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公司曾经有一个比较牛的员工小王,担任基金分析师一职。他曾让6个客户在半年时间内就轻松地赚了100万元,但他自己却很穷。
这是为什么?有赚钱的能力,却偏偏自己赚不到钱。其实这种现象并不罕见,确实也有很多人对基金分析师的建议不屑一顾。
大家都是同样的态度,你说的天花乱坠,怎么没看到你自己发财?
2018年第四季度,公司搞了一项大额基金定投业务,要求每个基金分析师至少动员6位客户参加这项活动。
作为基金分析师,小王判断当时做基金定投的时机挺好,于是积极动员了6位大客户,说服客户按每周定投20万元的频率进行基金定投。如此,1个月定投80万元,定投了近3个月,12次扣款共240万元。
经过半年时间,2019年一季度股市大幅上涨,客户定投的基金实现了近45%的收益,他们都赚了100万元。
就这么简单吗?事实上确实这么简单。
所谓基金定投,可以一周投一次,也可以一个月投一次。在每月的固定一天,或者每周固定周几,买入基金。基金定投采取分批买入基金的方式,克服了只选择一个时点进行买进的缺陷,均摊了成本,从而使基金投资更为稳健。
有人说,2018年底的时候如果全部拿来买股票,也能赚这么多。话虽如此,确实有很多股票走出了一波趋势,但作为普通投资者,有谁能够精确判断哪只股票会涨?
如果有这个本事,那就不用关注基金了,直接自己操盘炒股票不就完了。
实际上,在大A股,普通投资者是被那些机构们称为“韭菜”的,割完一茬又一茬。要在股市中赚钱是十分困难的,购买股票的10个人当中,有7个人是亏损的,有2个人是不赚不亏,只有1个人是赚钱的。
如果自己不是这10人中的唯一那个能赚钱,为什么还要沉迷股市呢?股票这条路走不通,为什么不考虑基金这条路。
目前的资本市场,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般的个人投资者,没有专业知识是很难在股市中赚钱的。通过购买基金,将资金交给了专业公司打理,或许会收获意外惊喜。
我们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投资也是如此,选对了投资的途径,赚钱也就是事半功倍的事了。
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基金分析师,为什么能教客户赚钱,却不能让自己发财呢?
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他本人没有较多的本钱,别说这次大额定投,其他很多赚钱的项目也无法参与。现在就是购买利率较高的银行大额存单,起存点也要20万元。
现在很多针对高端客户推出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起购金额也要100万元。一个普通员工如果家庭背景不够深厚,是没办法拿出这么多钱的。通过原始积累,也没那么容易就完成。
那么对于上班族来说,没有大额的资金,就不用想着理财吗?倒也不是,理财资金不分大小。只能说,资金量大,赚的就多,资金量小,赚的就少点罢了。
对于上班族来说,努力工作是赚钱的一部分,但努力工作不等同于努力赚钱。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作上的优秀与财富上的富足并不是同一回事。
上班族,在赚取财富方面,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劳,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想要努力赚钱,就必须进行刻意的规划。规划的内容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规划本钱积累,二是规划投资理财。
基金定投由于是持续、多次投资,所以不用一次性拿一大笔钱来做投资,这就特别适合工薪阶层。每个月领到工资,留出一两千或者几百块钱,把它们定期投资到基金里,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不大,没什么压力。
回看中国的30年资本市场,要走完一个熊市转牛市的周期,需要5-7年。2000年以来的股市走势,大部分时间是熊市。只有2007年和2015年,大盘开始一路上涨,达到一个高峰,就是牛市,牛市过后一路下跌,再次回到底部,也就是熊市。
只有通过定投,在较低位买到筹码。较长时间的坚持,在漫长的熊市里,可以把原本零散的资金全部变成基金份额,就能够积攒下不少筹码。在牛市到来后,我们就可以把手里的基金全部卖出获利。
坚持定投,适时止盈,那么做到年化收益率10%以上基本问题不大,这样子的收益已经妥妥跑赢了一众基金经理。只要在定投中坚守好纪律,跑赢大盘都不是问题。
如果有投资问题,可以留言或私信,我会及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