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因是蒙古統制,可以說元朝刀對中國刀的影響簡直是一場革命,為何這樣講?
因為元朝腰刀普遍注重彎曲,這種彎曲度很適用於馬戰。事實上,刀的彎曲度越大,那麼其砍入的深度越淺,也就是說像劍這種兵器砍入物體很深。
但是刀的彎曲度大,其力的釋放比直形兵器要強的多。而像劍這種兵器運用於馬戰雖然砍物很深,但是易折斷。總之,元朝的刀直接影響到其後的清代雁毛刀、雁翎刀以及現在的中國軍隊指揮刀。
當時世界上以大馬士革刀為最好的單兵武器。而元朝士兵所持的彎刀從外觀上來看,根本起不到威懾及產生較大殺傷力的作用。
可到了實戰中蒙古彎刀的強大逐漸展現出來,雙方對戰時常常會出現對方刀被砍斷的尷尬局面。
美劇《馬可波羅》中的蒙古刀
早期時的蒙古沒有對鐵的冶煉技能。當時的宋、金在對蒙古部族進行貿易時,鐵是作為禁貿物品。
隨後蒙古雖然通過渠道購進了鐵器,蒙古人身性剛猛,使用中原氣度的刀片會出現手感不好以及太輕等問題。之後蒙古人在鍛造中將刀身加厚,加重以及加長他的弧度。慢慢修改成了比較有特點的彎刀。
也許是巧合,當年蒙古人的豪爽性格所鑄就的武器,用現在力學原理來說恰恰是完美的體現了力的表現形式。
普通的刀劍矛除了直刺以外,所使用最多的就是砍掃彎刀也不例外;但彎刀存在一個優點,那就是當彎刀砍向某一物體時因其特點所有的力是集結在一個點上,而不象其他刀類或者劍矛是處於相對的一個面上,這樣勢必減少了力的穿透性。
蒙古刀是蒙古族牧民的生活用具。吃肉、宰牛羊用它,有時也當作生產工具。經常戴在身上,既是牧民不可缺少的日用品,又是一種裝飾品。刀身一般以優質鋼打制而成,長十幾厘米至數十厘米不等。鋼火好,刃鋒利。
元朝因是蒙古統制,因為元朝腰刀普遍注重彎曲,這種彎曲度很適用於馬戰。事實上,刀的彎曲度越大,那麼其砍入的深度越淺,也就是說像劍這種兵器砍入物體很深。
當時世界上以大馬士革刀為最好的單兵武器。而元朝士兵所持的彎刀從外觀上來看,根本起不到威懾及產生較大殺傷力的作用。可到了實戰中蒙古彎刀的強大逐漸展現出來。
彎刀的形狀利於劈砍和發力,切不容易斷,當時蒙古草原的戰士,主要防衛是皮質的鎧甲,彎刀對皮質的鎧甲有很強的切割能力。
現在的蒙古刀一般作為觀賞和紀念之用,刀身一般採用優質花紋鋼反覆鍛打製成,注重鋼口硬而鋒利,刀柄和刀鞘除好用為主外強調突顯美觀作用,用金、銀、銅、鐵、木、牛角、牛骨、牛皮等材料用不同的工藝視主人身份、富貴程度區別製成,近年由個別老工匠研發製作的駝骨彩繪把鞘蒙古刀成為工藝珍品,很難獲得。
蒙古刀是牧民們隨身攜帶的生產生活工具,也是男子佩帶的一種裝飾品。不戴蒙古刀的男子漢,婦女多看不起,但蒙古刀並不是械鬥的工具,而是蒙古人贈送尊貴朋友最珍貴的禮品。它融入了蒙古族文化的精髓,也代表了蒙古族精湛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