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戰爭,「引狼入室」導致的悲劇,美國為何不趁機搶走下加州?

2020-02-13     田瑞安

在北美大陸,除了地廣人稀的加拿大,無論從國土面積還是人口數量上,墨西哥絕對有資格與鄰居美國並稱北美「大國」。事實上,同樣脫胎於殖民地的這兩個國家如今相處的還不錯,雖然近年因邊境牆鬧一點摩擦。

然而,墨西哥人為何總感慨「離上帝太遠,離美國太近」?回溯歷史不難發現,這對鄰居確實曾糾紛不斷,甚至刀槍相向,而最後「吃虧」的總是墨西哥。在這些歷史恩怨中,最令墨西哥人心痛的恐怕就是1846年的那場美墨戰爭。

翻開地圖,在今天的墨西哥西部,有一條形似北美大陸「手臂」的半島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延伸,這就是著名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半島隔狹窄的加利福尼亞灣與墨西哥本土相望,從北端的蒂華納到南端的聖盧卡角距離長達1250公里。

從名字就能看出,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與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原本同屬一個地理單元。事實也是如此,在美墨戰爭之前,太平洋沿岸自北向南這一狹長區域統稱為加利福尼亞,都是從西班牙獨立出來的墨西哥領土。

如今看來,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地理位置優越,具有相當的戰略價值。它不僅是保衛墨西哥本土的天然屏障,也是發展遠洋海軍的絕佳利器。似乎有意與「上加州」呼應,墨西哥在半島上設置兩個州:下加利福尼亞州和南下加利福尼亞州。

從1846年5月到1848年2月,美墨戰爭打了近兩年。首都墨西哥城被兵強馬壯的美軍攻陷,墨西哥最終戰敗投降。通過這場戰爭,美國迫使墨西哥割讓23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就包括今天的加利福尼亞州。

美墨戰爭的起因是原屬墨西哥的德克薩斯「鬧獨立」,美墨兩國為「捍衛領土」大打出手。而戰爭的結果卻出人意料,不僅德克薩斯「獨立」到了美國,美國還獲得了加利福尼亞、內華達、猶他全部地區和科羅拉多、亞利桑那、新墨西哥、懷俄明部分地區。

經此一戰,墨西哥痛失半壁江山,大傷元氣,而美國一躍成為兩洋大國,從此主宰美洲的地位無可撼動。那麼,為「爭奪」德克薩斯而起的美墨戰爭為何令墨西哥失去加利福尼亞等領土?對美國這樣頗具海權意識的國家,為何在奪取領土時單獨把下加利福尼亞半島「留給」墨西哥?

早在建國之初,美國國內就瀰漫著一股擴張主義思潮。這一「天定命運論」公開宣稱:「上帝已預定整個北美大陸由一個國家的國民定居,他們說同一種語言,信奉同樣的宗教和政治原則,習慣於相同的社會習俗」。也就是說,美國「命中注定」要擴張到整個北美洲。」

當時的墨西哥政局如何呢?八個字形容就是混亂不堪、動盪不安。從1821年獨立到美墨戰爭的1846年間,墨西哥就發生了二百多次軍事政變,更換了31位總統。二十五年中的50個政府「幾乎全是軍事政變的產物」。

彼時,墨西哥西北部還是荒蠻一片,人跡罕至,內政混亂的墨西哥人哪有心思去開發大西北?而美國則不一樣,富蘭克林百年前的預言實現了:殖民地人口每20年會翻一番,在一個世紀內將擠滿大西洋沿岸地區,「我們需要不斷獲取新的土地來開闢生存空間」。

迎來了國運和人口的雙重膨脹,大批想「獲取新土地」的美國人把目光投向了西部。墨西哥人動了心思,反正對邊疆地區也鞭長莫及,不如讓美國人代為開發。經過美墨雙方協商,墨西哥同意美國移民進入西北地區。

事實證明,墨西哥人聰明反被聰明誤,弄了一出典型的引狼入室。後來,無論是在德克薩斯還是加利福尼亞,「鬧獨立」的都是當地的美國移民。1835年,在美國人唆使下,德克薩斯奴隸主發動武裝叛亂,墨西哥慌忙出兵鎮壓。

美國隨即出兵將墨西哥軍隊打得落荒而逃,之後宣布德克薩斯獨立並成立「德克薩斯共和國」。墨西哥當然不會承認德克薩斯獨立,放話要將其重新併入領土,並警告美國「不要介入衝突」。1845年,德克薩斯加入美國成為其第28個州。

就德克薩斯鬧獨立來說,應該說墨西哥占理,美國介入墨西哥內政支持一個省份獨立本就不對,還占據了既不是德克薩斯又不是美國的領土。同期的加利福尼亞也是這種情況,美國唆使當地美國移民成立「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搞得墨西哥不勝其煩。

當然,打贏戰爭的美國人也沒「虧待」墨西哥,搶了墨西哥2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美國人大手一揮免去墨西哥325萬美元的外債,並額外付了1500萬美元「購地款」。

美國人不僅摒棄舊的「割地賠款」侵略方式,還能做到見好就收。美墨戰爭前,美國在太平洋的海岸線只限於華盛頓州和俄勒岡州的一小部分。一戰下來,美國不僅獨占了加利福尼亞金礦,還白白獲得舊金山、洛杉磯和聖迭戈等天然良港。如此豐碩的戰果已大大超出預期,倒三角形的國土如今已呈方形,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至於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在今天看來,可以說美國「錯失」這個極具戰略價值的半島是一大遺憾。然而,當時的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還是一片蠻荒,美國不願為這點「芝麻」過度刺激墨西哥。若因此引發英法等歐洲列強幹預,美國將得不償失。

無論出於何種原因,美國當年「錯失」北美大陸這條長長的「手臂」都是一件令人不解的事。然而歷史就是這樣,誰又能說這不是「天定命運論」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SKWYbnABjYh_GJGVGGn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