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戴姆勒陸續復工/國家電網將新增7.8萬個充電樁

2020-04-15     車馳神往ccsw01

車市重啟:豐田、戴姆勒將在歐洲陸續復工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豐田將從4月22日起陸續恢復其歐洲工廠的生產。但與此同時,豐田在南非和東南亞等國家/地區的工廠停產日期卻再次延長,其中原定於4月中旬復工的南非工廠(主要生產Hilux皮卡車型以及花冠)、泰國工廠以及菲律賓零部件工廠的復工日期被延長至4月30日;而原定於4月13日復工的委內瑞拉工廠則直接被延遲至5月29日復工。

除豐田外,其他海外車企也正在「復甦」中。其中奧迪位於匈牙利的工廠已於4月14日起恢復發動機生產工作;寶馬正在與供應商探討復工的可能性;而戴姆勒集團則宣布自4月20日起,其位於德國的一家零部件工廠將逐步開始生產,但考慮到員工健康和供應鏈問題,在4月30日之前該工廠工人的工作時間都將被縮短。

評:疫情期間,眾多車企紛紛關閉了位於歐洲地區的全部工廠,在極大的經濟壓力下,戴姆勒集團執行長也不得不帶著管理層自降年薪,然而這只是疫情負面影響下的冰山一角,或許只有等疫情真正過去,人們才能確切的明白一場疫情究竟會給汽車企業帶來多大的打擊。

充電計劃:國家電網今年將新增7.8萬個充電樁 總投資27億元

日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啟動了新一輪充電樁項目,根據規劃,今年國家電網將投資27億元用於充電樁建設,新增充電樁7.8萬個。

新增充電樁將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蘇、湖南、青海等24個省(市),涵蓋公共、專用、物流、環衛、社區以及港口岸電等多種類型。其中居住區充電樁5.3萬個,公共充電樁1.8萬個,專用充電樁0.7萬個,岸電設施150個。

評:隨著人們對新能源汽車的逐漸接受和認可,此舉將補齊居民區充電難、平台互聯互通不足等行業短板,帶動新能源汽車消費。

退市出走:雷諾集團退出東風雷諾

4月14日,雷諾集團發布在華全新戰略,指出未來業務重心將會放在輕型商用車和電動汽車領域。

對於原有的傳統燃油車業務,雷諾集團決定將東風雷諾所持有的全部股份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汽車集團」)。此後,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將停止開展與雷諾品牌相關業務活動,而雷諾計劃後續通過雷諾經銷商網路以及聯盟的協同持續為30萬客戶提供售後服務。

公開資料顯示,東風雷諾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13年,由公司與法國RENAULTS.A.(以下簡稱雷諾)共同出資組建,雙方各持股50%。成立初期,合資公司亦曾取得不錯的成績,然在2017年取得了7.2萬輛的巔峰銷量之後,受車市整體下滑等因素影響,2018年持續至今銷量一路走低。數據顯示,2019年,東風雷諾在中國市場全年累計銷售了18607台,同比下滑63%,並由此導致營收和利潤受到較大損失。

評:儘管雷諾集團強調不會退出中國市場,但是東風雷諾在中國的燃油乘用車時代基本結束。雷諾雖然是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但是在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大舉進軍新能源汽車的背景下,雷諾在華發展電動車的壓力巨大,難不保仍然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usqfnEBiuFnsJQV5Us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