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運輸者號:從滾裝輪到臨時航母的悲劇生涯

2023-12-15     冷炮歷史

原標題:大西洋運輸者號:從滾裝輪到臨時航母的悲劇生涯

大西洋運輸者號:從滾裝輪到臨時航母的悲劇生涯

在現代軍事史上,很少有一艘船能像大西洋運輸者那樣特殊。雖然只有相當短暫的服役生涯,卻因不幸沉沒而對全軍造成巨大影響,甚至險些改變整個戰爭形勢。甚至在數十年後的今日,仍舊是許多國家的參考模仿對象。

遠離英國本土的福克蘭群島

也是阿根廷人心心念念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1982年4月,阿根廷為將國人的注意力從長期蕭條中轉移,選擇突然奪取與英國有嚴重爭議的福克蘭群島。儘管三軍從未有過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作戰經驗,還是依靠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取得初步勝利。代價則是美蘇兩大超級強權的反對與漠視,以及大批從8000英里外殺來的不列顛復仇者。好在守方的兵力在紙面上並不吃虧,坐擁幾十架購買自美國或法國的高性能戰機,數萬名可供差遣的駐島部隊,以及配置有航母、巡洋艦、潛艇和先進驅逐艦的海軍。

1982年 戰爭中的英阿兩國海軍兵力對比

另一方面,英國正經歷武裝力量的至暗時刻。在整個60-70年代,他們先後退役掉多艘配有蒸汽彈射器的常規航母,因此失去重要的艦載機和遠程預警能力。即便是勉強頂替的無敵號母艦,也險些被出售給澳大利亞,似乎只留下陳舊的競技神號獨挑大樑。同時,兩棲編隊的主力,是2艘建造於50年代的無恐級船塢登陸艦+6艘坦克登陸艦。不僅運力有限,還容易遭各類軍機肆意凌虐。以至於必須動用普通遊輪運送步兵單位,還必須安排數量寶貴的驅護艦予以照應。

大西洋運輸者號在改裝前後的對比

於是,皇家海軍寄出自己的傳統藝能,按預定方案用大型滾裝輪充當前線的臨時空降平台。其中最成功且知名案例,就是後來永遠長眠於冰海的大西洋輸送機號。那是一艘擁有12年船齡的民船,但高達15000噸的體量足以承載許多補給裝備。只是由於時間倉促,來不及進行任何深度改造,故而沒機沒有安裝任何主動或被動防禦系統。這就為後來的悲劇埋下直接隱患。

正在接受臨時改造的大西洋運輸者號

但僅從本職需求來看,大西洋運輸者的改裝效果相當出色。英國人首先將其定性為輕型航母的補充,用於輸送額外的垂直起降戰機。其次才是兩棲登陸單位的幫手,彌補船塢艦的不能攜帶多架直升機缺陷。最後還要為所有機型提供燃料和零部件,使其能在第一時間投入作戰,或是在返程後迅速完成二次整補。

改造後的大西洋運輸者號 幾乎能搭載英軍編隊的所有飛行器

最終,大西洋運輸者號在當年4月25日便踏上征程,首先前抵位於航程中端英屬阿森松島基地。此時,她已搭載上海軍第848中隊的6架威塞克斯直升機和皇家空軍第18中隊的5架CH-47重型運輸直升機。隨後又接收到海軍航空兵809中隊的8架海鷂式戰鬥機,以及6架屬於空軍的鷂式攻擊艦。直至5月20日靠近福克蘭前線,還額外接收1架負責綜合支援任務的海軍山貓中型直升機。雖沒有上翹跑道助推固定翼飛機升空,但還是在船艏設置有專門的垂直起降點,以便配合原有的船尾平台,讓所有機型都有條不紊的展開調度。

位於船艏的第一個垂直起降點

由於各種原因,當時的2艘英軍航母出發時總共只收納有20架垂直起降戰機。換言之,若是沒有大西洋運輸者號的鼎力相助,那麼整個編隊都不會有充足兵力同阿根廷人爭奪制空權。

