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插混轎車,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秦PLUS DM-i」——
首款下探到10萬元以下的插混車,也是從去年至今的國內家轎銷量冠軍。
秦PLUS DM-i,已然具備了國民車屬性。
但要了解的是,秦PLUS DM-i的用戶群體當中,有不小一部分是網約車司機。
而除了秦PLUS DM-i以外,有第二款讓人記憶猶新的插混轎車嗎?
有屬於年輕人、高質感的插混轎車嗎?
領克07,正為此而來。
領克,從誕生伊始就強調「年輕潮流」。
安聰慧曾解釋過,取名「領克」的原因——
「領銜時代理念,領導潮流設計,領先行業實力。」
「改變並突破,通過創新科技和網際網路思維,持續改變出行方式。」
作為一個新品牌,就想對汽車行業做出些改變的領克,行動起來並非沒有章法。
那時林傑就坦承,「有句話叫「名正言順」,我們稱領克為「新時代高端品牌」,而非豪華品牌。」
「這考慮到的,是契合度的問題。」
怎麼撐起品牌的高端調性,林傑認為「顏值是首要,其次是高科技,然後是高性能」。
這三個要點,至今領克一直沒有忘記。
關於顏值,該問題從領克01推出以來,就引起過不少熱議。
不過,作為領克設計語言的主導者、時任吉利集團設計高級副總裁彼得·霍布里,就大方回應過——
「這正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如果你想設計一個被所有人都接受的汽車,那你永遠不會打動任何人。」
「我們不在乎是否有人討厭它,只要有很多人喜歡它,並願意買它就夠了。」
「激情四射、才華橫溢、與眾不同的城市年輕人,才是我們的目標用戶。」
領克,天生自信。
領克沒有因為流言蜚語,因而顛覆自己的造型流派。
從領克08開始的第二代設計語言,繼續採用了都市對立美學設計,從中也能看出些過去領克車型的影子。
正如其北極之光日行燈,依舊維持著類似的設計結構,只是變得更加凌厲與扁平化。
大量銳利的切割線條,給領克07灌注入了更多鋒芒畢露的即視感。
此外,過去領克一直積極投身於房車賽事,還推出了03+、03+ TCR的高性能版本。
可以說,同為轎車的領克07,年輕運動屬性是與生俱來的,即便到了中型車這個層面也不例外。
初代設計,領克敢於原創。
二代造型,它又敢於繼承和疊代,這是領克區別於多數新品牌的差異點。
「設計,是領克的靈魂。」
「領克堅持原創設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好的產品、設計、技術、功能,可以讓你拒絕深陷價格戰。」
「我覺得抄好看一點,5000萬足夠給你抄出來。」
林傑的表態,再次表明了領克想要成為高端品牌的決心。
同時,如此說法多少是在敲打有著設計爭議的小米SU7。
繼此前「吉利系已包圍小米」的網絡段子之後,近來領克對原創設計的張揚,顯然是在影射著小米SU7。
吉利以集團之力來對標小米汽車,一部分原因在於前任大將胡崢楠跳槽至小米所致。
其次,吉利通過收購魅族入局手機行業,完成跟車機的系統閉環。
基於過去小米和魅族的種種恩怨,吉利的收購行動,再將這段情仇延續到了汽車行業。
面對小米「人車家生態」的強勢登場,去年率先用上魅族車機的領克08,就已然叫人刮目相看。
林傑表示,領克08用上Flyme Auto系統以後,領克智能座艙進入到了行業頭部梯隊。
值得一提的是,該車機背後用的是2顆龍鷹一號晶片,硬實力的底色直接拉滿。
對此,領克07也沿襲了同樣方案。
此外,15.4英寸中控屏、92英寸AR-HUD、可與車機聯動的可拆卸後排Co Pad等配置,領克07亦一應俱全。
追逐潮流的領克,並未在智能環節上有所失分。
「年輕人首款XXX」,是小米常用的品牌主張。
論占據年輕人心智的功力,小米確實還是要首屈一指。
儘管如此,向來強調年輕潮流的領克,想必不會就此甘願服輸。
換言之,在面向年輕用戶群體之際,領克值得積極應戰小米的來襲。
再者,就「年輕潮酷」標籤來說,領克在同價位市場上並無直接對手。
雖然深藍SL03和海豹DM-i率先登陸戰場,但從品牌層次來說,領克在年輕群體中仍占有著獨一檔位置。
憑此優勢,領克07已經成了。
純電轎車,在過去一段時間裡持續占據了話題榜單。
阿維塔12、極氪007、智界S7、小米SU7等車型輪番上陣,但真正做到熱銷的,似乎還只有小米一家。
據悉,小米計劃在6月開啟雙班生產模式,滿產月產能有望增至近2萬輛,當月實現交付過萬輛。
在一眾純電轎車爭艷鬥麗之際,作為插混車型的領克07登上舞台,多少顯得有些特立獨行。
或者說,「帶著油箱」的做法,說起來還有點政治不正確。
但林傑認為,國內的新能源路線並不只有純電。
「以前大家覺得,插混車只是過渡產品。」
「但我們認為,現在的插混能力更全面,已經不再是過去的初代插混了。」
領克銷售公司副總經理陳小飛說到,領克EM-P超級增程方案完美融合了油車和電車的優勢。
