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点,真的站稳了吗?

2022-10-12   钱耳朵

原标题:3000点,真的站稳了吗?

今天的A股,大长腿顶着光头阳,上午还愁云惨淡,下午就天光灿烂,搞得我一天悲喜尝遍。

上证指数今年已经是第二次跌破3000点,前天失守3000点已经跌出了很多人的心理防线。但是今天下午的直线拉升就像给濒死的A股喂了一颗速效救心丸,不仅 收回了3000点,甚至今天放量1464亿,两市成交额直接从5000多亿扩大到了7000多亿。

然而事情真的有这么简单吗?3000点真的站稳了吗?能像4月26日的拐点一样,直接开启V型反弹吗?

从历史经验来看, 虽然很遗憾,但我依然要说,答案大概率是否定的。

为什么3000点这么重要呢?或者换句话说,为什么大家都普遍关注这个点位呢?

说来有趣, 所谓的整数关口基本上都是投资者的心理防线,并不是基于某个理论的指标。但是由于这些关键点位在十几年中被反复确认,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共识。A股上证指数的3000点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围绕3000点A股经历了数不清的“3000点保卫战”。 于是3000点就似乎成了股市牛熊的分水岭,如果指数还在3000点以上,那么阵地就还在;如果指数跌破3000点,那就“弃车保帅”。

但其实,这些都是经验总结下的主观判断,有参考价值,却不一定完全正确。

复盘A股历史来看, 从上证指数首次站上3000点的2007年开始算,失守3000点关口的重要节点有6次,后市可以分成六段比较明显的行情走势。分别是2008年6月、2009年8月至2011年4月、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2018年6月、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最后也是最近的一次,就是今年4月末至5月初。

首先是2007年2月16日,上证指数第一次触摸3000点就展开了回调,不过很快大盘又开始了第二轮进攻,再次突破3000点后,上证指数扶摇直上,行情一直持续到当年国庆后, 达到历史高点6124点,至今都是A股的珠穆朗玛峰。

第一次失守3000点是在2008年的熊市。4月22日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结果第二天就因为印花税单边征收,上证指数接近涨停,一天就收回了关口,倒是跟今天的行情有点像。但我们都知道2008年正值美国次贷危机,受次影响, 上证指数在7天后再次进入下行通道。2008年6月11日A股再次失守3000点,一直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点才止跌,这是A股历史上一次极为凄惨的大熊市。

我们把2008年6月11日作为失守3000点的节点, 之后再次突破3000点是在2009年的7月1日,为期1年零1个月,不过指数在进入2009年就开始了上升行情,又一波非常明显的拉升。最高涨到了3478点。

第二次失守3000点是在2009年8月17日跌破3000点,同年9月14日,上证指数再次站上3000点,之后围绕3000点上上下下,一共拉锯16次之多。直到2011年4月25日,沪指再次跌破3000点, 这一次开启了A股历时3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一直跌到2013年6月25日的1849点,创造了当时近10年的最低点。

第二次失守3000点的阶段就是从2009年8月到2011年4月,期间都是围绕3000点的攻防战,再次站上3000点是在2014年12月8日, 收复3000点耗时3年零7个月,虽然这轮熊市的跌幅没有前一次大,但是持续时间却相当漫长。不过这段时间的一大半都是在反复磨底震荡,大盘指数从2000点起步,其实只用了4个半月就突破了3000点,随后又盘整了3个月开始加速上攻,一直上涨到5178点。这就是2014年到2015年的牛市。

第三次失守3000点是在2015年的8月25日。同样是1天后又重新站上3000点,但是结局也没有走远。2016年元旦刚过,A股发生熔断。连续暴跌之后,于2016年1月13日再次跌破3000点。 当时上证指数的估值低于十年间40%的时间,跌了5.4%后止跌反弹,反弹了25.1%。

第三轮失守3000点的阶段就是从2015年8月到2016年1月,不过跌幅不大,时间也不久,不到一年就收复了3000点。甚至从2016年下半年一直到2018年1月,A股走出了一波大盘股的慢牛行情。

第四次失守3000点在2018年6月19日,当时上证指数估值低于历史78%的时间。 这波破3000之后向下又跌了18.6%,历经6个月才止跌反弹,随后3个月上涨了34.7%。

第五次失守3000点在2019年5月,然后围绕3000点反复拉锯,直到2020年3月彻底跌破3000点。 上证指数估值低于历史70%的时间。之后向下跌了8.9%,时长22天,随后近12个月上涨了34%。2020年7月后上证指数开启了一波急涨,随后一直在3400点上下震荡,并于2021年2月18日达到顶点3731点,在此后一年的时间里都维持在3500点以上高位震荡。

第六次失守3000点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就是在今年4月25日。当时 上证指数的估值低于历史75%的时间。后来向下最大跌幅为1.44%,时长仅为1天。随后就迎来了3个月的上涨行情,涨了16%。

整体来看, 2015年之前,上证指数在跌破3000点后还会有“宣泄式”的持续下跌行情,但是2015年之后上证指数就已经不再出现长期的阴跌了,当然也没有再出现过冲上5000点的疯牛行情。 除了2018年的贸易战,上证指数跌破3000点之后阴跌了6个月之外,其余4次基本都是几天、十几天之后就反弹。而随后几个月的涨幅平均都在20%-30%。

不过除了今年4月快速收复300点之外,其余几次都有围绕3000点的反复拉锯,虽然今天一天就收复了3000点,但我认为不能掉以轻心,以一天的行情都判断止跌反弹还为时尚早。 从历史行情来看,上证指数大概率还会有一段调整期,而在那之后往往便是一段大幅拉升。

至于这个调整期究竟有多长,并不好说。各段行情所处历史背景不同,调整期也有长有短,比如2011年4月末,沪指失守3000点整数关口后历经三年才彻底止跌反弹,当时的市场环境是国内通胀叠加海外的欧债危机,一些经济刺激计划逐步退出。市场不确定性非常严重;而今年4月末的行情中,调整期甚至不足10日,这很大程度归功于清晰的政策支持,投资者心里有底,不会过于恐慌。

有市场分析认为, 整数关口的失守反而是扭转悲观预期的关键,弱势行情更多在于“不破不立”,而“震荡休整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当前的市场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从国内大环境看,一方面,逆回购明显回落,最近一周都在20亿,市场上的信用政策比之前收缩了。另一方面,国庆期间由于人员流动,疫情散点式反复,使得消费复苏受挫,外需疲软、出口趋弱,经济修复显然还存在着较大压力。

从外部环境看,一方面,海外大幅加息的预期犹在,重点关注本周四的美国CPI数据。美元指数大幅走强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再次贬值;另一方面,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欧佩克减产,使得国际油价大幅反弹,通胀压力上升。叠加上游资源价格走高,下游企业生产成本也在上升,企业利润下降,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市场依旧是偏弱势的。

所以我觉得这波3000点的关口还得再磨一阵子。不过这个位置真没必要看空,看看当前上证指数的估值,已经低于近10年75%的时间,和上面那几次失守关口时相比,都算便宜的。

今日股债利差

从近10年看,FED溢价为3.52%,接近今年四月份的数值。该指标过去十年均值为2.459%,股票性价比高,适合增配权益类资产。

扩展阅读:

·【行业】 大涨过后的煤炭,下半年还能涨吗?

· 【行业】 军工领涨,昙花一现?

·【基金】这些基金被加仓,不看好

·【指标】还能入场吗?一个指标帮你判断

点个在看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