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小作文唱空

2023-01-11   钱耳朵

原标题:惊爆,小作文唱空

公众号推荐规则变了,为了第一时间收到推送文章,建议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具体方法:点击“钱耳朵”,再点右上角的“…”,点击“设为星标”就可以了。

今年似乎告别2022年的大跌了。

新年7个交易日,沪深300涨了6天,算是个“开年红”。

只是,“赚钱效应”一起来,有的人“欲望”被激发,又开始瞎投了勇哥很担心。

你忘了2021年、2022年“血淋淋”的教训了吗?

1、这2年的基民有多惨?

看看大家“一致认可”的明星基金的表现,这些基金的规模都在100亿以上, 寄托着数以万计的基民的殷切期望。但这批“希望基金”,自2021年2月18日的高点至今,跌幅都在20%以上。

最差的,“汇添富价值精选”,大跌了40.09%;最好的,“兴全新视野”,也跌了20.66%。

数以万计的基民被死死地套着

再看看大家“一致认可”的板块,这些板块是过去2年勇哥被咨询最多的板块, 被万千基民所“追捧”。但这批“希望板块”,近2年却皆以大跌或暴跌收场。

事关14亿人健康的板块“医药”,大跌38.52%;新时代的基础设施板块“互联网”,暴跌62.01%。

成千上万的基民被“深埋”

问题出在哪儿

股市有一句俗语,叫“ 杀共识”。意思是讲, 投资者“一致看好”的方向,往往会惊天大逆转

比如,2021年绝大部分人都看好白酒,“茅台含有1000多种微量元素”、“白酒YYDS”之声不绝于耳,白酒却反而下跌。

为什么呢?

根源在于, 股市是一个“博弈”的市场

当“大多数人”都看多某类资产,纷纷加仓买入,当这些资金枯竭的时候,无接盘资金,自然就涨不动了。

正因为如此, 大多数人“一致看好”的基金、板块,往往是“韭菜”的屠宰场

而当“大多数人”都看空的资产,却可能大涨。

例如,2021年,“双碳”运动如火如荼, 大多数人预判“煤炭没有希望”;某些聪明人却发现了机会,抄底。结果,2021年2月18日至今,沪深300跌了30.82%, 煤炭板块逆势涨了68.42%

看到了吧, 真正投资成功的诀窍,在于买“无人问津”的优质资产,而不是买“人人都说好”的资产。

无人问津的资产在哪里?

今晚8点,勇哥有一场直播,2023年哪些方向有机会,哪些方向有风险?一一告诉你。欢迎扫码加入

2、看空报告,是真是伪?

市场又惊现“看空报告”,大盘要回调了吗?

昨天,券商中国发文称,获取了一条重磅信息,疑似“机构唱空消费”。这条信息的标题为:《 战?还是不战?消费股撤退时机已到,建议领导们谨慎看待本轮消费行情持续性》。作者给出了4点理由:

1)消费板块涨幅已经巨大;2)行业基本面尚难完全修复;3)外资买入可能放缓;4)龙头股估值普遍到位。

这个信息究竟来自哪里,不知道;信息发布人的专业性、权威度如何,不知道。但就内容而言,勇哥仔细看了,其中有3条理由都是认可的。

第一条, 短期,消费板块的涨幅确实过大了,从2022年10月31日至今,800消费指数已经涨了24.93%;中证白酒更夸张,涨了39.57%。

第二条, 当前消费板块的估值的确不低。这一点,勇哥在2022年12月1日( 全线大涨 )就提示过大家。

目前,中证消费的PE是42.16倍,位于近5年77.34%的百分位,这个估值算是比较高的。

第三条, 在中短期,消费的基本面确实难以完全修复。关于消费基本面的预期,在2022年12月5日的日报( 中字头大爆发 ),勇哥也给大家提示过。

简而言之,就是新冠闹了3年,大家收入下降,不愿意消费了;复盘海外的经验也是如此。

综上,在2023年上半年,消费板块确实可能存在回调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板块的走势跟大盘的走势息息相关。 如果消费板块回调了,大盘也会有压力

所以, 现在又到了极其“敏感”的时刻

事实究竟怎样?如何应对呢?

最近,勇哥在积极地研究消费板块,评估2023年大盘的可能走势,是“V”型?“A”型?还是“M”型?并做了一份内部报告。

为了将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勇哥精心准备了一场直播,欢迎扫码加入。今晚8点,我们不见不散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请看 第二条文章。

如果需要专业的团队实时辅导,帮助你少走弯路,可以添加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