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真要做增程嗎?

2024-06-07     電動湃

近來,「小鵬做增程」的消息甚囂塵上。

不久前,何小鵬明言,「小鵬會在個性化車型上做增程,例如飛行汽車。」

後來,他又回應了「全球化和增程」的問題。

「中國的汽車是以在城市裡面開為主,而部分海外國家,則是城市跟高速都占相當的比例。」

「增程在當前的高速體驗里,有著非常多的問題。」

「對小鵬來說,下一代增程是什麼樣的,這是我們更多的思考。」

何小鵬對做增程的口風,已經越來越軟了。

小鵬,開始有點泯然眾人矣。

作為曾經新勢力的頭部之一,如今小鵬的處境,看起來是更為落寞的一方。

面對想要對標的特斯拉,小鵬仍未成為被大家所接受的平替對象。

而華為智駕的實力反超,更一舉奪過了小鵬向來的鋒芒。

此外,小米汽車的到來,再收回了小鵬的「科技+性價比」標籤。

小鵬,還有什麼能拿出手呢?

目前處於被動的小鵬,成績確實不夠亮眼。

今年前5個月,小鵬累計交付新車共4.1萬台,同比增長26%。

距離年初何小鵬提出的「銷量翻倍」目標,至今仍沒給出更多信心。

其中,5月特斯拉在國內賣出超過5.5萬輛,環比增漲77%,同比增長30%。

特斯拉的單月成績,已然超過了小鵬今年的累計表現。

再者,如今理想已跳出了蔚小理的小圈子,轉而跟華為系激鬥。

至於蔚來,亦復現了月銷2萬的高光表現。

被落下的小鵬,該好好復盤過去的決策了。

小鵬這2年以來的銷量瓶頸,大概要追溯回2022年的「淘汰混動」主張。

那一年,小鵬成為了首個推出800V超快充的中國車企。

而小鵬率先應用800V平台的車型,正是後來引起了不少風雨的小鵬G9。

當時何小鵬認為,儘管混動是一個必然的存在,有著龐大的市場需求。

「但在2023年、2024年之後,混動車型會逐步走向衰退。」

「同時,混動還會因為不同技術路線,面臨著不同挑戰。」

然而,事實告訴我們,小鵬的決策出現了偏差。

在今年4月乘聯會的統計里,當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份額是,「純電占59%、插混32%、增程9%。」

作為參照,去年同期的各份額占比是,「純電72%、插混21%、增程7%。」

插混和增程都增長了,純電份額反而下滑了,這就是當下的市場情況。

換句話說,小鵬的戰略判斷,大機率出錯了。

而近兩年的銷量瓶頸,也許正是為此失誤買單。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車企對未來的展望,混動仍將是重要的增長極。

領克高層直言,「混動不是過渡方案,而是長期有市場需求的方案。」

奇瑞副總經理李學用更是認為, 混動將在2到3年內取得40%市場份額。

至於作為向來主銷插混車的代表,比亞迪對此則更有信心。

比亞迪海洋網銷售事業部總經理張卓認為,在今年或明年上半年,混動份額就會超過純電。

他的理由是,「現在,就是A級插混車幹掉了純電車。」

「萬一有人比我們還狠,插混車做到7萬元附近。」

「那客戶是要個海鷗、繽果,還是要個更大的插混車?」

答案,呼之欲出。

張卓的信心,離不開有著「守門員」定位的秦PLUS DM-i。

此外,首發第5代DM-i插混技術的秦L和海豹06,僅以9.98萬元起售。

這,大概更是對10萬級純電車下的「驅逐令」。

尷尬的是,同為轎車、價位相近的小鵬MONA即將迎來首發。

新勢力純電VS老玩家混動,這新舊勢力的對壘、油電對決的戲碼,足夠吸引了眼球。

在這場較量當中,小鵬MONA唯有做到像埃安那般的突圍而出。

它,才有可能跟秦L、海豹06站在同一競技場上。

只是,這談何容易?

