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大年了,北京人怎麼準備年貨?

2020-01-12     滿族文化網

過年對於北京人來說意味著很多

進了臘月就得開始著手準備了

說話就要到鼠年了,今兒都臘月XX了

北京人可得抓點緊,該置辦年貨了

「十五日以後,市中賣年貨者,星羅棋布...

凡食用之物,置辦一新,以預過年。」

——《京都風俗志》

年貨之「用」

春節到了,您家準備這些東西沒有?

再過兩天該貼的也該貼起來啦。

貼完了,這年味兒也就重了!

福字

每逢新年佳節,家家戶戶都要貼「福」字

這代表著人們對生活的期望

也準備好迎接新一年的福氣、福運

更多人家索性直接把福字「倒著貼」

這寓意著「福氣已到」、「福到家了」...

春聯

過去的對聯講究是現寫先賣

不同的人家貼的春聯內容也完全不同

傳統的春聯貼的位置也大有講究(面對門):

「上聯在右,下聯在左。呈倒八字貼」

窗花

年畫

紅包

年貨之「吃」

北京人的生活就是一句話「民以食為天」

到了春節,家裡更是不能少了美食!

餃子

無論是什麼人家,過年都得吃餃子

吃完年夜飯就得開始忙活剁餡包餃子

有的人家還會塞枚硬幣圖個吉利

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頓餃子那才叫團圓!

臘八蒜

早在臘八那天就提前泡上的臘八蒜

馬上也就能打開吃了

吃著餃子的時候蘸一蘸酸中帶辣的臘八醋

再咬上一口翠綠的臘八蒜,真香!

京八件

舊時京八件分酥八件、酒八件、奶八件

現在稻香村也有大、小、細八件之分

北京人的春節可不能少了這口餑餑

點心匣子

咱老北京人逢年過節,就得走親訪友

走親訪友的時候可不能少了點心匣子

提摟著點心匣子上誰家去都有面兒

年糕

「年糕」的名字就寓意著「年年高」

一進臘月,牛街的年糕鋪就人山人海的

這年糕無論是咱自家吃還是送人都可以

年糕還有溫熱驅寒、潤肺健脾胃的功效

八大碗

老北京人過年時,餐桌上得有「八大碗」

近些年別說八大碗了,米粉肉都看不見了

現在在家開火的都沒了

年夜飯大家都出去吃了!

饅頭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北京人從正月初一到初五忌諱蒸烙炒

在年前,北京人得預備好這幾天的主食

俗話說得好「不蒸饅頭爭口氣」

這饅頭既整齊了又寓意著蒸蒸日上

醬菜

這段時間以前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蒸好的饅頭也不能白嘴吃,得就著醬菜吃

這時候也正是醬菜最貴的時候

好吃的醬菜更是比肉都貴!

炸丸子

北京人年夜飯上必須得有「炸丸子」

圓乎乎的丸子有著著闔家團圓的寓意

有的時候親朋好友來串門沒提前準備飯菜

這炸丸子端出來也能頂一下

炸咯吱盒

用綠豆面兒炸成的咯吱盒北京人忘不了

把麵糊攤成煎餅皮,再包上餡

炸完了香脆可口,焦而不膩

芥末墩兒

芥末墩兒可謂是最有京味兒的涼菜之一了

而且原料也是北京人最熟悉的白菜

加上芥末吃起來更是解油膩的利器!

豆兒醬

老北京人春節要打「豆兒醬」

過節的時候要是喝酒那還是豆兒醬順口

老北京人除夕夜有吃魚的習俗

「年年有餘」「吉慶有餘」的寓意也美好

羊肉

北京的春節也不能少了羊肉

尤其是月盛齋的燒羊肉

松仁小肚&蒜腸

醬肘子

醬牛肉


還得是聚寶源的醬牛肉

乾果

蜜貢


年貨之「喝」

大魚大肉的吃得多了也膩得慌

那咱喝點東西正好去油解膩

二鍋頭

過節當然不能少了二鍋頭啊

不喝酒這頓飯吃著都不香了

北京人還是愛喝紅星跟牛欄山的二鍋頭

吃兩口肉喝兩口酒,舒坦!

桂花陳酒

這可是咱老北京特有的葡萄酒

以前更是在御膳房裡釀造的好酒

喝起來不光有桂花的淡雅清香

更能品出葡萄酒的醇厚!

燕京啤酒

敢問各位老北京人:

「有不喝燕京啤酒的嗎?」

北冰洋

北京孩子過年不能少的飲料

酸梅湯

要說解膩,那還得是酸梅湯!

到了串門的日子,家家都得備好一壺茶

北京人喝茶愛茶講究茶

各位今年家裡的年貨都預備好了嗎?

您看看這份北京人年貨清單還算齊嗎?

要是少了哪個麻煩您說一聲~

咱們啊照著清單買,可別落下哪個!

老北京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iPGnmm8BUQOea5Ow6gL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