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球創始人方三文:目前的市場充滿了希望

2023-12-21   雪球

原標題:雪球創始人方三文:目前的市場充滿了希望

12月16-17日,2023雪球嘉年華在廣州舉行。作為2020年後的第一次線下嘉年華,此次2023雪球嘉年華在活動設置上充滿巧思,以期給予投資者一次絕佳的投資盛宴。

在16日的主會場上有一個非常有價值的互動環節——「我問方丈」。參與者提前在雪球App的活動頁提出問題,無論投資理念,生活哲學,都可以向「方丈」,即雪球創始人、董事長方三文提問,方三文在嘉年華現場答疑解惑。

Q1:您最初的夢想實現了嗎?

方三文:雖然我無法確定問題中的「最初」是指什麼時候,但是我想分享一個「最初」,那是30多年前,我還是一個小學生的時候,作為一個農民家的孩子,我當時的夢想是能夠到城市裡面去做一份有固定工資的工作。在那個年代可能是很多人的共同夢想。

所以我們回頭看,會發現幾十年間來,絕大部分人的實際生活已經比當時的夢想還要好。當然,我們也不要忘了時代的大潮,尤其是科技的進步不可忽視。正如大家所說的:個人的努力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看時代大潮。所以我們處於一個很好的時代,再加上一點個人努力,逐步實現夢想。

Q2:您覺得ETF基金是不是大部分中小投資者的最終歸宿?

方三文:我沒有辦法預測每個中小投資者的最後行為,但是從上午易方達基金和華夏基金分享給大家的基金申購數據可以看出,ETF已經成為現在越來越多投資者的主流選擇。

究其背後的原因,道理很簡單。一是主動管理型基金創造超額收益的困難越來越大。二是用寬基指數作為基本工具進行資產配置,不僅是巴菲特一直推薦的投資方法,也是經過大衛·斯文森多年投資實踐,被證明非常有效的投資方法。

到今天為止,如果有人在雪球上問我有什麼投資建議?我的答案很簡單,用人民幣通過A股的場內場外ETF構建一個全球投資組合,包括中國的股票,也包括美國、日本、歐洲的股票,做一個各國寬基構成的投資組合,這是適合絕大多數人的投資方法。再回到ETF基金會不會成為大部分中小投資者的最終歸宿?我認為應該是的。

Q3:價值投資的本質是什麼?價值投資是否需要長期持有?

方三文:這是個很有爭議的話題。其實我也不太確定價值投資的本質是什麼,在我看來,可以膚淺的理解為,當你遇到一樣東西,覺得它應該比現有價格更值錢,然後買入,這個可能就是價值投資。

價值投資是否要長期持有?也並不一定。例如你看好一樣東西價值20元,今天在市場上以10元價格買入,隔天就以30元的價格賣了,誰又能說你不是價值投資?不過一般來說,大部分投資標的要實現價值,都有一定的時間要求,今天買入明天就立即回歸價值的機率並不高。

Q4:滬深300和標普500這些年走勢有目共睹,對於這個現象您有什麼想說的嗎?

方三文: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所有市場漲或不漲都是非常正常的。但作為投資者,我們應該意識到市場不漲的時候,可能恰好是標的比較便宜,買入後賺錢機率更高的時刻。

我一直不推薦大家購買任何單只股票,甚至不推薦買任何一個單一寬基,我都是建議大家做一個全球化的配置。來到當前時點,我覺得中國資產總體上可能是相對便宜的,不僅是滬深300,還包括在香港、在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

Q5:A股如何才能走出當下的低迷情緒,請問你有怎樣的思考?

方三文:有兩種趨勢,一種是已經足夠悲觀,這時可能會有一個情緒的逆轉,就是所謂的利空出盡就是利好。另外一種是市場持續上漲,大家會非常亢奮,隨即走出低迷情緒。從當前來看,更大機率是情緒的逆轉。

Q6:您如何看待房地產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方三文: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但是我想把這個問題稍微修正一下,實際上是房地產這個行業的漲跌對經濟的影響,而不是政策。

雖然很多人可能不認同,但是我覺得房地產市場的漲跌主要是由我們這樣每一個具體的市場參與者共同參與的結果。因為住宅不僅是消費品,還是一種資產,我們每個參與者的交易行為,都會影響這個市場的價格。

而且房地產行業的漲跌對經濟會有非常大的影響。上漲時,個人的家庭財產凈值上升,消費信心增強。其次,房子作為整個金融系統的主要抵押物,升值意味著金融系統可以釋放出更多貨幣,帶動整個社會的購買力。第三,房地產涉及到的建築、建材、裝修、家電等一系列行業,當房地產的銷售量上漲時,都會被拉動,使得整個社會顯得非常繁榮。當然房價上漲也會出現問題,對於還沒有買房的人而言,增加了購房難度,對整個社會產生一種非常強的被剝奪感。

任何一種資產價格如果過高就會有下跌的風險,一旦持有的房子價格下跌了,也會引發一系列反應。家庭財富凈值下跌,對消費、投資失去信心。從房子作為金融系統的主要抵押物的角度來看,因為凈值下降,金融系統可以釋放出來的貸款減少,甚至房價下跌的時候會出現非常奇怪的現象,例如很多用戶會提前還貸,而貸款消失的背後是社會資金的減少。此外,房地產上下遊行業都會受到向下影響。

來到當下,上述兩種感受交織在一起。一方面住宅的價格仍然不便宜,買不起房造成的剝奪感依然存在;同時房產的價格又出現了一定幅度的下跌,引發了對整個宏觀經濟的負面影響。

Q7:打工一族是不是不應該異想天開,老是幻想通過股市提高自己的收入、改善生活水平?

