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坐擁伊斯蘭兩大聖城,首都偏選在沙漠裡的利雅得?

2022-06-25     環球情報員

原標題:沙特:坐擁伊斯蘭兩大聖城,首都偏選在沙漠裡的利雅得?

阿拉伯半島是阿拉伯帝國(7世紀到13世紀)的發源地。這個帝國誕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蘭教

在阿拉伯半島的諸多城市中,麥加麥地那的地位十分重要,被稱為伊斯蘭教的「聖城」。

如今,這兩座聖城都在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境內。每年伊斯蘭教曆的12月,大批穆斯林前往麥加和麥地那去朝覲。因此,麥加和麥地那成為了沙特最出名的城市。

麥加朝覲的穆斯林

沙特不僅擁有兩大聖城,還是中東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國家。憑藉著石油資源帶來的巨額財富以及占據兩座聖城的優勢,沙特在伊斯蘭世界有著強大的政治影響力。

但有趣的是,沙特的首都並不是兩座聖城的一座,而是位於沙漠中心地帶的內陸城市利雅得

沙特首都利雅得位於沙漠中心

與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聖城麥加、麥地那相比,利雅得的歷史只有200多年。利雅得的名氣並不大,而且地處沙漠中心,不利於發展海運。

利雅得

伊斯蘭教的雙聖城為什麼今天屬於沙特?沙特為什麼把首都設置在沙漠中心呢?

一、阿拉伯半島分離

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的阿拉伯帝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帝國。但自從阿拉伯帝國解體後,阿拉伯半島就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

如今的阿拉伯半島被七個國家所占據。沙特是阿拉伯半島面積最大的國家,占半島面積的70%。

阿拉伯半島地區

雖然面積廣闊的沙特擁有伊斯蘭的兩座聖城,但從嚴格意義上看,沙特並不是阿拉伯帝國的直接繼承者。

因為伊斯蘭教和阿拉伯帝國的創始人是來自半島西部的哈希姆家族。現在的沙特王室則來自是半島東部的沙特家族

沙特家族的發家,比哈希姆家族晚了1000多年。

在伊斯蘭教誕生之前,阿拉伯半島沒有形成統一的文明,而是各部落組成的部落聯盟。

各個部落之間信仰不同的宗教,因此各部落之間彼此征伐不斷。阿拉伯地區盛行多神教信仰。直到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的創立,阿拉伯半島逐漸趨於統一。

伊斯蘭教誕生之前的阿拉伯半島

公元610年,哈希姆家族的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堅持一神教的信仰,這與多神教有著本質的矛盾。

隨著穆斯林人數的增加,嚴重威脅到了麥加權貴的統治,麥加權貴們對穆罕默德進行迫害。

公元622年,在麥加貴族的迫害下,穆罕默德率領其餘穆斯林北上至400公里外的麥地那。在麥地那,穆罕默德建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蘭政權。

從麥加遷往麥地那

在麥地那建立政權後,穆罕默德利用伊斯蘭教信仰,不斷聯絡其他部落。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和他的軍隊南下占領麥加。

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去世後,他的繼承人逐步向外擴張,建立了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

阿拉伯帝國的最大疆域

此後,阿拉伯帝國將首都從乾旱的麥地那遷至大馬士革(661年-747年)和巴格達(750年-1258年)。

後來的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

伊斯蘭教也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建立和阿拉伯商人傳播到了中亞、東南亞部分地區以及北非。包括中亞突厥人在內的多個民族皈依了伊斯蘭教。

