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達林的鐵桿,這兩位蘇聯元帥格外「幸運」?布瓊尼一語道出真諦

2020-03-13     田瑞安

俄國十月革命後,新生的蘇俄政權面臨國內外雙重威脅。1918年3月,蘇俄與德奧簽訂布列斯特和約退出一戰,開始集中精力解決國內白衛軍叛亂。這年春夏之交,列寧同時向遠東和南方派出專列,兩列專列分別載著當時蘇俄政權中的兩位重量級人物—托洛斯基和史達林。

托洛斯基受命到東線組建蘇俄紅軍鎮壓白衛軍叛亂,而史達林的使命則是到糧食充足的北高加索地區征糧。應該說,對面臨國內叛亂和飢餓兩大威脅的蘇俄來說,這兩人都肩負著列寧的重託。

托洛斯基的專列隆隆駛向西伯利亞,身為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的他也許沒想到,自己的最高軍事權即將面臨「征糧官」史達林的挑戰。而這場較量的焦點則在對兩名紅軍將領的任免上,他們就是當時史達林在紅軍中的「鐵桿」—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

說起來,布瓊尼、伏羅希洛夫兩人都和史達林頗有緣分。早在當年從事「地下活動」時,伏羅希洛夫就與史達林相識,兩人還曾在反沙皇的鬥爭中肩並肩作戰。

而布瓊尼的經歷更為傳奇,彼時,這位曾參加過日俄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舊沙俄軍官已加入布爾什維克,為捍衛新生蘇維埃政權專門在家鄉組建了騎兵游擊隊。

為爭奪「軍事全權」,史達林與托洛斯基展開激烈鬥爭,急需在軍隊中尋求支持者。關鍵時刻,伏羅希洛夫率殘部來到察里津,這令史達林大為欣喜。在察里津防禦戰中,伏羅希洛夫不僅作戰勇敢,多次打退白軍圍攻,還與史達林關係密切,絕對擁護史達林。

期間,布瓊尼的騎兵游擊隊逐漸擴大為騎兵團、騎兵旅,在察里津戰役中,布瓊尼指揮這支騎兵旅把白軍打得落花流水。同時,布瓊尼也積極擁護史達林,與其共同組成軍事反對派。對此,史達林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

很快,布瓊尼的騎兵旅被擴編為第一騎兵軍,布瓊尼任軍長,而與他搭班的軍政委正是伏羅希洛夫。再看看這支軍隊的「中層骨幹」:炮兵主任庫利克,師長鐵木辛哥、羅科索夫斯基、團長朱可夫,這些人不僅後來成為能征善戰的蘇聯元帥,還是史達林在軍中最為信賴的將領。

有兩位得力幹將的支持,史達林「謀求一個軍事職務」的步伐加快了。1918年7月下旬,史達林在自己的專列上成立了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並自任主席。就這樣,「征糧官」搖身一變成為蘇維埃中央派駐北高加索的全權軍事代表,掌握了任免紅軍指揮官的權利。

隨後,史達林下令逮捕北高加索軍區司令部所有人員,就連托洛斯基親自任命的軍區司令員斯涅薩列夫也未能倖免。托洛斯基獲悉後大驚失色,急電令史達林「立即釋放被關押者」。然而,對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這一命令,「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主席」史達林在電報上批示:不予理睬。

斯涅薩列夫被史達林「弄走」後,托洛斯基又以最高軍事委員會的名義任命瑟京為紅軍南方戰線的司令員,史達林對此當然不買帳。之後,史達林組建起了由伏羅希洛夫任司令員的紅軍第十軍,毫無疑問,它成為完全聽命於史達林的一支軍隊。

內憂外患之際,蘇俄內鬥卻愈發激烈,史達林和托洛斯基的爭鬥已造成紅軍在察里津前線的指揮混亂,為避免出現更嚴重後果,列寧不得不召回史達林。史達林離開察里津後,伏羅希洛夫果然遭到托洛斯基清算,被貶為烏克蘭內務委員。

然而福禍相依,伏羅希洛夫雖然與托洛斯基接下樑子,卻因此與史達林成了親密戰友,為他成為以後「幸運」的元帥撈到了資本。

提到史達林在察里津的「親密戰友」,布瓊尼當然少不了。這位勇猛的騎兵將領雖出身農民,其直率粗放的性格作風卻頗受史達林賞識。

組建騎兵隊伍時,有士兵提出建立士兵委員會對指揮員進行監督,布瓊尼一怒之下要逮捕這個「搗亂的紅小鬼」,如此粗暴的作風差點引發士兵譁變。關鍵時刻,史達林出面力挺布瓊尼,從而贏得了這位將領的忠心。

應該說,蘇俄國內戰爭期間的布瓊尼還是很能打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作者奧斯特洛夫斯基就曾加入布瓊尼的騎兵隊,書中描述的布瓊尼,在同白衛軍作戰中總是揮舞著鋥亮的馬刀馳騁疆場,驍勇善戰。

1935年,布瓊尼、伏羅希洛夫、圖哈切夫斯基、布柳赫爾和葉格羅夫五人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首批蘇聯五大元帥誕生。

之後的衛國戰爭中,布瓊尼作為蘇聯最高統帥部成員之一參與作戰指揮,先後在莫斯科戰役、基輔戰役和高加索戰役中有出色表現。期間,因對史達林不准後退一步的最高指示貫徹不力,布瓊尼被撤銷了西南方面軍總司令職務。

1941年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之際,蘇聯舉行了著名的紅場閱兵,老帥布瓊尼騎著高頭駿馬檢閱部隊,至此步入自己70年戎馬生涯的巔峰時刻。

與布瓊尼相比,史達林另一位「親密戰友」伏羅希洛夫在軍事上的表現就差點了。1939年入侵芬蘭的冬季戰爭充分暴露了伏羅希洛夫指揮上的無能,連史達林都忍不住批評了他在指揮上所犯的錯誤,伏羅希洛夫擔任的國防人民委員職務隨即被解除。

與蘇聯首批五大元帥中的其他三位相比,布瓊尼和伏羅希洛夫算是幸運了。雖然這兩位元帥在漫長的一生中也都遭遇挫折和被史達林打入冷宮,卻都得以善終。1969年,88歲的伏羅希洛夫在莫斯科病逝,四年後的1973年,比他小兩歲的布瓊尼以90歲高壽去世。

歷經沙俄、蘇俄直至蘇聯時期,能一直保持如此「幸運」的高級將領實不多見,其中的因素的確耐人尋味。在人人自危的1930年代,布瓊尼的老部下曾向他傾訴:瞧,現在在幹什麼?所有人都在接連不斷地被捕。」對此,農民出身的老帥這樣回答:別怕,不會觸及到我和你,倒霉的全是那些聰明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jBN54nAB3uTiws8Kazq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