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基金徐猛:看好香港市場和恒生科技指數

2023-12-26   雪球

原標題:華夏基金徐猛:看好香港市場和恒生科技指數

12月16-17日,2023雪球嘉年華在廣州舉行。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基金經理徐猛圍繞「2024年投資破與立:ETF發展趨勢與港股投資機遇」進行分享。

徐猛主要從國內ETF發展趨勢、A股港股中長期投資機遇、2024年主要投資機會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在徐猛看來,當前國內權益ETF加速擴張態勢確立,目前A股、港股處於全球估值窪地,具備較好的中長期投資機會,未來主要看好恒生科技指數、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國證半導體晶片指數投資機會。

權益ETF加速擴張

徐猛首先分析了國內ETF尤其是權益ETF的發展情況,主要呈現三大特點:第一,過去五年多,國內ETF市場實現了跨越式的大發展,正朝著規模化、多元化方向發展;第二,權益ETF加速擴張態勢確立,今年雖然整個股市偏弱,但權益ETF越低越買,多個月度的ETF凈流入創歷史新高;第三,從規模角度看,過去兩年,指數基金包括ETF的規模持續增加,這是中國基金行業最近一兩年出現的較大特點,被動投資和主動投資的規模出現剪刀差,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信號。

分析權益ETF今年規模實現大發展的原因,徐猛表示,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主動權益基金的超額收益相對欠佳,市場的有效性或者戰勝指數的難度在增加。通過將市場上主流熱門賽道和指數做對比,徐猛指出,近一兩年來大部分主動基金的平均收益持續跑輸指數產品。

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基金經理徐猛

中長期看好A股港股機遇

徐猛還對2023年市場進行了回顧。他指出, 一季度國內經濟快速復甦,之後受房地產市場較大拖累以及出口增速低於預期影響,二季度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三季度在降准、降息、優化房地產等穩增長政策持續推出的背景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在此背景下,今年以來A股市場呈現先高後低的走勢,主要與市場對經濟增長的預期變化基本保持一致。雖然市場整體機會不多,但階段性看到某些行業或指數仍有不錯表現,如動漫、遊戲、人工智慧、傳媒等行業,以及納斯達克指數和商品等。

展望明年整體機遇,徐猛表示,從經濟、政策、海外三個維度分析,2024年或許為轉折之年,將孕育較佳的投資機會, 對市場偏樂觀心態。

首先,從經濟增長角度看,今年實際上經濟增長低於預期,主要原因是房地產拖累經濟復甦。從2024年看,房地產相關政策持續積極,居民信心有望修復。地產企穩之後,對於整個經濟的企穩、向上,或是較大的重要點。

其次,從政策方面看,今年高層提出建設金融強國,活躍資本市場的政策,資本市場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萬億國債表明穩增長決心,中央財政加槓桿對於經濟企穩有較大的正面作用,明年發行落地之後,有望拉動經濟發展。

第三,海外流動性有明顯緩和跡象,主要來自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轉向,11月、12月暫停加息,當前對於明年降息的預期越來越強,如果明年6月或者之前確定降息,整個海外流動性可能會出現明顯好轉,對於新興市場、港股市場將起到積極作用。

徐猛還從估值角度分析了A股和港股的投資價值。他指出,當前整個A股、港股市場的估值水平處在全球估值窪地,安全邊際相對較高,看好中長期投資機會。超預期的穩增長政策、宏觀經濟的實質性向好、美聯儲降息或將成為市場上漲的催化劑,建議密切關注這些因素的積極變化。

關於明年市場風格判斷,徐猛指出,在盈利復甦、資金面寬鬆的背景下,股票市場的投資風格可能反轉,大盤風格或優於小盤,成長風格或優於價值。從超額收益角度看,主動股票基金經歷了兩年多的Alpha衰退後,均值回復的可能性大,明年整體超額收益有望回正。從主要投資風險看,如果房地產市值復甦低於預期、美聯儲高利率維持時間超預期、地緣政治衝突等,也會加大市場的波動。

2024年主要投資機會

展望2024年具體看好的投資機會,徐猛表示主要有三大方面,第一, 更加看好香港市場和恒生科技指數。香港市場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的市場,受海外流動性影響相對較大,在海外流動性緩解和盈利反轉的背景下,香港市場或具備更好彈性,特別是港股科技板塊。其中,恒生科技指數是港股科技旗艦指數,聚焦港股上市的大中華地區新經濟板塊公司,看好該指數最大的邏輯之一在於成分股的業績反轉。

第二,看好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該指數是從科創板和創業板中選出市值較大的50隻新興產業股票,前三大權重行業電力設備及新能源、電子、醫藥合計占比超80%。該指數具備「科技」「龍頭」兩大特點,更符合成長風格核心資產的特徵,是主動基金重倉股含量最高的指數之一,過去兩年多調整幅度相對較大,未來看好主動基金超額收益的均值回復,也看好中證科創創業50指數的向上彈性。

第三,看好國證半導體晶片指數,該指數反映A股市場晶片產業相關上市公司的市場表現,覆蓋晶片材料、設備、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全產業鏈。晶片處於整個電子信息產業鏈的頂端,被廣泛應用於PC、手機及平板電腦、消費電子、工業和汽車等終端市場。晶片產業受到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國產替代進程助力半導體景氣度提升,科技創新應用場景會對晶片產業產生巨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