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各種癌症中發病率非常高的一種,我國是肝癌大國,全世界幾乎有一半的肝癌患者都在中國。原發性肝癌的病因不是非常明確,受到很多種因素的影響,肝癌的出現是多種因素、多步驟的一個複雜過程,跟環境、飲食以及傳染性肝病等因素都有很大的關係。
更重要的一點是,在臨床上,有很多肝癌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晚期了,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如果能及時發現肝癌的早期信號,積極治療,或許就能控制住病情了,上廁所時身體就會發出信號,大便會出現以下的異常改變,排便後記得回頭看一眼,可能就不會錯過肝臟發出的求救信號了。
大便不成形,非常稀,總是拉肚子是容易被忽視和混淆的一個早期表現。肝臟可以分泌膽汁,而膽汁能夠幫助消化脂肪,促進食物的吸收和代謝,一旦肝臟出問題,代謝膽汁的能力就會下降,食物的吸收和消化就會受到阻礙,進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瀉是典型的一個症狀。
這種腹瀉一般是慢性的,很容易被誤診為腸道疾病,有很多人還會以為只是吃壞肚子引起的,更容易被忽視,殊不知這很可能是肝源性腹瀉。
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大便顏色一般是黃色或褐色,吃了某種食物大便顏色會發生改變,比如吃了豬血,顏色會發黑、吃了很多綠色蔬菜,顏色會變綠,或者服用某種藥物,也會讓大便變色。
排除這些因素,若大便顏色變為陶土色了,可能是肝癌的信號。肝功能受損,會影響到對膽紅素的正常代謝,膽紅素是橙黃色,當釋放到血液中的含量增多,進入體循環了,就會影響到大便顏色,會變得更黃,像陶土色。
大便帶血,也需警惕,肝臟里長了癌細胞,它在不斷生長的過程中,會壓迫到體內的一些組織,尤其容易引起消化道出血,再加上肝臟有儲存血液的功能,儲血能力下降,本身就會有出血傾向。
特別是吃了一些過於堅硬或粗糙的食物,排出的大便顏色變化的會更明顯,這些食物會劃傷靜脈,繼而引起出血。
除了大便,小便也會有異常,小便顏色會變得深黃,味道可能還會很刺鼻,甚至有股臭味。
患上肝癌之後,很多患者會覺得自己沒救了,治療什麼的都只是徒勞,還浪費錢,這種心態一定不要有。早期發現,這種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經過規範治療,生存率是比較高的,壽命能夠得到延長。發現太晚,癌變範圍比較大,治癒難度自然會增加。
一定要保持好心態,跟癌細胞努力抗爭,積極治療,相信自己也要相信醫生,並做好定期檢查的工作,注意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不要消極對待。
由此看來,大小便雖然是人體排出的廢物,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健康的「信號燈」,排完便及時回頭觀察一下,若發現大便出現以上異常,別視而不見,及時去檢查一下肝臟,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能夠大大提高肝癌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