方三文:總體上我是同意的,大多人數沒有能力也沒有運氣在股市實現一年翻番。按照易方達基金展示的各國ETF平均回報來看,中值大概在8%—10%左右。打工人如果利用工薪收入的盈餘,通過8—10%的收益來提高收入,可以有限的改善生活,但是不能寄予太大的期望。

但是我也要提醒大家,長期來看,隨著個人收入和盈餘的增加,在相對穩健的投資條件下,如果從25歲堅持到60歲,通過時間的複利,可能會非常明顯地改善退休生活。

Q8:從統計數據來看,居民存款餘額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企業投資似乎也趨於保守。您如何看待數據背後所反映的問題?我們應該通過怎樣的方式來打破目前這一困境?

方三文:這未必是個困境,而是非常正常的。這種情況背後反映的可能是整個社會的投資信心不足。但是當一個社會的存款餘額維持在比較高、企業投資趨於保守的時候,也是最有利於股東的。因為當居民的存款餘額保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時,一般會導致利息的下降。而當一個社會的資金成本下降,企業擴張的意願下降時,存量的股東收益就會上升。所以這對大家來說未必不是一個好消息,當然這個社會現象非常複雜,不是單一變量就能完全解釋的。

Q9:目前以「中特估」為代表的不少央企類公司股票基本面穩健、估值便宜、經營性現金流充裕、股息率可觀…但是目前來看,市場對於這部分股票似乎並不太感冒。您如何看待這一現象?「中特估」何時能夠迎來屬於自己的「均值回歸」?

方三文:首先,這個前提不一定成立,我們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基金持有這類公司的份額,並不一定不感冒。其次,如果說不感冒是指股價沒漲,那對於投資者恰是非常好的情況,可以用比較低的價格買入這些資產,拿到比較高的分紅,獲得比較好的現金流,這是很好的事情。

Q10:中國現在的股市還適合普通散戶投資嗎,以後會不會走機構為主的路線?

方三文:這個問題從2007年一直問到現在,我可以非常確定的是,目前中國A股主要的交易量還是由個人投資者貢獻的,但同時也要看到變化,共同基金的份額在提升,尤其是ETF這種被動投資的工具的份額在提升。

Q11:有什麼可以推薦給沒什麼時間炒股理財的「搬磚」人?目的是資產保值,跑贏通脹即可。

方三文:我推薦過多次,大家可以用場內場外ETF工具,用寬基指數構建一個全球投資組合。而配置的意思,就是需要放棄對漲跌的判斷。

Q12:是不是大多數人本來就都不適合投資,而不是通過學習就可以轉變的?

方三文:我認為大家都很適合投資,但是通過買賣個股實現超額收益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以關鍵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辦法,再重複一遍,就是用寬基指數構建一個全球投資組合。

Q13:當下中概互聯指數和納斯達克100指數哪個更有投資價值?

方三文:從配置的角度來說都應該配置。不過目前我認為中概網際網路指數比納斯達克100指數估值更低,更有吸引力,我本人投資組合里,中概股的比例也超過納斯達克的大盤股。

Q14:您曾於2018港股峰會上旗幟鮮明地說,在全球的資產大類裡面,港股是被低估的資產。2019年9月您又說現在是投資港股的好時間。2021年12月我又問您,現在是否仍然看好港股?您回答:當然看好了。股價更便宜了不看好不是傻嗎?只是恒生指數辜負了您長達5年的愛和信任。我的問題是,您現在還看好港股嗎?如果還看好,您覺得港股還要多長時間才能回報您這你份長久的愛?

方三文:當然看好。從配置的角度來看,目前是值得配置的,但是需要放棄對它短期漲跌的預測。如果要具體買個股,則要看具體的公司和具體的商業模式。

Q15:中證紅利指數,是否適合長期定投?

方三文:我認為非常適合,我一直推薦紅利指數,並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兩年紅利指數在上漲,核心原因是我認為紅利策略是一種還不錯的選股策略,天生把估值比較高的股票刪掉。

Q16:國內智能汽車,未來的全球競爭力如何?

方三文:我覺得競爭力非常強。我有一輛特斯拉,也有一輛理想。從開車和乘坐的感受來看,感覺理想做得更好。目前從電驅動這些基礎來看,其實各個廠家都差不多,而真正構成差異化的正是乘坐和交互的體驗,比如利用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思路對汽車的交互介面進行改造,在這方面中國的優勢非常突出,全球競爭力也是很強的。

Q17:既然人生絕大部分目標一旦實現,結論都是:不過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去定一個個目標並努力實現它?

方三文:這是一個人生問題,書上早就說過:人生就是一團慾望,慾望沒有實現就痛苦,慾望實現了就無聊,所以人生總是在痛苦和無聊之間搖擺。如果一定要讓我選擇,那我還是選擇痛苦吧!因為無聊真的比痛苦更痛苦,而目標忽隱忽現,在可實現與不可實現之間搖擺,正是人生是最好的狀態,正如目前的市場,充滿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