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住不炒已经成为调控的主基调,7月的政治局会议明确声明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防止楼市继续膨胀已经到了不得不为的地步。
房产投资已经走到了夕阳阶段,未来的大趋势是金融资产。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先来看看发达国家的资产配置情况。
美国居民资产配置,金融资产占比70%,房产占比仅为24%。金融资产主要包括股票和基金、保险和养老金、现金和存款,它们三者分别占家庭总资产的32%,24%,9.3%。
美国人如此偏爱金融资产,当然跟美股的大牛市有关,从1980年到2019年,标普500指数涨了21倍。
股市上涨,吸引的进场资金越来越多,同时进场的资金随着股市上涨不断升值,所以金融资产的蛋糕越来越大,在家庭资产中的比重也就越来越高。
日本的家庭资产配置和美国比较相似,其中64%是金融资产,36%是非金融资产,但日本的家庭资产配置要比美国保守很多。
现金占比32.5%,保险占比17.5%,股票和其他金融资产占比约为11%和3%。看得出来,日本人更喜欢低风险,收益稳健的资产。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裂后,房子和股市都一落千丈,至今表现也很一般,这就是日本经济失去的二十年。
既然房子和股市都不行,那就踏踏实实买点稳健型资产,所以说钱是很聪明的,哪里有利可图,就去哪里,总会给自己找个好去处。
韩国的家庭资产配置和我们比较像,非金融资产占比达62%,土地和房屋占比为44%,金融资产中又以现金和保险类为主,分别占比16%和12%,股票和基金仅占8%。
非金融资产占比较高,因为韩国也是一个比较喜欢炒房的国家,如前段时间离婚的宋慧乔和宋仲基都有不少房产,一个是房姐,一个是房叔。
从2000年到2019年,韩国房价翻了一倍,当然这个涨幅和我们相比是小巫见大巫,但足以推动财富配比向房产倾斜了。
最后说说我国的家庭资产配置,对投资来说,资产价格越涨,吸引力越大。20年来,我国楼市一路上涨,因此投资房产的也就越来越多,所以目前我国的家庭资产配置和美国正好是相反的,房产占70%,金融资产占30%。
而在金融资产中,存款就占了50%,保险和银行理财分别占14%和13%。
股票、基金和信托的占比小的可怜,在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分别为6.3%,5.2%,4.6%,在家庭总资产中的占比分别是1.9%,1.6%,1.4%。
造成这种极端配比的有两大原因。一是我国的楼市太猛了,20年涨了4倍多,二是股市太不争气了,除了两波大牛市,其他时间基本是横盘的。
资金总是逐利的,金融资产也并非一直败给地产。如股市走牛的2014年,新增金融资产占居民新增总资产的比重达55%,秒杀了房地产。
未来这一现象还会发生吗?当然会!这种转变正在潜移默化地进行。
一是人口红利见顶,住房需求下滑,二是房地产投资对经济的挤出效应已经大于拉动效应,政府不得不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房地产周期一般是18-20年,全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体能脱离经济周期的规律,所以说房地产正在进入夕阳阶段。
北京的很多小区房价基本停留在2016年9月份,房子的租售比不到1.5%,还不如到银行买理财收益高,从机会成本上来说,持有房产每天都在赔钱。
而股市现在却是相对的底部区域,估值较低,是中长期布局的好机会,等牛市来了就是收获季节。
对于普通投资者不建议直接投资股市,大多数人会在追涨杀跌中迷失方向,跟随钱耳朵定投基金是更踏实,也是更务实的选择。我们推荐的基金上半年的综合收益高达36%,已经帮5000+家庭实现了财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