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接戰略:東漢時代的西域戰記(七)

2023-10-17     冷炮歷史

原標題:間接戰略:東漢時代的西域戰記(七)

間接戰略:東漢時代的西域戰記(七)

公元90年5月,竇憲看到北匈奴實力更弱。於是以對於北單于不親自朝見天子感到不滿為理由,決定徹底解決北匈奴的問題。當年,漢軍精騎2000齣西域,突襲伊吾城得手。次年2月,左校尉耿夔、司馬任尚率軍出居延塞,在抵達涿邪山之後兵分兩路夾擊單于,俘虜了北匈奴單于之母閼氏,斬殺名王以下五千多人,單于本人則落荒而逃、不知所終。

另一方面,漢朝不僅隔斷了龜茲、焉耆等國和大月氏聯盟的可能性,而且基本上排除了匈奴人干涉西域的可能。同時烏孫已經勢力衰弱,無法作為西域世界中的一極發揮獨立的影響力。眼看掃平西域的功業完成了一大半,班超馬頭東向,放心地朝著他朝思暮想的終極目標:龜茲和焉耆進發。

龜茲和焉耆 是西域地區反對漢朝最激烈的邦國

公元91年,班超領兵進入今天的庫車-阿克蘇地區,接受了龜茲、溫宿、姑墨的投降。班超廢掉了長期與漢為敵的龜茲王尤利多、並率軍進駐龜茲國它乾城,並擁立龜茲侍子白霸為新的龜茲王。漢朝也重新設置了西域都護府,讓班超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的都護。在最強的敵人境內設置西域都護府,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三年後的永元六年(94年)秋天,在等待塔里木盆地的穀物成熟之後,班超用充足的軍糧喂飽士卒,調發龜茲、鄯善等八個屬國的部隊7萬人,還有漢朝在西域的屯田軍人、商賈移民1400人,進攻敵人最後的堡壘--焉耆、危須和尉犁。這是班超指揮過的規模最大的軍隊,大批長相各異、裝備風格各異的戰士都是他廣受愛戴、具備跨文化親和力的最好證據。由於焉耆國位於四面環山、中間下陷的盆地當中,四面的山地為這裡提供了極好的地理屏障,所以易守難攻,雖然是最後的堡壘,但班超仍舊要謹慎面對。

焉耆的特殊盆地地形

大軍行到尉犁國,班超派使者通告焉耆、尉犁、危須三國的國王:都護這次到這裡來,只想要安撫三國。你們如果想要改過從善,就應該派貴族出城迎接我們,那麼三國的人民都會得到賞賜。撫慰完畢我們便會回軍。現在我先賞賜你們國王彩色的絲綢五百匹。

看班超似乎不想大開殺戒,焉耆王廣先派左將北鞬支送來牛酒迎接。班超指責他說:「你雖然是焉耆國送到匈奴去的人質王子,可你掌握了國家大權,我大漢的都護親自帶兵到來,你們國王不按時歡迎,都是你的罪過。」班超的手下勸他殺死北鞬支,班超不同意,他說:「這個人的權力比焉耆的國王還要重。現在我們還沒有進入他們的國境便殺了他,會讓他們產生懷疑,如果他們加強防備,守住險要,我們怎麼能夠到得他們的城市呢?」為了避免引發焉耆貴族的警惕心,班超送給北鞬支不少禮物,讓他安心回國。焉耆王廣看到北鞬支安然無恙,就放下了警惕、還親率高官在尉犁迎接班超,奉獻禮物。

班超的大軍 讓焉耆王不得不認慫

但焉耆王深知自己長期和班超為敵,也知道班超此行來者不善,所以他不想真的讓班超進入焉耆國境。焉耆王一從班超那裡返回,立即下令封鎖焉耆盆地,拆毀了進入焉耆國山口的橋樑,但班超卻從別的道路進入其國,在距王城二十里的地方駐紮部隊。焉耆王見班超突然到來,大驚,想逃入山中頑抗。焉耆國左侯元孟,過去曾在漢朝當過人質,悄悄派使者向班超報信。班超為了穩定焉耆國貴族,斬殺了元孟的使者。班超定下時間宴請三國國王及大臣,聲言屆時將厚加賞賜。焉耆王廣、尉犁王泛及北鞬支等三十多人信以為真,一起到會。焉耆國相腹久等十七人害怕被殺,逃跑了,危須王也沒有來。

宴會開始,大家坐定,班超突然變了臉色責問焉耆王等:「危須王為什麼不來?腹久一班人為什麼逃跑?」班超大手一揮,喝令手下武士把廣、泛等貴族一舉拿下,然後將這些人帶到當年陳睦所駐的故城,把他們全部斬殺,傳首京師。幾十年前,新朝的西域都護李崇和東漢的西域都護的陳睦的戰敗犧牲和尉犁、焉耆等國頗有關係,擁立新的龜茲王、斬殺焉耆王也有為前輩報仇雪恨之意。

雖然表現恭順 但焉耆王依舊難逃被斬首的厄運

考慮到焉耆國長期和漢朝為敵,焉耆盆地的地理位置又十分重要、物產相當豐富,這樣的地區強國是一定要削弱的。再加上隨行的幾萬名西域列國士兵都需要豐厚的財物犒賞。在西域征伐了十幾年後,向來謹慎、幾乎不縱兵劫掠的班超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肆劫掠焉耆國都,聯軍總共殺死了五千多人,俘獲一萬五千人,馬畜牛羊三十多萬頭。

此戰之後,焉耆依舊是絲路北道的大國。倘若算上被班超殺掠的人口、財富,足以這說明焉耆在此之前更加繁盛。也正是憑著險要的地理位置、充沛的人力資源,焉耆才敢多次和新朝、東漢正面對抗。這一細節同樣暗示了一點,那就是其他的西域大王國——于闐和疏勒、龜茲等國,在掠奪了莎車和焉耆的資源之後同樣變得比之前更強大,他們的國王也註定會更加桀驁不馴,這當然給班超之後的西域政局埋下了伏筆。班超的接班人將要面對更加波詭雲譎的局面,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班超每次搞定一個邦國 都會立即安插自己的傀儡繼位

在一番令人滿足的劫掠和宴會之後,班超冊封曾在漢朝當人質的元孟為焉耆國王。為穩定局勢、彈壓前朝餘孽,班超又在焉耆國多駐紮了半年。至此,班超在西域的數次征伐大功告成,班超的征途從東往西環繞了塔里木盆地一周,以半圓形的大包圍圈合圍西域列國,最終攻陷了吐火羅人的頑強堡壘。

後來,東漢出於以夷制夷的戰略考量,讓北匈奴的部下右谷蠡王於除鞬自立為單于。他們選擇西遷,逃到了蒲類海附近,與遊牧在西域的匈奴呼衍王部落會合。在於除鞬單于被班超的繼任者、漢將任尚殺掉之後,這位單于的殘餘勢力也來到蒲類海邊,與呼衍王匯合。這批北匈奴的殘餘雖然只是曾經強大的匈奴帝國的一點殘影,但他們又前後活躍了數十年,給東漢經略西域造成了干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3122a673b5cf63fc73d68209518b33c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