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化島回軍:朝鮮大將李成桂的陳橋兵變

2024-01-11     冷炮歷史

原標題:威化島回軍:朝鮮大將李成桂的陳橋兵變

威化島回軍:朝鮮大將李成桂的陳橋兵變

公元14世紀中期,原本強大的蒙元帝國已呈崩塌之勢,取而代之的明朝則看似更有攻擊性。這讓鄰國朝鮮內部出現嚴重割裂,形成親蒙派與親明派的相互對立。

最終,大將李成桂抓住機遇,用一場朝鮮版的陳橋兵變推翻高麗王朝。從而扭轉了整個半島的歷史進程。

依附蒙古霸的小強

13世紀的蒙古帝國 統治了幾乎整個東亞大陸

公元13世紀,蒙古帝國異軍突起,將原本四分五裂的東亞各地強行兼并在一起。其勢力範圍從漠北草原綿延南海之濱,橫跨整個帕米爾高原,直至更為偏遠的朝鮮半島。其中,東北亞地區被設置為遼陽行省,共轄七路、一府、十二州以及下屬的十個縣。其南部的雙城總管府,直接與朝鮮的高麗王朝接壤。

從1258年起,今屬朝鮮咸鏡南道的永興城,落到元朝雙城總管府的控制下。到了1271年,蒙古人又在半島上的平壤設立東寧府,並在後來升級為東寧路總管府,南側自然還是與高麗朝鮮接壤。至此,帝國與附庸小邦間的穩定邊界確立。雙方在以西部的慈悲嶺為界,東部界限則在當時的小城鐵嶺。

元朝的遼陽行省緊挨著靠自身頑強生存的高麗王朝

後來,隨著蒙元帝國的勢力收縮,半島西北部地區被重新還給高麗。此時,兩國邊界已經比較接近後來樣式。在西北端,大約就以鴨綠江的入海口為界。至於半島東北部,繼續保持以雙城總管府南側的鐵嶺為界。這個蒙古帝國治下的鐵嶺,就成為了後來朝鮮咸鏡道與江原道的界山。因此,高麗人在被蒙古帝國持續壓迫的同時,也算稍稍恢復些早期版圖。

另一方面,高麗王朝也開始悄無聲息的向北擴張領土。作為地區唯一靠堅持抵抗而保存國體的政權,朝鮮人無疑在內心深處留存著一份小小傲嬌。畢竟,國王與整個宮廷都被完整保留,不僅勝過灰飛煙滅的金國和南宋,也好於淪為地方土豪的大理段氏。公元1297年,他們出兵占領雙城總管府的登州、高州等地,初步完成了開疆拓土之夢。

高麗王朝與元朝的邊界

直至1356年,高麗王朝開始由恭愍王統治,進一步對北方邊境虎視眈眈。他利用元朝的衰退出兵占領雙城。那裡不僅有滯留的蒙古和女真人口,也有被強制遷徙拓邊的朝鮮土豪。日後聲名鵲起的李成桂,從小就生活在這片三方交界地帶。當地的眾多遺民投誠,也為高麗軍隊增添出不少戰力強悍的騎兵部隊。

與此同時,蒙元正被各路軍閥和農民起義弄到焦頭爛額,所以高麗對當地的再征服非常順利。不過僅僅三年時間,席捲東亞大陸的紅巾軍便蜂擁而至。面對這些殺紅眼的武裝暴民,高原本的駐軍根本抵擋不動。最後,還是靠李成桂這樣的北方土豪出手,才將蝗蟲般的頑敵徹底消滅。

紅巾軍對朝鮮的入侵 成就了北方土豪李成桂

然而,上述成果只是高麗北方混亂的開始。1362年,元將納哈出試圖反攻雙城,但被熟悉蒙古騎兵戰術的李成桂擊潰。兩年後,又有半島北面的女真嘗試南侵,一度成功攻占咸州。無奈之中,高麗王朝又是派李成桂挂帥出征。這位自小與女真人混居長大的蒙古化將軍,很快就將昔日鄰居們痛打出境。

這一系列勝利,既有效確保高麗王朝的北境安全,也在無形中拔高了李成桂政治地位。雖然家族起源於南方的半島腹地,但經過三代人遷居北方的經歷,已經讓他們在實際上與高麗王朝境內的南方貴族們分道揚鑣。

朝鮮與遼東邊境的北方騎兵

帝國後遺症

蒙元崩潰後 朱元璋開始以南京為中心重組帝國架構

公元1369年,高麗軍隊再接再厲。他們利用蒙古崩潰,而明軍尚沒有北上的關口,兩度出兵越攻打遼東。其領土慾望已經不再滿足於以鴨綠江南側,大有恢復夕日高句麗王朝版圖的巨大野心。

不過,元朝的整個遼陽行省在1371年向明朝投降。雖然朱元璋打出的口號是驅逐韃虜,但也經常以蒙古帝國的繼承者自居。正因如此,很多區域雖不屬於兩宋版圖,卻也陸續成為新王朝的固有邊疆。譬如在遼東,朱元璋就設置有遼東衛指揮使司,專門派劉益出任指揮同知。

明朝初期的遼東形勢圖 基本與元朝差別不大

當然,明朝在遼東的統治並非一帆風順。劉益很快就被反叛將領殺死,讓朱元璋不得不派馬雲等人帶兵北上,重新設立了定遼都衛。後者在當地建立了不少衛所城池,並最終將整個防區升級為遼東都指揮使司。

由於明朝在遼東地區的擴張,直接阻擋住高麗的繼續北上企圖。一方面是明朝將內地軍戶遷徙到當地駐屯,另一方面又從北方招募親善自己的女真部落,迅速填充至鴨綠江和圖門江沿岸。儘管心有不甘,高麗方面卻不敢輕舉妄動。尤其是在明軍擊敗納哈出的勢力後,整個東北亞都暫時找不到可以幫助其抗衡大明的第三方勢力。