英軍幾乎有半數戰機由大西洋運輸者號送遞前線

此外,頂層甲板的兩側被布置成大規模後勤補給艙。若再算上下層空間,共計裝載了數百枚航空彈藥+80噸煤油。貨物清單里還包括可供數千士兵使用的帳篷、野戰廚房、衛生設施與海水淡化用品。甚至有可攜式燃料囊、小船、物資處理設備和發電機,以便工兵在登陸後開闢臨時島嶼機場。

位於船尾的第二個垂直起降點

當然,區區1艘臨陣磨槍的滾裝貨輪,遠不足以靠有限運力為英軍提供足夠的壓倒性優勢。特別是早期預警單位的缺失,讓來襲者有充分空間尋覓防禦漏洞,再以高質量的低空突襲完成數次精彩絕殺。無論是配有海標槍中程飛彈的42級驅逐艦,還是只有近程海貓飛彈的21型護衛艦,都因近乎相同的問題而慘遭不測。尤其當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本應留在二線策應的大西洋運輸者號,也不得不直面自己的慘澹結局。

大西洋運輸者號與42型驅逐艦

1982年5月25日,阿根廷空軍為慶祝國慶日,動用幾乎全部力量對英國編隊實施攻擊。他們首先圍毆有較強偵測能力的考文垂號驅逐艦,接著又準備利用這道被撕開的防禦缺口,直取敵方的絕地核心--競技神號航母。隨即,派2架超軍旗攻擊艦悄悄靠近,射出讓皇家海軍最忌憚的飛魚反艦飛彈。幾乎所有的英國船隻都如臨大敵,開啟包括電子對抗和箔條幹擾在內的一切被動手段。終於如願以償的使飛彈偏離目標,卻陰差陽錯的重新捕捉到另一個大型單位。

正在發射飛魚飛彈的超軍旗攻擊機

至此,大西洋運輸者號的劫難降臨。她幾乎同時被2枚飛魚飛彈擊中左舷,並且因艙室內的易燃物爆炸而陷入熊熊火海,造成包括船長伊恩-哈里-諾斯在內的12人陣亡。更為要命的是,燃料和彈藥幾乎都儲存在甲板下方,只要有零星火苗就會引起更多殉爆。加之僅剩下有21名非軍事人員,根本不足以應付這類危機,就只能棄船被轉移到旗艦競技神號航母。

經過三天火災 大西洋運輸者號徹底沉沒

三天後,這艘至關重要的臨時航母便徹底沒入水中。雖然海軍的垂直起降飛機早已離開,但原本要用於登陸作戰的直升機都損失殆盡。這讓剛剛上島的各兵種都感覺異常困苦。傘兵不能按原計劃執行跳躍式前進,必須靠雙腳長途跋涉至敵方陣地。陸軍則必須忍受殘酷嚴寒,因為大部分帳篷都毀於火災。甚至連炮兵都不能肆意發射,擔心手裡有限的彈藥被消耗。

大西洋運輸者號的郵票與螺旋槳紀念碑

諷刺的是,阿根廷人的大勝只維持了很短時間。5月27日,也就是大西洋運輸者號沉沒的前一天,姊妹艦大西洋堤道號從阿松森島姍姍來遲。她接受過類似的簡易改造,為編隊送來珍貴補給,以及8架海王直升機和20架威塞克斯直升機。通過累計4000架次起降和500次加油,讓英軍至少能部分恢復了快速推進能力,靠著少許立體化優勢摧殘掉對手的脆弱意志。

執行替代任務的大西洋堤道號 1986年被出售拆解

戰爭結束後,大西洋運輸者號的一個螺旋槳被打撈出水,至今都陳列在東福克蘭島作為紀念碑。解甲歸田的大西洋堤道號卻無此幸運,直接被閒置在利物浦港等待報廢。最後在1986年被當做廢棄鋼材出售,拖拽至遙遠的台灣島拆卸完畢。英國國家檔案館選擇收藏這2艘船的設計平面圖,而更多準備戰爭的國家則從中尋覓出門道,至今都打磨著自己的滾裝輪後備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9f7b2e378a1a674fd95d06cadff75c8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