同時,它也避免了油車和電車的劣勢,更符合到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的需求。
「高速不軟、長途不虛、越野不慌」,這就是陳小飛對EM-P超級增程方案的概括。
作為轎車的領克07,並非在越野環節上的合適代言者。
但有關「高速不軟、長途不虛」的賣點,領克07堅決保留了下來。
其中,這得益於1.5T四缸發動機+3擋DHT,外加P1+P3雙電機的動力系統組合。
系統峰值功率280kW,峰值扭矩615N·m,6.5秒破百,領克07的動力水平明顯在多數中型車之上。
同時,1.5T發動機能夠介入直驅,面對再高速的場景,領克07都能咬緊牙關應對,不會交出失速的表現。
此外,在超級增程模式下,88km/h以下均為純電驅動,超過該時速後,發動機才會介入。
緊接著,3擋DHT也能更好控制油耗,助力新車饋電油耗低至百公里4.8升。
「在城裡充電方便的情況下,一滴油都不要用。」
「要跑高速的時候,仍然保持性能和操控,我們就是這樣打造的。」
領克銷售公司副總經理穆軍的表態,尤其具備了自信。
在純電續航方面,領克07給出了WLTC工況100km的表現。
儘管該數字放到今天已不算領先,但對於多數用戶的通勤使用已然足夠。
再者,跟定位相近的海豹DM-i、深藍SL03相比,領克07的續航表現亦不輸於對手。
同時,得益於更強的綜合性能功率、由3擋DHT帶來的穩健動力輸出,領克07在硬實力層面也能再下一城。
大部分時間能當純電車開,還不存在里程焦慮和饋電性能衰減,這就是領克EM-P超級增程方案的魅力所在。
林傑認為,只有同時解決了這三點,才是符合用戶需求的新能源解決方案。
「純電不一定是終極解,增程也不是。」
「很多車之所以有市場,只因為用戶沒有更多好的產品可選擇」
根據乘聯會統計,在4月新能源車批發銷量份額里,純電占59%、插混32%、增程9%。
作為參照,去年同期的各份額占比是——純電72%、插混21%、增程7%。
插混車的增速,明顯高於純電和增程,如此特點也佐證了林傑的判斷。
基於這樣的背景,在「實力出眾+高端品牌」加持下的領克07,似乎沒有不大賣的理由。
為了給大賣加上一層保險絲,作為中型車的領克07,不惜再準備了大空間的設定。
4827x1900x1480mm的三圍尺寸,軸距2843mm,領克07幾乎全是以「08轎車版」的身份來打造。
如此一來,領克07的後排空間也就有了更多保證。
陳小飛形容,新車的後排空間不輸於BBA的「34C」,座椅舒適程度甚至還超過了「56E」。
「進入新能源時代的領克,不僅要悅己還要悅家,這是品牌發展的需要。」
林傑這番表態,已然表明了領克需要兼顧家庭用戶的考慮。
此外,新車還提供了NAPPA真皮座椅,總功率達1600W、23個揚聲器的哈曼卡頓音響系統等等。
作為高端品牌應有的配置,領克07亦未有任何吝嗇。
難怪,領克對這款車型的市場表現充滿了信心。
領克07,預售18-21萬元。
參照目前合資中型車終端情況,其入門售價均已落到「16萬元上下」,預計領克07也會將槍頭對準該位置。
「這個價位段的新能源產品,說實話沒有那麼多。」
「我們希望做到,上市即開始上量。」
「怎麼也得逐步做到月銷5000、8000、破萬,有這麼一個爬坡的過程。」
陳小飛表示,破萬還只是個小目標。
儘管有著不低的銷量預期,但他還是明確說到,領克不會拼價格。
「我們不像有些品牌是高定價、高折扣、高權益,領克一直是以價值來定價,都是比較實在的。」
「我實實在在提供有價值感的產品,所以定價也不會虛高,當然一定是物超所值的。」
「車已經是好車了,有了一個好的、合適的價格之後,接下來真的是要拼服務、拼體驗了。」
在目前領克07預售的18-21萬元區間內,共提供了3款配置。
其中,入門版配置命名為「長續航Pro版」。
作為參照,上個月領克08增設了19.58萬元的入門版配置——長續航Plus版。
由此可見,不排除領克07也會準備同樣的Plus版,就看什麼時候推出了。
此外,留意現時領克07和08的配置命名,均突出了「長續航」的身份。
換言之,未來有沒有可能增設「標準續航版」,這也要看後市的競爭情況。
領克敢拼嗎?答案應該不會有任何疑問。
去年11月,領克低調舉行了第100萬輛車型的下線儀式。
2023年,領克銷量達22萬輛,同比增長超22%,自品牌成立以來累計賣出105萬輛,創造了突破百萬輛銷量速度的新紀錄。
這樣的成績,僅是領克成立7年時間,真正賣車不到6年的結果。
在領克成立伊始時,更多被相提並論的,是同期出道的魏牌。
但時至如今,領克依舊活躍在市場一線,反之魏牌已經難以找到蹤影。
領克始終做對了什麼?林傑是這樣回答:
「領克的高端,是建立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價值產品的基礎上,要立足於自身技術上。」
「這才有底氣,而非漫天要價。」
對此,領克07沒有忘記這樣的造車準則。
既然如此,想必市場也會給予到足夠好的市場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