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周非常折磨人,上证指数从上周一的3088点最低跌到2924点,有人想骂人。
好在,在“汇金托底、1万亿特别国债发行”的利好带动下,市场普涨了2天,给大家消了一些怨气。不然我都不敢发文了!
聊聊“特别国债”的事吧,这应该是今天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觉得这次的1万亿国债是个“温和的、细水长流式”的利好,可能没有大家期望的那么好(比如带动A股暴涨),但也的确有利好(利好基建、经济复苏)。
鉴于市场上相关的分析比较多,我就捡2条重点说。
(1)效果温和
历史上共发行过4次特别国债,分别是1998年、2007年、2017年、2020年。
不过相信大家更愿意拿这次跟2020年那次特别国债作比较,一个因为时间近;更重要的是第二点,2020年那次实在涨的太惊艳了:2020年6月15日正式发行1万亿的特别国债,在之后的一个月,沪深300涨了19%,创业板指涨了27%,券商板块大涨42%。
但是我确信,这次A股的反映,大概率没有那么强。
一是因为,2020年那时候,大家还很有钱,政策稍微发点钱刺激一下,消费就蹭蹭地往上涨。比如,2020年6月,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同比下滑了1.8%,但发行国债后的6个月,社零的平均同比增速达到了2.8%,大幅提振了4.6ptc。但是现在,“核酸”闹了3年,大家的口袋都紧巴巴的,所以就算同样发1万亿,刺激效果预计也没那么好。
第二点,2020年的下半年,“核酸事件”在海外扩散,海外一团糟。
于是,美联储开始“大放水”,跟我们发的1万亿特别国债形成了共振,大幅推动了A股的上涨。
另外,海外供应链因为“核酸”的影响而断裂,于是增加了对中国的进口需求(下半年中国的“核酸”稳住了),拉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为A股进一步贡献了上涨动能。
但是现在没有2020年的环境,今年美联储加息、中国出口下滑……所以,不可和2020年同日而语。
(2)利好明年
效果温和,那究竟有多大的利好呢?这个我直接给大家说下券商的预测数据,国债的使用一般规律性比较强,所以券商的预测一般八九不离十。
首先大家需要明白一点,今年的1万亿特别国债,主要是用于灾后重建、防洪、农田建设等民生领域,就是说,花钱的大头是“基建”领域。
根据券商的测算,预计这1万亿可以拉动明年基建投资多增长4%-5%,进而拉动明年的GDP多增长0.7%。所以,从中期来看,这1万亿还是有比较显著的刺激作用。
但是想提醒大家一点:
这1万亿预计对今年基建的影响有限。原因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有比较复杂的流程,先中央发债,然后拨付给地方,再然后地方筹备项目、上报、审批,要好几个月的流程,才能形成实物工作量。所以,这1万亿主要影响的是明年基建的业绩、明年的GDP增速。
也就是说,短期相关板块涨的话,主要还是情绪、估值提升驱动。
1、怎么才能抓住机会?
上面分析了,今年的1万亿其实主要利好基建,并且利好的是明年。
这意味着,如果大家没有提前布局基建相关的板块(建材、基建等等),再追可能已经迟了,因为它们都大涨(建材涨了4.3%,基建涨了2.6%)。
当然,现在布局也可以,但是那得拉长投资周期,因为现在买,意味着你是“为明年布局”。
这件事其实凸显了投资中的一个悲哀,那就是:想赚中短期的钱,就要提前布局;当“真相”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再分析,往往已经来不及了。
但是,提前布局,说起来简单,做到又何其难!比如,在1万亿国债的利好出来前,谁能料到基建会被提振?之前基建面临的是什么,地方财政没钱(基建的钱,相当部分来源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危机(影响了建材、工程机械的需求),这种情况下,谁敢布局基建产业链?
但是,想投资赚钱,就是需要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
在我们的上一节“付费直播课”中,我们重点推荐了建材的机会。理由有3点:
(1)今年7月发的“城中村”建设文件,会提振对建材的需求。算下来的话,“城中村”建设大概能拉动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多增长5.1%;也就是说,今年建材的需求因“城中村”改造至少能增加5.1%。
(2)房地产的危机虽然存在,但因为发生了几件事,令“保交楼”的确定性增强了。这几件事分别为:皮带哥被抓、融创的境外债务重组成功、碧桂园境内债务展期成功。这3件事的发生,说明政府、债权人、房企都达成了共识:保交楼是目前最重要的事,不然谁也没好日子过。
(3)今年三季度,专项债下发大超预期。7-9月全国新增专项债1147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0%/1052%/1381%。所以,下半年政府对基建的重视度大幅提升。
所以,看见没有,虽然我们也没有提前预料到1万亿的特别国债下发,但通过以上3个细节,我们却早预料到了房地产、基建相关产业,中期有机会。
所以说,投资很奇妙,很多时候,你以为是对的事,其实是错的;你没关注的事,可能偏偏很重要。
多的不说了,现在市场又到了关键时候,有的板块会上涨,有的板块会下跌。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抓住机会、规避风险。
如果你不确定自己买的对不对,可以联系我帮你看一看。上周有人给我们发过持仓,反馈后他说,受益良多;没想到我们顺手的几句点评,居然能解决“困扰他已久”的大问题。
最后,如果你想加入我们的VIP,跟着一起操作,也可以联系我们。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看第二条文章。
如果喜欢文章,希望点个赞,我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来优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