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資深球友「持有封基」一起尋找多魚的池塘

2023-12-22   雪球

原標題:和資深球友「持有封基」一起尋找多魚的池塘

2023年A股市場在震盪中接近尾聲,監管層不斷出台政策提振投資者信心,公募基金作為居民理財的重要工具之一備受關注。12月17日,在「2023雪球嘉年華」上,雪球2022年度基金影響力用戶@持有封基與2023年度基金影響力用戶@范范愛養基以「尋找多魚的池塘」為主題展開對話,對2023年基金投資進行總結。

雪球人氣用戶范范愛養基(左)和持有封基

業績印證思維:只做跟隨不做預測

范范愛養基:2023年您的投資業績怎麼樣?買了哪些產品?做對了什麼?

持有封基:截至12月15日,我整個帳戶的收益率大概是11.7%,不到12%,與整個市場相比只能算勉強及格。

我從2021年做過一次較大的切換以後,主要的投資策略基本上就沒有調整過。2021年大概花了整整一個月做可轉債的歷史回撤,個人偏好用比較擅長的量化方法做回撤。所以,尋找魚多的池塘,對於普通投資者是一個非常實在的戰略。

思維模式上還是弱者思維,很多人會預測未來,我只做應對不做預測。對於普通散戶來說,無論是知識面的儲備、信息以及各種手段,可能都不如專業投資者。

我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普通投資者,各方面都不如戰略的投資者,所以我只做跟隨,不做抄底,今年業績的取得我認為也印證了這種思維方式的效果。

2023年投資相對平穩

范范愛養基:今年您在投資上有沒有做錯或者遺憾的地方?

持有封基:回顧來看,我年初的股票帳戶其實只有三大類品種,最多的是可轉債,第二是小市值。我大概從2016年開始做小市值策略,那年小市值策略做的非常好,整個股市相對來說與今年有些類似,大白馬也在下跌,我靠小市值取得了較好的正收益。但是非常不巧正好遇到了2017年大藍籌的行情,雖然我當時小市值也是正收益,但是和大藍籌比起來可能落後比較多。

因為有了2017年的深刻教訓,所以當小市值漲的時候我又做了一次左側的交易,就是不斷的減倉,到最後前一個禮拜把整個小市值全部都減掉了。所以如果說遺憾,可能是我的左側交易還是沒有做好,選對了品種,但選錯了倉位。

另外,納指100我大概持有了6、7年,如果要總結經驗教訓,納指100指數與A股比起來有一個特點——用各種高拋低吸或是其他的手段要去戰勝它真的是非常難,所以我大概6、7年基本上沒怎麼操作。但是唯一的遺憾是,與前面小市值一樣,倉位實在太輕了,所以對整個帳戶貢獻很小。

小市值也好,納指也好,雖然今年的收益率很高,但是回撤的風險要遠遠大於可轉債,所以從這點來說我基本上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遺憾,今年在投資上比較平穩。

忘記成本是投資者的理性方法

范范愛養基:如何在熊市儘量做到少虧錢?

持有封基:作為年輕人來說,我特別贊成大家去做各種不同的嘗試,千萬不要怕失敗,人生的苦難永遠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我自己做投資也是,經歷過很多失敗,我覺得最成功的一點是用量化數據去採獲無數人用真金白銀得到的教訓。

說到熊市,我大概做了一個統計,如果不算今年我大概經歷了16年的熊牛市,在16年里如果按照滬深300指數的年度漲跌來算,正好是8年熊市,8年牛市。我後來算了一下在整個16年投資歷史中,大概取得了將近27倍的收益率,其中在8年牛市裡面收益率基本上是與滬深300持平,甚至還不如滬深300指數。

我大幅度追上指數的關鍵是8年熊市裡面,我的8年熊市平均年化收益率能夠達到5%,就像這三年滬深300的熊市,我在滬深300三年熊市裡面全部都取得了正收益。對我來說有一個非常深刻的經驗分享給大家,當你明顯看出來熊市的時候,一定要切換品種。因為A股和美股的情況差異非常大,我的8年熊市為什麼能夠取得正收益,主要的原因都是切換到像封閉基金,特別是打折的封閉基金。

我們一定要用更廣泛的視野去看待整個市場,A股做投資不僅僅是做A股,不僅僅是做A股的股票,不僅僅是做A股股票裡面的大白馬。總的來說,如果你把視野打開,你看到的是全球的市場,你看到的是多品種,你能夠看到可轉債這樣的品種,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用廣度代替深度,當你有足夠的能力圈之後,才能選出當時相對較好的品種。如果虧了很多錢,很多人都有一個心理,要保本出。但是,我覺得忘記成本是投資者最理性的做法,不管是虧也好,賺也好,對於我來說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范范愛養基:可轉債到底有什麼優勢?對於普通投資者是自己做可轉債好還是交給基金經理來做比較好?

持有封基:可轉債在整個A股市場是非常小眾的品種,因為叫做可轉債,很多人把可轉兩個字作為債的定義。其實我理解它更像一種變色龍,它在有利的情況下會跟著股票特別是正股一起上漲,它在不利的情況下可以變成債券。

到底個人投資者直接做可轉債好,還是做可轉債基金好?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你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可能是個人做可轉債好,但是可轉債不像股票可以一直拿著,它最長的生命期是6年,但是一般可能3、4年時間就要去做強贖。

所以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要花大量時間去盯著。基金經理是專業的投資者,在各方面可能都比我們散戶要強得多。但又有一些天然的弱勢,比如幾億甚至幾十億的基金,它的規模就決定了只能買一些規模大的可轉債品種,而規模大的可轉債品種基本上都是像銀行、大型鐵路等較為惰性的債。從這點來說基金經理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相對來說可轉債基金還是強於很多主動基金。

最後想給普通投資者一些建議,上班族可能沒有那麼多時間精力去研究、去盯盤,但是我覺得可以跨市場多品種去多元配置。配置有一個最大的訣竅,有兩點:一個是長期向好,第二個波動比較大,配置不同的品種相似性相對比較小。總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每個投資者,每個人都應該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和品種這樣才可能在今天A股上取得自己滿意的收益率。

范范愛養基:確實基民肯定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研究可轉債甚至以後會有各種各樣更多的投資標的,所以我覺得還是可以信任基金經理。這兩年跟投,我會發現小頻次一點一點的跟投加倉,確實會比一次性重倉要好很多。前兩年我們會抱怨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怎麼辦?但是通過投顧策略,底部多買,高位少買,或者不買的加倉策略,今年我自己的持倉跑贏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