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刚老美

2023-04-03   钱耳朵

原标题:硬刚老美

3月31日,半导体行业发生两件大事:

日本宣布,从今年7月起,将对6大类别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采取出口管制措施;

中国网信办发文称,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日本宣布,从今年7月起,将对6大类别23种半导体制造设备采取出口管制措施;

中国网信办发文称,对美光公司(Micron)在华销售的产品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这对半导体板块是“大利好”。

怎么说呢?

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信息,限制的 6 大类 23 种半导体制造设备涉及芯片的 清洁、沉积、退火、光刻、蚀刻以及测试等方面。都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设备,日本这么干,不用说,又是配合美国“封杀”我们。

被封杀,我们只能“自力更生”了,所以说,利好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

网信办对美光的审查,是我们“首次”对美国半导体企业采取行动,“信号”更加值得重视。

被被美日荷封杀,我们将被迫自力更生,但 国产也有“顾虑”。有一说一,国产半导体设备、材料不论质量还是“性价比”目前都是比较低的,被封杀了,中游只能采购国产;但 万一海外又“放开”了,在商言商,国产估计又被抛弃了有这种顾虑,国产敢盲目投资、扩产吗?

所以,网信办这时候对美光审查,传递了两个信号:( 对外企)走了就别回来;(对国产)你们放心地扩产。

所以说,这两件事合在一起,对半导体板块是“天大的利好”; 至少,在情绪上

上面讲的是“国产替代”的逻辑,偏“情绪面”;下面聊聊“业绩”。

目前主流的观点是: 半导体行业处于“寒冬”,至少到今年下半年才能触底。这是偏见。

中国半导体板块确实会受全球半导体“寒冬”的影响,例如,中芯国际今年的营收预计不会超过15%。

但影响没那么大,例如,去年为全球半导体行业在“去库存”,但国内半导体企业普遍有不错的业绩增长。

再例如,据韩联社调查的证券公司预测,三星电子今年前三个月的营业利润预计只有7200亿韩元(约合5.497亿美元),同比暴跌94.9%。但是,根据浙商证券预测,2022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订单获得情况较为乐观,2023年一季度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收入仍能保持不错的同比增速;并且,预计收入呈现“前低后高”(即:今年下半年半导体设备的收入比上半年更高)。

看看估值。

目前中证全指半导体的PE为51.70亿,位于近5年33.46%的百分位,低估。

有情绪提振,又有业绩支撑,估值又低,所以半导体板块的持续上涨不足为奇;关于这一点,我在3月3日的文章中已经讲过( 创新高 )。

最后,依旧提示一句, 投资半导体板块,赚的是“情绪的钱”

1、追不追AI?

周末一个基金经理的帖子刷屏了:

不买人工智能,就是等S;追买人工智能,可能是找S。横竖都是S,不如搏一把再S。也许富贵险中求呢!

不买人工智能,就是等S;追买人工智能,可能是找S。横竖都是S,不如搏一把再S。也许富贵险中求呢!

这段话引发了广大投资者的“共鸣”。大部分人不都是这么想的吗?不买怕大幅踏空,买了怕追高。买不买呢?

今天AI大涨,估计很多人倾向于“富贵险中求”。但勇哥仍想“煞风景”地提示一句, 别被大涨冲昏了头

谈两点。

(1)今天大涨的原因

今天AI大涨,大概率是因为“ 机构调仓”。

一季度AI大涨,很多基金眼红了,跟风买入。但到了披露一季报的时候,又怕被查出来“风格漂移”,于是赶紧调仓。这不二季度的第一个交易日,就纷纷又调头买入,所以今天大涨。

但是, 短期放量大涨其实是“危险”的信号。你想,短期把筹码都买进去了,后续如果没有更多的资金跟进,还能涨吗?

(2)AI的确定性

大部分人不计后果地抢筹AI,是因为相信AI能引发一场“技术革命”, 将风风光光发展至少4-5年;跟2013年的移动互联网一样。

但是AI和移动互联网是不一样的。最大的不同点有两个:

1)AI重“算力”,对芯片的要求高;而移动互联网重“联接”,只是对网络效应的要求高,对芯片的要求低。

例如,人工智能所需的算力分为三类,AI 算力(7/5/3nm 先进工艺)、云计算算力(14nm 或 28nm 的 chiplet)、存储算力(128 层及以上的 NAND)。

云算力和存储算力用的是14nm及以下的“成熟制程”的芯片,或许我们努力一下,能克服;但 AI算力用的是7nm及以下的“高端制程”芯片,如果美国“不配合”,我们直接被卡死了。

所以,中国独立发展AI的不确定性挺高的,比如华为,很牛,但芯片一“断供”,5G手机就造不出来。

2)AI我们做的是“闭环”,要求高;移动互联网我们参与的是全球产业链,要求相对较低。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尽情地参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进圈子”的门槛低,例如,就算我们造不出高端手机,可以选择以“给苹果提供零部件”的方式进入移动互联网产业,就像立讯精密给苹果提供连接器,歌尔股份提供声学器件,水晶光电提供摄像头,也能有不错的发展。

但是现在,美国的ChatGPT产业不让我们参与, 如果国内产生不出“像样的产品”,这个产业就是“伪需求”,废了

当然,好的方面是,因为是“闭环”,没有外部竞争,如果多给一些时间,对产品的要求降低一点,相关企业也可能做出些“凑合能用的产品”。只是可能, 这个周期比较久,产品的性能不太高

所以,建议各位投资者冷静一点,对AI不要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就是说, 对AI的估值容忍度不要过高

想想5G,5G现在还在建呢,但5G指数在2020年3月就见顶了,之后持续回调。当年5G的确定性可比现在ChatGPT的确定性高多了,是国家的项目。

那么,AI怎么投?

怎么投的问题,其实3月30日勇哥已经聊过( 太可怕了 )。一个是“快”,一个是“准”。

“快”的机会比较少,除非等来了大幅回调。现在投的话只能按“准”的逻辑, 看“哪些应用有望大规模普及”,然后提前布局

关于这方面的机会,勇哥在持续关注中。

2、一点心里话

股市是一个非常“残忍”的地方,尔虞我诈、刀光血影、杀人不见血。 普通投资者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经常成为“被绞杀的对象”。

投资大鳄索罗斯说:“ 金融不属于道德的范畴。”不要因为缺钱,就想着能在股市投机发财,股市不是慈善场所。

看看上面那位基金经理的话:“最终所有基金都会买人工智能,然后是私募基金、大户、散户,最后是中国大妈。”

他为什么敢投AI?说到底,是因为 相信“散户、中国大妈”接盘。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股市的人心险恶。

所以,勇哥向来不建议用户跟风炒作,也不愿意带着大家投机。

投机之初,大部分散户想着“大干一场”,赚50%、100%,结果真就被“大干一场”,套30%、50%,套两年、三年。

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如需看大盘及赛道估值,请看第二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