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其實並沒有什麼最佳的時間,有的人說我們人體有一個排毒的時間表,早上是胃腸道的排毒時間,所以,早上大便這是最好的。
但是從醫學的角度上面來說,這一句話並沒有什麼道理,沒有任何的醫學依據,所謂的排毒時間表,這完全是某些商家所杜撰出來,主要還是用來推銷產品,忽悠各位的。
但是大便,卻經常提示我們身體腸道功能的好壞,以及是否有腸道類的疾病。擁有健康腸道的人群,每日排便1次,大便呈現的是黃色柱狀軟便,量大約100-300g左右。
並且隨著進食量、食物種類以及腸道消化狀態的不同從而有所波動,一般波動是在2-3次而且大便性狀正常為健康的狀態。
那麼排便的最佳時間到底是什麼時候?
上面我們又講,排便的最佳時間是沒有任何定數的,根據個人的飲食節奏、飲食量從而有所不同。但是一般都是以早晨起床之後1個小時之內排便為宜。
建議早起之後,飲上一杯溫開水,讓身體的腸管進入到正常的工作狀態;腸管蠕動之後,水分在比較充足的情況之下,可以非常順利地將糞便推至直腸以及肛門處。
平時可以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以及水果,裡面的纖維素以及果膠等,可以鎖住食物殘渣之中的水分,避免身體大腸重吸收水分之後從而引起大便的乾結。
所以說排便的時間與我們日常的飲食習慣,進食量,所攝入的食物,胃腸道的功能,排便的習慣,是否患有胃腸道疾病等多種的因素有一定的關係,我們舉一個例子。
如果你某一天出現暴飲暴食,吃了很多高脂肪性的食物,比如:燒烤,動物內臟等,你可能多幾個小時就會有大便,而且大便很有可能會不成形,因為如果攝入過多的脂肪,我們人類是無法消化吸收,從而出現脂肪瀉。
正常情況之下,每一個人每天大便一兩次,或者是每兩三天大便一次,只要你大便出現成型,黃褐色的大便,大便是軟的,好像是香蕉一樣的,沒有便秘,沒有排便困難,大便病不是糞球等相關的情況。
無論你什麼時候出現按大便,這些都是可以的,早上、上午或者是晚上都沒有任何的問題。
那麼不健康的大便一般是呈現什麼顏色和性狀的哪?
1、鮮血大便:抓喲的表現為便後滴血,或者是血液粘附於大便上面,比較常見的有痔瘡、肛裂、直腸類疾病等。
2、米白色大便(陶土色):經常見於比較嚴重黃疸的患者。
3、膿性便、膿血便:如果當身體腸道出現比較明顯炎症的時候,可表現為糞便中帶膿,呈腥臭或者是惡臭味,主要是見於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腸胃類疾病等。
4、稀糊狀或者是水樣便:比較常見於各種感染性和肺感染性的腹瀉。
5、細條樣大便:如果大便呈現的是細條樣或者是扁片狀,則需要考慮有直腸狹窄,比較常見為直腸類疾病。
6、粘液便:正常糞便之中的粘液,由於量少從而不容易被察覺,如果當出現腸道病變的時候,可明顯見糞便附著有或混合有粘液;比如小腸炎症則表現為大便混合著粘液,如果是大腸類疾病則主要的表現為大便表面附著粘液。
但是由於現在大家都非常的忙,有的時候忙到沒有時間去大便,大家最好是可以養成定時排便的這一習慣,有了便意的時候,千萬不要憋大便,這樣就會讓你的排便感覺不敏感,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便秘。
如果你早上有時間,那麼就可以養成早上定時排便的這一習慣。還有的人說,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帶薪拉屎,如果你中午有了大便的這一習慣,那麼就中午定時的進行排便。
總而言之,無所謂什麼時候大便,只要大便的顏色是正常的,排便比較的通暢,這些都是正常的。奕煦沒事養生想和各位說的是,大便什麼時候最佳可能本身病沒有身體太大的意義。
重要的還是各位需要注意自己的排便次數、大便的性狀、排便的習慣以及排便的過程到底有沒有問題,如果真的有問題還是需要進行及時的就醫。
希望各位不要一定要等到所謂的最佳排便時間再去進行排便。定時的排便固然比較的好,但是有便就要排,才會更加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