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說過:
說的就是飲食對人的重要,和古人的覺悟相比,現代的人們就經常飲食不規律,時不時會傳來說某某人得了胃癌,某某人得了腸癌。
現代人們依然選擇外賣,依然忙碌而去大排檔吃夜宵,依然追劇而忘記吃飯。
經常聽人說:懶是種病,無藥可治。
吃的料包做的飯
很好奇,為啥子點的菜半個小時就到家了,後來知道,原來餐館在收到訂單後,是用調製好的料包,裝入精美的包裝,就成了什麼雞肉拌飯,什麼排骨燉冬瓜,小雞燉蘑菇。
此前,有媒體曝出外賣餐具的真相:你吃的餐具,可能是便宜劣質的餐具。
那些肉廠的工人說,我們吃的肉放進冰庫里,可以放一年。如果有變質的肉,只要油炸再加些佐料,就成了美味佳肴,你根本吃不出來變質。
其實,在餐飲行業使用料理包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一份安全的料理包一定要經過嚴格的檢測。
但問題是:我們無法知道所訂購的外賣是否是劣質食品?
配料的區別,就像湧入大江的河水,你區分不出來是河水還是江水。
將健康的控制權交給這種未知的配料,又怎能放心?
進食時,仍要親眼看見,才能放心。
口味重的是啥子
回憶起之前看的一次健康講座,有一位醫生談到他的一個病人:
這位患者32歲,在北京工作了8年,當他剛事業有所起色就被診斷為腸癌。理由很簡單:他整整十年沒開過飯,都是外帶的,或者下餐館的。
有的飯店為了吸引顧客,增加了高糖、重鹽、油膩等菜品的味道和色香味。
在節目中,陳曉卿說,他問了一些非常好的市場營銷技巧。人們很坦率地說:「手要重些。」
之前出去吃過飯,我發現飯店的菜那麼綠,那麼亮,那麼好看,直到有一次,自己做飯時多放了點油,炒出來的菜和飯店的一樣好看,結果就是大把的油掉出來。
有時候外面吃的炸雞,很脆很香,但吃進嘴裡大塊的鹽巴還沒化,雖然在家做飯不好看,但起碼不像外面那麼重口味。
外面的飯雖然比家裡的好吃,但是用了多少的油和鹽,最終健康的吃飯還不如簡簡單單的掛麵加個荷包蛋。
別讓懶惰成為不做飯的理由
有位大姐,經常說:一個人太懶了,每頓都不自己做飯,除了外賣還是外賣,而且最喜歡的就是啤酒烤串。
可是後來看到她,總是黃黃的臉,走路也一瘸一拐的,說是關節疼。
聽朋友建議後,終於開始學習做飯,當做飯時,她的臉開始變得通紅,整個人都熱得要命,她每次都會在滿目琳琅的配料中,挑些豬排,買兩條魚,做個清蒸魚。
這就是一種生活態度,這就是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
民以食為天,懶惰是人生的癌
人的一生很長,需要吃很多的飯,需要很多次的節食。
不要懶惰,自己做頓飯。
沒有慌亂,也沒有忙碌,走過這塵世的焦慮,才能走過人世間的慌亂。
富蘭克林說:
如果你不想做懶人還是先從自己做頓飯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