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小時花費7000萬!首例換頭術6年前在哈爾濱完成,結局讓人心碎

2022-05-30     環球情報員

原標題:18小時花費7000萬!首例換頭術6年前在哈爾濱完成,結局讓人心碎

從刀耕火種的蠻荒時代到機械發達的現代文明,科學技術的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生命長度和生命質量都因此有了長足的提升。穿越時間的長河,「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等過往的空想都藉助科學的力量逐步照進了現實,天馬行空的科學家們自然也沒有忽視大膽的「換頭」設想。

很多人對「換頭」的了解還停留在《聊齋志異》里的「陸判換頭」。在那個故事裡,地府的陸判官略一施法,就為朱爾旦的丑妻換上了大美人的頭。而在現實世界中,無數科學家前赴後繼地探索了近60年,才逐步揭開了相關技術的神秘面紗。

率先開啟換頭探索的是一位蘇聯科學家,他在1959年將一隻小型犬的頭部鑲嵌到了一隻牧羊犬的身體中,構建了一隻雙頭狗。完成了所有的血管和神經接駁後,這隻雙頭狗恢復了嗅覺和味覺,甚至可以自由活動。然後由於排異反應,它的生命只維持了四天

此後幾十年間,科學家們藉助實驗小鼠、實驗狗進行了無數次模擬,一步步理清了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直到2016年,我國哈爾濱醫科大學的任曉平教授團隊才帶頭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他們為這場實驗籌集了7000萬資金,準備了先進的儀器和高度嚴格的全低溫無菌環境,一位肌肉萎縮的俄羅斯程式設計師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

然而,一切準備就緒後,那位程式設計師的妻子卻意外懷孕了。考慮到即將出生的孩子,他臨時決定退出這場高風險的手術。無奈之下,任曉平團隊只好將目光放到了和我們同為靈長類動物的猴子身上。

任曉平團隊在零下15攝氏度的密閉環境中連續工作了18個小時後,換上了新頭的猴子終於緩緩睜開了雙眼,它對著科研人員們發出了微弱的吱吱聲。而這也讓這場實驗被貼上了成功的標籤。不過,這隻猴子隨後很快就陷入衰竭,科研人員們不得不當晚就幫它結束了生命。

儘管過程一波三折,結果也不盡如人意,任曉平團隊的實驗還是受到了科學界的高度重視。國際著名外科醫生卡納維羅教授認為,這驗證了換頭的可行性,還昭示著一種「長生的希望」。同樣,質疑的聲音也有很多,人們擔心這樣瘋狂的技術一旦真的落地,會對倫理道德帶來難以挽回的衝擊

事實上,長生的野望已經催生出不少瘋狂之舉。為了生的微渺希望,全球已有3000多人選擇沉睡在零下196度的液氮罐里。科幻小說《三體》的編審杜虹就是其中之一。而在這三千餘人中,迄今沒有一人如期醒來。

就現階段而言,換頭和人體冷凍都顯得太過超前。相較之下,還有很多科學家走上了常規的物質干預和基因編輯的道路。哈佛Paul.F老齡研究中心主任辛克萊爾教授就是其中代表之一。2013年時,他曾發現了賽樂瑞類因子能減慢小鼠老齡問題的到來,拉長其生存期三成。他認為生命的終結是可憎的,也是必須要解決的,但需要很多年

物質干預只是相對表象的選擇,以色列科學家們進一步將目光聚焦在了基因上。他們2020年底發現,只需讓SIRT6基因過度表達,就能讓小鼠多活3成的時間。

有趣的是,SIRT6也是賽樂瑞類因子的作用靶點之一。後者的科研近兩年也不斷走向成熟,哈佛大學的2月初公布的新進展中,就連8旬老人藉此干預後都呈現出了生物年齡減少的特徵。強勢科研背書下,其同名落地成果已經借亰東國際大舉進軍我國市場,傳言李嘉誠、潘石屹都是此類技術的擁躉。

此外,還有科學家發現,利用高壓氧艙干預也能取得理想成果。國際歌星賈斯汀比伯了解後一口氣準備了2台,在家裡和工作室都進行了布置。不過其門檻太高,國內也就上海、北京這樣的一線城市能看到「O2ARK」高壓氧艙的身影。

從事物發展的規律來看,辛克萊爾教授的看法無疑是更科學的。我們追逐了千萬年的長生,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換頭、人體冷凍乃至基因編輯等技術無疑都還需要進一步的打磨,但當時間線拉得足夠長,它們未必不會迸發出比之賽樂瑞、高壓氧艙更大的能量。

至於人們擔憂的倫理問題,似乎並不在科學家們的考慮範圍內。對此,任曉平教授毫不避諱地說道,「倫理的最基本要素是生命」。他認為,如果科學家們一開始就被這些問題束縛住手腳,我們很多人可能都沒機會活過40歲。

目前,全球各地都有實驗室在為突破自然的壽命限制而努力。這群科學家們免不了要走許多彎路。毋庸置疑的是,一定會有一些了不起的成果從中誕生,引領我們走向更好的未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f3cb5fe95c3af5d3f65d796b500585b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