去年,小鵬將MONA定位成「新品牌」的身份。

如今,何小鵬指明,「MONA是小鵬的一個系列。」

這樣的身份轉換,一方面是為了減少不必要的解釋成本。

從中,亦不難透露出小鵬新品牌銷售渠道拓展的難處。

如何讓外界重新恢覆信心,這不能單靠目標口號的聲勢,也不能靠某個季度的銷量猛增。

而是,要做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2年前,小鵬提出了「淘汰混動」。

近日,業內則傳出了「小鵬擁抱增程」的消息。

180°的調頭,也許這才是大家對小鵬的期待。

何小鵬,不是一個輕易服軟的人。

在回應和小米競爭的話題時,他強調——

「現在賣得好的,不代表能力強,汽車行業是個長線競爭,而不是短期一兩個月的銷量。」

「新能源汽車行業從藍海到紅海,再到血海,小鵬可是經過磨練的。」

再者,何小鵬在北京車展上,還喊出了「今年MONA的目標銷量,要超過老大哥的小米SU7。」

「不放過老大哥」的何小鵬,對於友商則更加不會留情面。

早前,他發文寫到——

「我在汽車行業的經驗是,好的時候,不要過分認為自己聰明和牛逼。」

「不好的時候,實際絕大部分問題也不是競爭和他人,核心要自省和PDCA。」

「造車是長跑,一腳油門一腳剎車是大忌。」

如此表態,被外界解讀為,影射取消今年發布純電新品的理想。

嘴上不服軟的何小鵬,近來在回應混動話題時,終於把口風軟了下來。

他先是承認,小鵬將在在個性車型上做混動,比如說飛行汽車。

次日,他進一步指出,「混動對於客戶是有真實需求的。」

「面對高速用車場景,下一代增程是什麼樣的,這是我們更多要思考的。」

按照規劃,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將於2024年Q4開啟預售。

換句話說,小鵬的首款混動車將於今年底問世。

比起飛行汽車,大家更關心的是,小鵬主流車型的混動化計劃。

要知道,零跑和哪吒已在10萬出頭價位落子了增程車型,兩者已對小鵬的價位下探作出了防禦姿態。

而在20萬級別,理想L6的到來,加上阿維塔轉型增程,這同樣將對小鵬造成直接衝擊。

據聞,極氪也將在年底加入增程大軍。

不像蔚來支持換電的小鵬,再不抓緊轉型的話,也許自己就將成為市場上的「孤島」了。

還好,近來有消息傳出,「小鵬中型及以下車型堅持純電,中大型產品提供純電+增程。」

如果屬實,小鵬的蛻變就在眼前。

結合「出海、中大型尺寸及改款情況」來看,將率先成為小鵬增程代表作的,大概將是小鵬P7或G9。

如此一來,參照此前P7和G9僅作小改款的做法,這就能解釋為什么小鵬會這樣做了。

它,都把大招藏到後頭了。

其中,要是由G9率先開啟小鵬主流車的增程序列,這當中意義可就非同一般。

從首次涉足30萬級市場、到引發組織調整,接著到進軍混動領域……

G9,註定將成為小鵬蛻變的引路者。

此外,當初何小鵬是基於G9首發的800V超快充,繼而提出了「淘汰混動」。

反之假如G9用上了增程技術,如此巨變無疑更顯小鵬的變革決心。

去年,何小鵬說過,「從2024年Q3開始,小鵬會進入超高速的正循環。」

那時他強調,「這基於小鵬汽車整體的布局,我們不怕輸。」

來到當下,何小鵬道出了步入超高速正循環的具體方法——

「從今年Q3起,我們將開啟在三年內推出多款全新造型的強勁產品周期,覆蓋10-40萬價格帶。」

其中,Q4小鵬將發布全新B級車,新車有望接棒P7的領導風采。

小鵬,要展翅高飛了。

「電改油」的風,終於都吹到了小鵬身上。

過去何小鵬對純電的堅定支持,一方面既是對自身理想的執著,同時多少也是怕被打臉的反噬。

但不能否認的是,這當中的戰略代價非常大。

此前,小鵬苦心打造的科技標籤,已被華為和小米有所沖淡。

當下,小鵬也不是率先擁抱增程的廠商。

「領先的科技和市場實力」,小鵬都開始出現了「兩不沾」的情況。

正因為這樣,唯有徹底的重塑,它才有可能重新贏得大家對其「新勢力頭部」的認可。

小鵬,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af742bc613000dd3962572dc7d060bc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