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烈兀西征,蒙古人與阿拉伯世界的激烈"交流",為何用力過猛了?

2019-12-09     田瑞安

自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後,其擴張的步伐就沒有停下來,由此出現了歷史上「大蒙古國」的三次大規模西征。其中,成吉思汗進行的第一次西征消滅了花剌子模,不僅將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擴展到中亞,還為子孫「規劃」了後來的四大汗國

1235年-1242年,蒙古帝國進行了歷時近8年的第二次西征。這次大規模征伐分別由窩闊台長子貴由、拖雷長子蒙哥、朮赤之子拔都等率兵,故又稱「長子西征」。十餘萬大軍一路向西,蒙古鐵騎所向披靡,基輔羅斯、弗拉基米爾公國等東斯拉夫列國相繼被摧毀,蒙古帝國的勢力範圍又擴展到東歐。

如果說前兩次西征還只是擴充蒙古帝國的疆域,那麼,旭烈兀發動的第三次蒙古西征就是一場令世界震驚,同時令歐洲膽顫的征伐了。

「看中」旭烈兀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或許沒想到,像自己一樣能打的都集中在幼子托雷家族,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這四個同母兄弟一個比一個能打,尤其是旭烈兀「這孫子」。

1251年,蒙哥繼承帝位,遵照祖父開疆拓土的遺囑開始進行第三次西征。因蒙哥主要精力放在征服南宋,故將第三次西征的重任交給六弟旭烈兀。出征前,蒙哥汗囑咐旭烈兀:「從阿姆河(見下圖)到埃及的土地上,所有人都要遵循成吉思汗的法令。對於順從你命令的人要賜予恩惠;對於頑抗的人要讓他們遭受屈辱。」

後來的歷史表明,旭烈兀重點執行了蒙哥汗指示的最後部分。1253年,旭烈兀率西征大軍渡過阿姆河,隨後令麾下將領怯的不花率1萬餘人作為先頭部隊西進。西征軍一路相繼掃清各處障礙,於1256年向木剌夷國進軍,最終將這個位於波斯南部的盧爾人政權消滅。就在這一年,蒙哥大汗冊封旭烈兀為伊兒汗,能征善戰的旭烈兀憑本事打出一個伊兒汗國。

「縱馬」巴格達

次年,旭烈兀率15大軍向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展開進攻。對蒙古人提出的投降要求,阿拔斯哈里發穆斯台綏木斷然拒絕,並威嚇「安拉將對攻擊哈里發者降下天譴」。在旭烈兀命令下,怯的不花率領騎兵攻入木剌夷和阿拔斯之間的山地,打開從哈馬丹通往巴格達的通道。

1257年11月,蒙古軍隊分三路同時向阿拔斯國首都巴格達進軍。次月,右路軍在底格里斯河與對手展開遭遇戰,隨即殲滅阿拔斯軍。此時的穆斯台綏木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下令加固巴格達城牆,布置障礙防陣,但已挽救不了覆滅的命運。

領教了蒙古人圍城戰的兇狠,1258年2月,穆斯台綏木只好帶領皇子、貴族和官員開城投降。大概旭烈兀忘了蒙哥汗的指示,開進作為阿拉伯世界中心之一的這座城市,蒙古人對巴格達展開了長達一個星期的屠城,數十萬居民在屠殺中喪生。

經此浩劫,曾強盛無比的阿拉伯帝國遭受重創,伊斯蘭文明也被蒙古帝國摧殘得一塌糊塗。對末代哈里發穆斯台綏木,蒙古人則把他裹到毛毯里縱馬踏死,據說這是蒙古人對其敬重的敵人才採取的處決方式。

「摧殘」大馬士革

征服阿拔斯王朝後,旭烈兀繼續率軍向西進攻,一路又收編了一批當地的十字軍國家的部隊。1258年9月,西征大軍開始進攻阿尤布王朝控制的敘利亞。與之前一樣,蒙古軍分為三路進攻,相繼占領了敘利亞大部分國土,阿尤布王朝的統治已名存實亡。

1260年1月,蒙古大軍攻陷阿勒頗,3月,怯的不花領軍圍攻大馬士革。早就聽說了蒙古人攻城略地的「做派」,大馬士革不到一個月即開城投降。這場戰爭終結了阿尤布王朝,隨著巴格達和大馬士革的先後陷落,伊斯蘭世界的中心不得不移到埃及。

旭烈兀越打越上癮,隨後下令進軍小亞細亞,並令一部進攻地中海中的富浪國(今賽普勒斯)。看到蒙古人在身旁興風作浪,拜占庭帝國和歐洲眾國坐不住了,紛紛派使者與旭烈兀會面,誠懇傳達出友好和聯盟的意向。

正當旭烈兀準備進軍埃及馬穆魯克王朝之際,兄長蒙哥在四川合州戰死的消息傳來。旭烈兀只得自率主力大軍東返,令怯的不花固守敘利亞並繼續進軍巴勒斯坦。同年9月,埃及的軍隊在阿音札魯特戰役大敗蒙古軍,怯的不花陣亡,蒙古帝國的第三次西征正式結束。

引發「內鬥」

通過蒙古第三次西征,旭烈兀不僅將蒙古勢力擴張到地中海沿岸,還如願建立起自己的帝國。伊爾汗國的疆域東起阿姆河,西抵地中海,北起高加索,南抵印度洋,囊括了繁榮富庶的兩河流域。

然而,任何事都存在兩面性,通過旭烈兀西征,全世界都看到蒙古人在作戰上的兇狠彪悍,也看到了他們屠城滅族的「反人類罪行」,在歷史上世界人口驟減的幾個時期里,蒙古第三次西征應該能名列前茅。

對旭烈兀軍隊在巴格達所施的暴行,連他的堂哥別兒哥汗都看不下去了。作為信奉伊斯蘭教的金帳汗國首領,別兒哥汗與埃及馬穆魯克王朝結成同盟,由此不惜與堂弟開戰。面對南北夾擊,身處「異地」的伊兒汗國只好與東羅馬帝國結成同盟共同抵抗伊斯蘭勢力。

1262年,別兒哥與旭烈兀在高加索地區開戰,經過一番「內戰」,互有勝負的雙方也都大傷元氣。此後,旭烈兀再也沒有精力和力量去征服埃及的馬穆魯克王朝了。

「交流」方式

看來,蒙古人的這次最後的西征有點用力過猛了,一路向西的擴張步伐終於在阿拉伯半島停了下來。值得一提的是,旭烈兀對中國歷史發展的產生一系列影響。因旭烈兀與忽必烈兩兄弟保持著良好關係,伊兒汗國與元朝的聯繫遠比蒙古其它汗國要緊密。

通過伊爾汗國這個「中轉地」,彼時的絲綢之路通暢,伊斯蘭世界、天主教世界與中國的交流密切,波斯天文學、阿拉伯數字及曆法、西域醫藥傳入中國,而中國的印刷術、火藥等四大發明也經此傳入歐洲。如此說來,蒙古人與阿拉伯世界的「交流」方式雖然粗暴,但也並非一無是處。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iXgV-m4BMH2_cNUg0I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