明朝將領與士兵形象

朱元璋感到非常滿意,也順勢向高麗發出了通牒:鐵嶺以南的地方依然歸你們自己管理。大家過太平日子,不要來越境找事!新登基的高麗辛禑王卻不想就此放棄。他派特使朴宜中到南京去向朱元璋解釋,討要不少位於鐵嶺以北的領地。但兩國人對鐵嶺位置的不同認識,最終引發了一場巨大的風波。

原來,明朝在完成遼東的戰事後,開始設立自己的鐵嶺衛所。按照朱元璋欽定的制度,每個衛所都有身負軍籍的兵員為主。除去那些只有守城職責的武裝農民,每個衛所還有一定比例的專職軍人。這些衛所本身也就是一個大明王朝的軍事要塞。遼東的明朝官方更是派人度過鴨綠江去張貼告示,向高麗人宣誓主權。

高麗辛禑王與王后

明朝原本想設置的鐵嶺衛,其實在更北面一些的奉集縣。遼東地方官可能是出於邀功等原因,直接將目標直指鴨綠江以南的朝鮮地界。

如此一來,長期積壓在高麗王室心中的不滿情緒就再度爆發。當2000明軍開始南下的消息傳來,辛禑王便下令將趕來張貼告示的26名士兵俘虜。而且為彰顯自己的抵抗決心,決意處死了其中的21人,等於正式向朱元璋攤牌。

朝鮮國王出行圖

朝鮮版陳橋兵變

明初繪製的版圖 朝鮮半島的比例很大

公元1388年,朱元璋在南京面見高麗王朝的使節朴宜中。雖然後者一直忙於化解爭端,卻依然沒能阻止雙方開始各自的軍事動員。明太祖在詢問鐵嶺衛所是否在奉集縣設立完成後,斷定是朝鮮方面故意挑起事端,勒令整個遼東地區備戰。

在此之前,高麗王朝已經先一步完成準備,由李成桂擔任遠征軍的最高統帥。但後者提出反對意見,認為朝鮮進攻明朝是以小擊大,而且在夏季出兵容易讓貴族和士兵們都錯過秋季收穫。他還提醒辛禑王,要注意越來越頻繁攻擊南部海岸的倭寇。最後為叫停出兵,甚至公開擺爛:由於氣候多雨,大軍集結容易爆發流行病。濕潤的氣候也讓蒙古弓容易膠解,所以不利於作戰!

朝鮮軍隊中的步行弓箭手

但辛禑王已經打定了北伐念頭。畢竟幾百年來,除勢不可擋的蒙古人外,高麗王朝一直在對抗北方強鄰的戰鬥中不落下風。無論是過去的遼國和金國,還是近期的蒙古、女真軍閥,都沒有從朝鮮身上占得便宜。乃至紅巾軍的劫掠回憶,更讓他打定與明朝開戰的決心。

當年5月,高麗軍隊渡過鴨綠江後駐紮至威化島,李成桂再度請求撤兵卻仍不被允許。鑒於征遼之事斷不可行,這位大將決定發動叛變,高舉「除君側之惡以安生靈」的旗號名回師開京。朝鮮版的陳橋兵變就此爆發。由於手握全部精銳力量,僅僅到6月3日便控制都城。辛禑王與權臣崔瑩被囚禁,內廷大權落入這位來自北方的土豪之手。

進軍到威化島的高麗精銳部隊

位於鴨綠江上的威化島

不久,善於見風使舵的攀附者們開始勸進。他們將一本《漢書霍光傳》送到李成桂手中,後者自然對含沙射影的內容心領神會。於是將辛禑王廢黜,扶持他的兒子辛昌登上王位。接著奉行同明朝交好的外交路線,甚至帶頭穿起大明衣冠,原先非常流行的蒙古裝束則被嚴令禁止。

由於李成桂的謀反得手,明朝方面也停止了戰爭準備。雙方的國境繼續以鴨綠江為邊界。至於引起兩國風波的鐵嶺,也在多年後被朱元璋下令搬遷,終於來到今人熟知的銀州附近位置。

最終讓自己登上王位的李成桂

歷史的轉折

今天的鐵嶺選址 來自朱元璋當年的命令

在威化島回軍事變後,李成桂終究沒有抵抗住權力誘惑,建立起朝鮮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李朝。

這場風波無疑是半島歷史進程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原先的高麗王朝雖稱不上強大,卻屢屢以頑強作風逼退外敵,內部也多由具備皇室血統的貴族管理。但由於李成桂和宋太祖趙匡胤類似,是通過軍事政變上位,故而非常重視對地方貴族的壓制。一整套儒家風格的中央吏治模式被貫徹下去,逐步取代為國家維繫武德的地派系。

原先的高麗王朝 一直是入侵者的噩夢

作為回報,李朝在表面上獲得長治久安。直到約200年後,豐臣秀吉的日本大兵渡海而來,幾乎是輕而易舉的將官軍擊潰。李成桂時代的精銳北方騎兵後裔,僅僅發動了一次軟弱無力的反擊,便在地位低下的日本足輕面前敗退。

當然,始作俑者李成桂未必能看的那麼深遠。他一直希望能交好大明,卻沒得到朱元璋本人的青睞。後者不僅沒有因戰爭平息而給予好評,甚至經常以篡位為由拒絕承認新朝地位。直到李成桂晚年,同樣靠篡位登基朱棣成為大明皇帝,心心相惜的兩人才終於在地位問題上達成默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sg/2449b28ddd6a8b5566e5987879084e6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