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有哪些歷史貢獻被後人忽略了

2020-06-20     滿族文化網

原標題:元世祖忽必烈有哪些歷史貢獻被後人忽略了

元世祖忽必烈有哪些歷史貢獻被後人忽略了

李曉偉

元世祖忽必烈是繼元太祖成吉思汗之後,蒙元歷史上又一位出色的偉人。元太祖成吉思汗統一和奠定了蒙古民族、建立蒙古帝國、頒布《札撒大典》、滅國四十、遂平西夏、遠征亞歐大陸、奠定蒙古帝國三大西征等豐功偉績和軍事武功震驚了世界,並打通了蒙古人與世界各國的關係,建立了國際關係新秩序。因為有了成吉思汗西征,人類社會才第一次擁了世界史。與祖父成吉思汗相比,雖然忽必烈在武功(軍事)上遠遠不及,但忽必烈卻有著極強的文治(政治)才能。一部《元史》里最出色的兩個英雄帝王莫過於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了。

所以後人讀《元史》時就有了「武功(軍事)看成吉思汗,文治(政治)看忽必烈」這一說法。那么元世祖忽必烈的歷史貢獻究竟有哪些呢?筆者在這裡簡要說明一下。

(一)忽必烈建立了一個「內蒙外漢,二位一體」的二元化的新蒙古帝國一一一一大元帝國!大元帝國不僅統一了中國,奠定了現在的中國版圖,而且還首次將青藏高原(吐蕃)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在這一點上,忽必烈的歷史貢獻便已遠超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同時,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在疆域面積上遠超中國歷史上的秦、漢、隋、唐。自有天下者,秦、漢、隋、唐、宋最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漢梗於北狄(匈奴),隋不能服東夷(高麗),唐患在西戎(吐蕃),宋患常在西北(西夏)。 若元,則起朔漠、並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

(二)忽必烈奠定了藏傳佛教在蒙古草原的傳播。公元1254年,忽必烈與妻子察必皈依了藏傳薩迦派花教,並接受了雪域聖僧八思巴的灌頂。忽必烈與八思巴確立了施主與福田的關係。同時,忽必烈將薩迦派花教傳入蒙古草原,從此,蒙古民族開始信奉藏傳佛教。

(三)忽必烈發明了中國著名的美食一一一一涮羊肉。公元1258年,忽必烈還是王爺的時候,隨蒙哥汗南下伐宋,在一次在與南宋軍隊對峙期間,忽必烈忽然餓了,他想吃家鄉的美食清燉羊肉。 於是,他命令廚子做這道菜。但在此時,據哨探來報,南宋軍隊已經向我方營地衝殺而來,十萬火急!由於時間來不及了,廚子急中生智,將羊肉切成薄薄的肉片,然後迅速的在沸騰的滾水裡涮了幾下,然後撈出裝盤,盛給忽必烈吃!忽必烈吃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戰爭結束後,忽必烈問廚子,這道菜是怎麼做出來的?廚子只得以實相告。忽必烈聽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對這道菜大加讚許!並將這道菜正式賜名為「涮羊肉」。於是這道涮羊肉便從此流傳了。如今涮羊肉已經成為中國非常著名的美食之一。涮羊肉又稱為「北京火鍋」。

為北京特色菜之一。極受北京人及全中國人民的喜愛。不僅中國人喜歡吃這道菜,而且這道菜還遠播海外,韓國人和日本人都愛吃它,至今,韓國人和日本人都稱吃涮羊肉為「吃忽必烈」。可見,這道菜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四)忽必烈促進了西歐的文藝復興。公元1287年,忽必烈命令基督教徒列班掃馬出使西歐各國。列班掃馬於1288年先後出使義大利、法國和英國等西歐國家。他帶去了元朝的文化一一一一一蒙古文化與漢族文化的混合體。不久,在元朝文化即蒙漢混合文化的普遍影響下,歐洲人開始了文藝復興,確切地說,它是大元帝國的文化復興,是歐洲人重新認識、變革大元帝國的遺產,使之適應自己的需要和文化的過程。比如中國的美術白描技法就演變成了歐洲的素描,南宋畫家趙孟頫的馬,開始出現在歐洲的美術當中,忽必烈喜歡喝的冷凍的馬奶飲料經過改良,就形成了冰淇淋………。

藝術家描繪世界各地人物的容貌,這些人物形象本身可能只是表現出藝術家們的一種新意識,1306年,在帕多瓦一幅油畫《基督聖袍》中,不僅禮袍是採用蒙古人的樣式和布料製成的,而且其金色邊紋也是用蒙古八思巴字(這是忽必烈欽定的元朝官方文字)來描繪的。還有一幅油畫叫《不貞的罪惡》,畫中有一個戴著遮陽帽的貴族婦女,而這種帽子就是忽必烈的妻子察必發明的,也是忽必烈最喜歡的款式。在油畫《聖經舊約全書》中的先知們,捧著多卷展開的古書,上面的字跡和衣服是完全來自於元朝宮廷的。這就告訴我們,義大利文藝復興,以及整個西歐的文藝復興,就是由元世祖忽必烈派列班掃馬出使西歐各國進行文化交流所促成的。

(五)忽必烈發明了冰淇淋。為世界冷飲行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忽必烈定都大都(北京)之後,每當夏季來到的時候,都要飲用大量冷飲以抵擋大都的酷熱(對於北方人來說,北京的夏天是很酷熱的)。其中忽必烈最愛喝的冷飲就是一碗涼馬乳,當舍里八赤飲料官端上一碗涼馬乳之後,忽必烈覺得這似乎還不過癮,索性往馬乳裡面加入一些鮮果汁,然後再用大量冰塊冷凍起來,這樣才是又好喝,又解暑的最好辦法。嘗試成功之後,忽必烈便喜歡上了這種冷飲。

不久,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了中國,來到了元大都,受到了忽必烈熱情而隆重的款待。同時,忽必烈也將這種冷飲賜給馬可波羅品嘗。沒有想到的是,馬可波羅品嘗之後,竟然讚不絕口!他比忽必烈更加喜愛這種冷飲。馬可波羅在中國生活了17年,每當夏季來臨,馬可波羅便食用這種冷飲以解酷熱,以避暑氣。後來,馬可波羅回國後,便將這種冷飲製法帶到了義大利。在文藝復興時期,這種冷飲經過稍加改良,便形成了今天的我們所看到的冰淇淋。義大利之所以成為世界上生產和製作冰淇淋冷飲的大國,這和忽必烈的發明以及馬可波羅回國後的大力推廣是分不開的!

文章完

作者簡介:

李曉偉,男,漢族。1982年6月22日生,黑龍江省佳木斯富錦市人,出生地,建三江管局。1998年,因理科成績不好,遂輟學。僅為初中學歷。於是開始自學之路。苦於受學歷限制,現在尚未找到理想的工作。愛好有兩個,一是美術(寫意人物),二是歷史(以研究帝王的政治、軍事為主。不做任何考古之類!)。暫為成吉思汗平台特約作者,曾在各微信平台里發表了許多文章。其中有數篇文章登上了百度,及搜狐網、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等網站。

滿族文化網原創文章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1yX0XIBiuFnsJQV-tn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