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能駕駛挺難的,其實,做智能駕駛科普,也很難。
畢竟,機械結構看得見、摸得著,用聰明的大腦想一想,總能勾勒出一個大概,但觸及智能駕駛,且不說很多知識是新的,很多認知是新的,就涉及到的神經網絡、大模型,也很難直觀想像,這就造成了普通用戶對其的認知,總是「隔著紗」。
但回顧這幾年,雖然智能駕駛沒有一步跨到「完全自動駕駛」,但其發展速度仍然令人嘖嘖稱奇。站在2024年5月20日這個時間節點上,端到端、AI代駕這些「上了新台階」的新技術,正在落地成現實。
5月20日,農曆小滿,是一個聊聊感情的日子,但其實也太適合講AI了。畢竟,AI在中文的拼音里,那就是「愛」。
就在這一天,小鵬汽車舉行了以「開啟AI智駕時代」為主題的520 AI DAY發布會,分享AI技術的最新進展,並宣布面向用戶全量推送AI天璣系統。此次AI天璣系統的推送將覆蓋小鵬汽車所有在售車型,從5月20日20:00起陸續完成推送。
在此次發布會上,何小鵬還宣布了另外一個重磅消息:「MONA系列首款車型將於今年6月亮相」,並旗幟鮮明地指出小鵬汽車全新市場定位——AI智駕全球開創者及普及者。
先來講一個最基本的演進路徑:
初代的智能駕駛為什麼依賴高精地圖?那是因為靠著傳統的人工手寫算法,需要藉助規則邏輯進行疊代。
比如說,工程師給車輛植入了一行代碼,如果遇到一個障礙物,那麼就需要選擇停車。它的執行會比較死板,遇到了,則停下,非常固化。但實際中,人會怎麼處理,首先搞清楚這到底是個什麼障礙物,能不能選擇繞開,以及視線盲區有沒有潛在危險。
然而,手寫算法很難讓機器像人一樣思考,難以窮盡的場景太多了,而且,規則的疊代速度也很慢,於是,才對高精地圖那麼依賴。反過來講,高精地圖也像兩條軌道,約束了智能駕駛的發展。
如今,真正的解決辦法是什麼?以端到端數據驅動算法疊代的方式,讓智能汽車加速進化到AI時代。
對於小鵬汽車而言,AI智駕汽車具備三個核心特徵,分別是主動學習、快速成長、千人千面。其核心在於通過數據投喂和訓練無限度規則的AI大模型,來提高對複雜場景的理解、感知和數據決策能力。
模仿人類的思考決策邏輯,我們沒有那麼多「如果、就」,很多是經驗判斷,乃至於是下意識的決策,那麼,端到端也像一個「黑盒」,真正構建起一個類人的「大腦」,只需要輸入信息,不需要知道如何推演的,結果正確即可。
具體到智能駕駛,小鵬汽車發布國內首個量產上車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經網絡XNet+規控大模型XPlanner+大語言模型XBrain。
1、三網合一的深度視覺感知神經網絡XNet,通過聚合動態XNet、靜態XNet和行業首個量產純視覺2K占用網絡,能夠讓自動駕駛系統如同裸眼3D。
這個純視覺占用網絡,使用超過200萬個網格重構世界,對現實世界中的可通行空間進行3D高真實度還原,清晰識別靜態障礙物的每一個細節,使得感知範圍提升2倍,面積可達1.8個足球場大小,能精準識別50+個目標物,讓用戶如同擁有鷹眼視覺,駕駛時看得更清、更遠。
2、基於神經網絡的規劃大模型——XPlanner就像人類的小腦,通過海量數據時刻訓練,使得駕駛策略不斷向擬人進化,擁有「老司機般的腳法」,使得前後頓挫減少50%、違停卡死減少40%、安全接管減少60%,讓用戶舒適性、安全性體驗都再上新台階。
3、大語言模型XBrain,可以使得自動駕駛系統擁有人類大腦般的理解學習能力,大幅提升處理複雜甚至未知場景的泛化處理能力,對真實物理世界的宏觀邏輯的推理能力亦是如此。
在XBrain的加持下,自動駕駛系統能夠認識待轉區、潮汐車道、特殊車道、路牌文字,秒懂各種令行禁止、快慢緩急的行為指令,進而做出兼顧安全、性能的擬人駕駛決策。
結果是什麼?小鵬汽車承諾,2024年第三季度,其智駕可以做到「全國都能開,每條路都能開」,2025年實現城區智駕比肩高速智駕體驗。
另外,何小鵬還做出判斷:「2025年,小鵬汽車將在中國實現類L4級智駕體驗」,並且,正在全球範圍對XNGP端到端的能力進行測試,下一步,走向全球。
本次發布會上,還有一手絕招,那就是全量推送的AI天璣系統。
小鵬汽車智能體驗負責人於桐表示,AI天璣系統是行業首個將AI技術全面應用於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的作業系統,其先進性保證用戶「久用不卡頓」。完成升級後,AI天璣系統的平均幀率、首幀跟手性、觸摸響應速度均提升30%以上,應用啟動速度提升50%。在用戶公測中,AI天璣系統的滿意度高達97%以上。
既然是所謂的AI,那麼,有了AI大模型加持之後,功能有什麼提升呢?
答案是3點:AI小P、AI司機、AI保鏢。
1、AI小P不再是單純地搜索語義庫了,它將具備更高級別的理解能力和需求推理能力。
比如,小P約定僅憑一句話即可完成座艙設置,一句「當我駛過此地,請提醒我注意速度」或「我將小憩片刻,20分鐘後喚醒我」,AI小P就能提供精準服務。再比如,一句「我有點冷」即可理解用戶是否需要打開空調。
2、AI司機,又細分為AI代駕、AI泊車等功能,包含了行車、泊車在內的全場景體驗。
比如,AI代駕僅需一次學習,便可生成定製化的駕駛路線,為用戶提供覆蓋全程的智能輔助駕駛體驗。單個用戶最多可存儲10條記憶路線,每條路線最長100km,效果可以做到 「通勤路線0接管0降級」。
AI泊車,包括了全自動離車泊入、多場景極速泊車,諸如側方位、斷頭位等複雜車位,也可以一把到位。另外,配合手機APP還可以隨時暫停和繼續完成車輛泊入,主打一個便捷隨心。
3、AI保鏢,識別危險於未然,具體會通過升級SR感知能力,將場景感知範圍擴大至1.8個標準足球場大小,並可精準識別50+個目標物。而且,通過哨兵模式,可做到24小時在線記錄,提前預警潛在風險。
十年了,小鵬汽車的核心競爭力仍然是「智能駕駛」,堅守不變。
只是,智能駕駛已不能完全概括智能汽車,因為隨著大模型的引入,智能汽車正在進入AI時代。
沒錯,技術革新是推動汽車行業智能化轉型和創新的原動力,希望小鵬汽車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AI技術普及。時代紅利,理應播撒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