雖然麥加和麥地那已經不是阿拉伯帝國的行政中心所在地,但他們依然作為先知的出生地(麥加)和建立政權的地方被穆斯林視為聖城。

伊斯蘭教的傳播,綠色為遜尼派,紫色為什葉派

1258年,存在了600多年的阿拉伯帝國被蒙古帝國所滅。

蒙古人沒有在阿拉伯地區建立長期的統治。阿拉伯帝國滅亡後,阿拉伯半島沒有形成新的統一集體,而是各酋長(埃米爾)各自為政。

阿拉伯帝國被蒙古滅亡

穆聖的後裔以麥加和麥地那為基地,在半島西部的狹長地帶建立了以麥加為首都的漢志埃米爾國家

公元16世紀,繼阿拉伯帝國後,阿拉伯世界被鄂圖曼帝國所占領。鄂圖曼帝國是多民族的伊斯蘭教國家。

麥加是伊斯蘭聖城,在穆斯林心中地位很高。為了穩住境內其它穆斯林的需要,鄂圖曼帝國將包括麥加在內的漢志管轄權交給哈希姆家族的後人。

鄂圖曼帝國所管轄的區域,麥加、麥地那交給了哈希姆家族

漢志之外的半島地區未被鄂圖曼帝國直接控制。這些埃米爾國家的經濟結構主要以採珠(波斯灣海域)或者遊牧為生。

鄂圖曼帝國主要扶持親鄂圖曼勢力,協助管理帝國的未涉及之處。

17世紀時期,半島中部內志地區的拉希德家族在鄂圖曼帝國的武器支持下,消滅了中北部的反鄂圖曼勢力,以半島中北部為主建立了政權,以哈勒伊為首都。

漢志和內志

18世紀時期,隨著鄂圖曼帝國的衰落,阿拉伯人看到了「恢復阿拉伯帝國」的希望。其中,來自南部哈尼河谷的沙特家族利用鄂圖曼帝國的衰落,在南部建立了奉行原教旨主義的政權。

他們以哈尼河谷的綠洲為根據地,修建城牆等防禦工事。這個城牆附近是一片綠洲,宛如沙漠裡的一片花園。因此,這座要塞被命名為利雅得,即「花園」之意。

沙特家族的政權中心就是利雅得。內志地區形成了親鄂圖曼的拉希德家族和反鄂圖曼的沙特家族對抗的局面。

哈希姆、拉希德和沙特家族的鬥爭

紅海、波斯灣和曼德海峽附近因為扼守蘇伊士運河進出印度洋的交通要道,被英國逐步控制。海灣地區的很多埃米爾紛投靠了英國,成為英國的保護國。

到20世紀之前,阿拉伯半島地區形成了這幾股勢力——英國控制的海灣地區、鄂圖曼帝國控制的漢志地區(哈希姆家族),以及內志地區(包括親鄂圖曼和反鄂圖曼的兩大家族)。

漢志的首府為麥加。而在內志的兩個地區,親鄂圖曼的拉希德家族中心是哈勒伊,沙特家族的中心為利雅得

二、沙特統一

阿拉伯半島群雄並立的局面持續到一戰。一戰中,鄂圖曼帝國站在了德奧為首的同盟國陣營,對英法為首的協約國作戰。

鄂圖曼帝國內部民族眾多,宗教複雜。穆斯林人口中,人口比重最高的是阿拉伯人。

為了達到「肢解鄂圖曼帝國」的目的,英法打著民族自決的旗號,全力扶持鄂圖曼帝國境內的基督教徒(亞美尼亞人為主),以及非土耳其族裔(以阿拉伯人為主)的獨立運動。

1913年時期的鄂圖曼帝國(綠色)

鄂圖曼帝國此時雖然衰落,但阿拉伯人各家族彼此之間各自為政,難以形成統一的抵抗力量。包括漢志在內的阿拉伯人寄希望於藉助英法的力量,脫離鄂圖曼獨立。

英國則全力扶持哈希姆家族的海珊-阿里建立漢志王國。獨立的漢志王國占據了阿拉伯半島西部狹長地帶,以聖城麥加為首都。

英國扶持建立的漢志(綠色)

