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涨能持续吗?

2023-11-03   钱耳朵

原标题:大涨能持续吗?

今天市场普涨,3886只股票上涨,上证指数涨了0.71%,创业板指涨了1.47%。

核心原因大概率在于,昨晚美股涨了,美债跌了;资金就又对权益资产有了信心。

有人奇怪,昨天美联储不就说了不加息,那为什么昨天A股跌了,今天才涨?

这说明,现在的市场是“惊弓之鸟”啊,没胆。昨天美联储说不加息,大家习惯性地以为是“利好出尽、赶紧跑”;但没想到,美股前天大涨、昨天又大涨,而且近两天全球股市都在涨。然后,今天A股的投资者才意识到(后知后觉),原来美联储不加息是真利好啊,就纷纷加仓买回来了。

聊聊美债的事。

其实近两天外围大涨的核心原因是,美国10年期国债的到期收益率降了,目前降到了4.67%,大幅低于5%。

为什么美债收益下降对股市的影响大呢?因为现在全球股市,很大程度上是被资金驱动的,就是“股债跷跷板”的逻辑,美债的收益升高,就有资金加仓美债,降低权益的仓位;美债的收益降低,部分资金就减仓美债,买权益。就是这么简单!

其实未来美联储是否继续加息,对市场的影响不大(如果它不影响美债收益的话)。

之前大家都以为,美联储大幅加息,美国经济会衰退,进而拖累股市。但事实上美国经济并没有衰退。为啥?因为近几年美国人学聪明了,前几年借的钱多数都采用的是“固定利率”,比如美国现有企业债16万亿,其中80%以上是固定利率,提前锁定了低利息。所以虽然近两年美联储大幅加息,但其实对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不大。

只有当企业的债务到期,想继续借钱的时候,美联储加的息才产生实际影响。这个影响有多大呢?去年美国企业债到期了1.6万亿,今年预计到期1.8万亿,也就是说,算下来,目前美国只有20%左右的经营活动受到了加息的影响

总的来说,美国经济有可能不会衰退,所以,我认为现在做投资不用过于关注美联储了,直接盯着“美债的收益率”就可以

1、人形机器人

昨天工信部出了个“重磅政策”,叫《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创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于是今天机器人板块大涨了。

我之前讲过2次课,第一节课讲了机器人的投资逻辑,第二节课讲了怎么分析政策。正好跟今天的主题密切相关。

那么,昨天的政策能否对机器人板块产生很大的影响?或者说,能否催动机器人板块的持续大涨呢?我不乐观。

首先,这个政策是工信部出的,它没有“财权”。所以大概率无法带来“增量”资金方面的支持,顶多整合一下产业链。

其次,这不临近年末吗,各部门都在开会、定方向;我们企业每年、每季也开总结会呢,也写报告,所以出个政策没啥,不用大惊小怪。

所以,我认为,机器人板块,短期起飞的概率不大

还有第三点,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中国是机器人大国,但我们国家生产的主要是“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并且目前这两种机器人的短期基本面都不太好

(1)服务机器人

以“扫地机器人”为例。根据市场调研机构奥维云网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额同比下滑了3.66%,销量则下滑了5.39%。

三季度的调研还没出来,但根据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也可窥一二。扫地机器人龙头科沃斯,第一季度净利润下降23%,第二季度下降43%,第三季度下降92%。一个季度不如一个季度,扫地机器人的低需求可见一斑。

(2)工业机器人

本来今年上半年工业机器人呈现“复苏”之象,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产量同比增长了5.4%。但在第三季度,工业机器人增长萎缩了,产量同比下滑15.4%。

原因在于,上半年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增量来源于光伏行业、汽车行业,上半年光伏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长了94%,汽车电子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增长了20%;但是三季度随着光伏装机的放缓、汽车销量增速的相对下滑,三季度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也萎缩了。

所以综合来看,短期机器人板块可能还是有压力。

2、财不入急门

近段时间,想必大家的投资很难受。市场不是不涨,是涨的不爽;你满怀期望它涨的时候不涨,你快放弃了它又涨涨。像极了“老乡别走”!

其实不全是市场的问题,可能大家自己也有问题。

举个例子,为什么你满怀期望的时候它不涨?大概率是因为你的期望不科学啊

很多时候,大家就肤浅地分析分析,比如机器人出政策了,就天真地期望它迎来大涨;但是你有没有深入分析政策有多大的效果呢?

你就浅显地分析分析,然后得出不切实际的期望;失望,不正常吗?

当然,大家之所以只会“肤浅的分析”,大概有2个原因:一是能力不够,二是急着赚钱

因为能力不够,所以,不能一眼看出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为急着赚钱,所以,内心就不愿意深入分析,只想找到“好的方面”,然后不管,就要它涨。这么着急,怎么可能赚钱呢?

但是市场很残酷,真正能赚到钱的永远只有2种人:

一种是聪明人,能够于蛛丝马迹中发现问题的关键,快、而且准。这种人对股市的长期、中期都看的透彻,所以能赚钱。

二是有耐心的人,他们未必聪明,但是极有耐心。就认一个理:在低估值的时候买入,高估的时候卖掉。纵然这个周期可能很长!

大家可以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

我们钱耳朵的目标是做“聪明、耐心兼具”的机构。

如果大家相信我们的实力,想加入“VIP战队”,可以联系我。

或者有人想自己投资,但是不确定自己的基金哪些能大涨、哪些已经废了,也可以加我帮你看看。

如果喜欢文章,希望点个赞,我会根据大家的反馈来优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