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老王最近感覺腿腳不舒服,之前快走半個小時都不帶喘氣的,可現在從家裡走到菜市場短短5分鐘的路,就出現了腰酸腿痛,得休息一下才能繼續行走。到醫院複診時,他特意諮詢了醫生,主管醫生告訴他:「這種現象在糖尿病人群中很常見,結合您的病史,您可能患了「間歇性跛行」,要引起重視……」
什麼是「間歇性跛行」?
間歇性跛行是指不走路的時候沒有明顯的不適感,但一走路(一般為數百米左右)下肢就會出現酸脹不適感,如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休息一段時間後這種不適症狀很快緩解或消失,病人又可繼續行走。在臨床上我們把這種症狀稱之為間歇性跛行。
糖尿病友為什麼要重視「間歇性跛行」?
對糖友來說,「間歇性跛行」可能是下肢動脈供血不足的早期臨床表現。間歇性跛行並無大礙,但糖友若不加以控制任其發展,導致從「間歇性跛行」轉化為「靜息痛」,進而出現下肢壞疽導致截肢。
「靜息痛」是指病人在不行走的情況下也出現劇烈疼痛,以夜間為著。
「壞疽」是指病人的肢端皮膚發黑的壞死現象,有乾性壞疽及濕性壞疽之分。
一般來說,糖尿病友的「間歇性跛行」多與「下肢閉塞性動脈粥樣硬化症」有關,患者可能存在下肢麻木、冰涼感;觸摸足背動脈搏動往往減弱或無法觸及等與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相同的臨床表現。因此,糖友「間歇性跛行」更需重視,主要表現在:
1.「間歇性跛行」往往是下肢動脈缺血壞死的前奏,很可能引起糖尿病足。
2.在「間歇性跛行」階段進行正確的治療,效果最佳,可有效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與截肢率。
3.「間歇性跛行」往往同時反映病人的心腦血管病變。下肢動脈與心腦血管都是大血管系統,體內一處大血管被發現存在動脈粥樣硬化閉塞,其他部位的血管也不會完好無損。
造成動脈硬化的因素也是引起「間歇性跛行」的主要因素,包括高脂血、高血壓、吸煙、糖尿病、肥胖、高齡等。因此,醫生建議患有間歇性跛行的糖友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控制血脂和體重、適度運動、嚴格戒煙。另外,提醒糖友們若出現下肢疼痛時就要停下休息,不要乾重體力勞動和劇烈運動。
醫生提醒:糖尿病友一旦出現間歇性跛行,要早期診治,積極治療。對於懷疑是「間歇性跛行」的糖尿病友要定期做系統檢查,做下肢動脈超聲、血管CT等對血管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