英國為了方便控制阿拉伯半島地區,並不希望哈希姆家族勢力過大。因此,英國採取了在阿拉伯地區建立多個國家的方式,進行「分而治之」。

為此,英法達成了《塞克斯-皮克協定》的秘密協定,瓜分了鄂圖曼帝國的阿拉伯地區,建立多個國家。

戰後,鄂圖曼帝國解體。英國扶持哈希姆家族後裔建立了三個國家——漢志、約旦和伊拉克,進一步控制阿拉伯地區。漢志以麥加為首都。

鄂圖曼帝國解體後,英國在內志地區全力扶持反鄂圖曼的沙特家族對親鄂圖曼的拉希德家族作戰。

1921年,擁有英國先進裝備的沙特家族滅亡了拉希德家族,統一內志。

此時,阿拉伯半島地區形成了兩大政權——哈希姆家族統治的漢志王國,以聖城麥加為都;沙特家族統治的內志,以利雅得為都。

一戰後的阿拉伯半島

漢志王國的哈希姆家族作為穆聖的直系後人,希望重複先祖的榮光,統一包括內志在內的阿拉伯半島。

內志的沙特家族雖然只有200多年的歷史,但他們一直以來奉行原教旨主義,急需要占據兩座聖城,樹立自己的威信。

而麥加是漢志王國的首都,麥地那也在漢志境內。漢志王國和內志王國的戰爭一觸即發。

俄國在十月革命後建立了蘇維埃政權。蘇維埃政權因為奉行馬克思主義而遭到了西方各國的敵視。蘇維埃政權公開了英法《塞克斯-皮克協定》的內容。

這一協定激怒了志在統一阿拉伯半島地區的漢志王國。漢志王國和英國從曾經的盟友走向了堅定的敵對關係。

蘇維埃政權公開的《塞克斯-皮科協定》內容。戰後,英法以此瓜分阿拉伯地區

隨著漢志王國和英國關係的惡化,英國向沙特家族掌控的內志提供先進軍火,支持內志對漢志作戰。

1924年,內志發動了對漢志的戰爭,不久占領了漢志首都麥加和聖城麥地那。

漢志王國、內志王國的戰爭

雖然首都被內志攻占,但漢志的軍隊以山麓為據點,反擊內志王國的入侵。然而,絕對實力的弱勢使得漢志全境最終還是被內志占領,哈希姆家族已經逃亡至約旦。

1925年,內志改名為「內志-漢志聯合王國」

1932年,這個國家以王室的家族「沙特」的名字命名為「沙烏地阿拉伯」。至此,現代意義的沙特國家形成,沙特占據了阿拉伯半島70%的領土,成為半島上的大國。

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半島的「巨無霸」

三、定都利雅得

沙特首都,因此繼承了原內志王國的首都利雅得。

雖然沙特占有了聖城麥加和麥地那,但在眾多穆斯林看來,麥加的所有者應該是穆聖的直系後人哈希姆家族,而非沙特家族。這使得沙特家族面臨著空前嚴峻的輿論壓力。

哈希姆家族雖然流亡海外,但包括麥加、麥地那以及吉達在內的原漢志境內依然有眾多哈希姆家族的勢力存在。因此,遷都麥加或麥地那不利於新國家的穩定。

利雅得的城堡——沙特家族的起源地

與之相比,利雅得雖然建城歷史只有200多年,名氣不如麥加、麥地那兩座聖城。但這裡被視為沙特家族和沙特的發源地,當地支持沙特家族的勢力較強。

利雅得起初只是個小城。到1950年,作為首都的利雅得人口只有8萬,遠遠少於麥加、麥地那、吉達(港口城市),僅承擔了沙特的政治中心職能。

利雅得的經濟飛速發展,得益於石油的發掘。

中東產油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

從20世紀30年代到20世紀50年代時期,波斯灣沿岸地區發現了大量石油資源。

沙特更成為中東地區的第一產油國,年產油量在世界數一數二。憑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沙特成為了高收入國家。

沙特的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但沙特的石油輸出港吉達分布在西部。利雅得恰恰承擔了連接東西部的作用。

首都利雅得位於中心

沙特也利用石油資源的收入,大力投資於首都利雅得建設。如今,利雅得成為了人口800萬(沙特全國人口3600萬)的阿拉伯半島第一大城市,比吉達(400萬)、麥加(160萬)和麥地那(150萬)三城的人口總和還多。

利雅得的夜景

麥加和麥地那如今是沙特的第三和第四大城市。兩座城市作為穆斯林心中的聖城,成為了沙特的宗教、文化中心。聖城的地位每年吸引了全世界不同膚色的穆斯林前來朝覲。

麥地那朝覲的穆斯林

麥加、麥地那憑藉著聖城的地位發展旅遊業,首都利雅得則通過發展石油加工業的紅利發展經濟,外加港口城市吉達的石油運輸,共同推動了沙特經濟的發展。

沙特地圖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482130f90969201e14a11597b22e10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