在溪流里。這是自然的元素。蘇東坡的一生都在雲端看著這個世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第一句:「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從雲端回望人間。蘇東坡的一生也都在地上,熱愛花花草草,熱愛季節的流轉。「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其二》)「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明月如霜》)「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蝶戀花·春景》)這些句子貫穿了他生命的每一個時刻,使他一生都在自然的場景里。

第二種元素:一壺酒。這是美食元素。對蘇東坡而言,喝酒意味著對生活的熱愛:「持杯遙勸天邊月,願月圓無缺。持杯復更勸花枝,且願花枝長在、莫離披。持杯月下花前醉,休問榮枯事。此歡能有幾人知,對酒逢花不飲、待何時。」(《虞美人·持杯遙勸天邊月》)

蘇東坡說自己酒量很小,但喜歡「把杯為樂」。他在杭州做通判的時候,一次酒醉寫下:「人老簪花不自羞,花應羞上老人頭。醉歸扶路人應笑,十里珠簾半上鉤。」(《吉祥寺賞牡丹》)在徐州做知州的時候,也是一次酒醉,寫下:「醉中走上黃茅岡,滿岡亂石如群羊。岡頭醉倒石作床,仰看白雲天茫茫。歌聲落谷秋風長,路人舉首東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登雲龍山》)

在黃州的時候,又是一次酒醉,寫下「夜飲東坡醒復醉」,然後就「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他寫漁父喝醉了:「漁父醉,蓑衣舞,醉里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醒後不知何處。」(《漁父·漁父醉》)

他的老師歐陽修說,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對蘇東坡來說,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自我解放,在於忘掉世俗,忘掉自我。蘇東坡喝出了一種微醺的境界,酒醉帶來的是清醒。他喝了一輩子的酒,越喝越清醒,越喝越快樂,以微醺治癒了世間的一切不快樂。

紀錄片《蘇東坡》(2017)劇照。

第三種元素:一張琴。這是藝術元素。蘇東坡喜歡古琴,家裡藏有唐代的古琴「雷琴」,而且他也是演奏的高手。他還是頂尖的歌詞作者,精通音律,開創了豪放派的詞風。他對音樂頗有研究,關於音樂和政治、音樂和人心,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當然,他喜歡音樂,更喜歡欣賞音樂。在《聽僧昭素琴》里,他稱琴聲「散我不平氣,洗我不和心」。

「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

1100年6月20日,已經65歲的蘇東坡,從海南島北歸中原,晚上渡海的時候,他看到海天一色,覺得從此不必像孔子那樣顛沛流離,當理想和現實衝突的時候,就乘著小船浮游在海上。又因波濤聲想到《莊子》里講軒轅帝在洞庭之野演奏《咸池》這首樂曲,聽到這首樂曲,就會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看透得失榮辱。

空餘魯叟乘桴意,粗識軒轅奏樂聲。九死南荒吾不恨,茲游奇絕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雖然在海南島幾乎死去,但我一點也沒有怨恨,反而覺得這次經歷是我一生中最奇特的。

蘇東坡一生大起大落,但在每一個時刻,他都有「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因而每一個時刻都是閃閃發光的一刻。每一刻里既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平靜,也有「大江東去浪淘盡」的豪邁;既有「千鍾美酒,一曲滿庭芳」的痛快淋漓,也有「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婉轉感傷;既有「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的悲哀沮喪,也有「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的積極奮進。

紀錄片《蘇東坡》(2017)劇照。

蘇東坡是一個天才型的人物,在他生活的年代,他的名聲已經達到巔峰。但是,他的很多煩惱,和我們現在的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他給朋友寫過這樣一封信,內容大致是:

我有小事求您打聽一下。我想到江浙一個州郡任職,聽說浙江四明縣明年四月有空缺,尚未定人,請您在朝中打聽一下,找找門路,有消息就回個信息。上次找您,您沒有很留意。這次求托四明的事,恐不能太久,怕別人也謀取這個職位。到那時,就更加沒有希望了。這也許對您有點苛求,但謀職一事,切不可一般地跑跑就想輕易地弄到手。

也許,誰都不會相信這是蘇東坡寫的信。在另外好幾封信里,他絮絮叨叨地講述自己如何受痔瘡的折磨。還有很多信件,像我們現在的父母一樣,為子女的前途操心。

蘇東坡是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優秀的政治家,但也是一個平凡的父親,一個焦慮不安的官員。他從不掩飾自己平凡的一面,從不迴避問題。他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只好去「作個閒人」,有「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從「一張琴」上,他找到了生命的旋律;從「一壺酒」中,他享受了生活的美味;從「一溪雲」里,他懂得了自然之道。

蘇東坡有一次隨手寫一篇札記,記錄了他很平常的一種狀態:

東坡居士酒醉飯飽,倚於几上。白雲左繚,清江右洄,重門洞開,林巒坌入。當是時,若有思而無所思,以受萬物之備,慚愧!慚愧!(《書臨皋亭》)

連蘇東坡那樣厲害的人,最後都「知命」,不敢說萬物皆備於我,而是讓自己「受萬物之備」,不敢說自己如何利用萬物,而是讓萬物來利用自己。承認自己的渺小,承認自己不夠完美,承認自己無能為力,安於天命,把自己交給大自然,抱著慚愧心,隨遇而安,想做的事,盡力去做,喝喝小酒,聽聽音樂,看看白雲,倒也活得快快樂樂。

紀錄片《蘇東坡》(2017)劇照。

人生有許多的痛苦與挫折,只能靠我們自己治癒自己,自己拯救自己。人世間多的是錦上添花,很少有雪中送炭,越是在寒冷的冬季,我們越要學會為自己取暖。還好,無論在哪裡,總還是可以有「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在旋律里,在微醺里,在自然里,我們總能找到快樂的源泉,找到平靜的源流。還好,即使我們孤單一人,也可以和蘇東坡聊聊天,聊聊怎樣用「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調動我們的五官,打開我們的心扉,照亮眼前的現實。

本文選自《作個閒人:蘇東坡的治癒主義》,為該書的序言。小標題為編者所加,非原文所有。已獲得出版社授權刊發。原文作者:費勇;摘編:何也;編輯:王銘博;導語校對:柳寶慶。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最近微信公眾號又改版啦

大家記得將「新京報書評周刊」設置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篇精彩文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187d2756a7913aacf30c97d741f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