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歲的少年,因為跟母親爭吵,一氣之下跳下高架橋,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武漢14歲的男孩,被媽媽打了一個耳光,從教學樓跳下,生命定格在了14歲。
我的腦海里仍然浮現著跳橋少年的媽媽,坐在橋邊痛心疾首的樣子。如果時光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在那個時間跟孩子爭吵。
只是一句爭吵一個耳光,就會成了壓垮男孩的最後一根稻草。為什麼看起來充滿力量的男孩會如此脆弱?
澳大利亞著名的家庭問題專家,育兒類暢銷書作家史蒂夫·比達爾夫,用「脆弱」的「酷小子」來形容男孩。
在生活中似乎女孩更能把握自己,她們積極向上工作努力,男孩卻經常不思進取,學習成績不佳,和同學關係不融洽,容易染上各種惡習。女孩聚在一起非常歡樂,男孩卻只知道瘋跑。
研究顯示,15歲及15歲以下男孩的死亡率幾乎是女孩的3倍,死亡原因主要是意外事故、暴力和自殺。
史蒂夫在《養育男孩》里指出,男孩的成長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世界範圍內的每一種文化都遇到了養育男孩的挑戰。男孩的成長要經歷三個階段,男孩之所以會遇到問題,是因為父母不知道在他們的成長道路上存在的這幾個階段,也沒有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提供正確的人生指導。
01 「你是男子漢,男子漢要堅強」——這句話不要出現在6歲前男孩的生活里
男孩成長的第1個階段是從出生到6歲,這個年齡段的男孩是屬於母親的。在這一階段,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在愛的包圍下安全的成長,讓這一階段成為男孩成長過程中溫馨的一站。史蒂夫把這段時光稱為男孩兒的「溫柔歲月」。
很多人喜歡用男子漢的標準要求小男孩兒。蹣跚學步摔倒了,對世界充滿恐懼哭泣時,會有粗暴的聲音制止男孩:你是男子漢不能哭。長此以往,男孩不得不壓抑自己的情緒,他體會不到關愛和溫暖,自然也不會把關愛和溫暖再給別人。
史蒂夫在《養育男孩》中指出,對6歲以下的兒童來說,性別差異並不重要,我們也不應該刻意強調性別差異。
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有一個或兩個主要的看護人愛護孩子,以孩子為中心,讓孩子在內心深處感到安全,以促使他的大腦充分發育,獲得與人親密交流的技巧。
02 母親適當退出,父親做好接力,為6-13歲的少年護航
6歲到13歲是男孩成長的第2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男孩會「學著成為男人」。這時候男孩更喜歡和爸爸或其他男性在一起,因為他想向他們學習,模仿他們。
這也給廣大父親提了個醒,男孩6歲以後,父親的作用就更重要了。父親應該充分利用自己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這幾年,在兒子心中樹立英雄形象,成為兒子的好榜樣。
如果這個階段父親依然忙於工作,忽略兒子的需求,那兒子可能就會製造麻煩,主要是為了引起父親的注意。
史蒂夫在書里舉了個案例。一個小男孩經常生病,卻找不到發病原因,醫院只能對他進行特別護理。這時候孩子的父親從國外乘飛機回來了,他是一位著名的醫學專家。
父親剛一回來,孩子的病情就有所好轉。不久父親去參加會議,男孩又病了。後來醫生建議男孩的父親重新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因為一年當中他有8個月奔波在外。父親接受了醫生的建議,從此男孩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男孩從6歲到13歲這段時間,爸爸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很多事情:一起運動,釋放男孩子體內無限的熱情;一起談論生活,培養共同的愛好。
如果爸爸確實沒有辦法陪伴在孩子身邊,孩子就會尋找其他的男性作為替代,比如男老師,男同學。孩子會尋找他想要模仿的男人,從他們身上學習自己想要的東西,完善自己。這也提醒我們,如果孩子有了不恰當的行為,我們就需要審視孩子的社交圈,看他是否從別人身上學到了不好的東西。
03 幫14歲的少年尋找「引導者」,他才會成為真正的男子漢
14歲以後的男孩進入發展的第3個階段:向男人轉變。這時候男孩進入快速發育期,身體內部發生顯著變化,睪丸激素的含量幾乎是以前的8倍。
這個階段的男孩兒通常好辯、焦躁、喜怒無常,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他們都準備向成年人邁進。他們在父母身邊的時間越來越少,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已經具備了獨自面對外部世界的能力。
這個時期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引導者」,引導者發揮的作用,甚至超過老師。這個「引導者」應該是父母幫孩子挑選的。他可以是父親或母親的好朋友,孩子不願意跟父母說的話,會願意跟引導者吐露心聲。當然,你也可以這樣幫助朋友的孩子。
孩子的身邊沒有引導者,或者選擇了錯誤的引導者,孩子可能陷入困境,面臨難以抉擇的事情。這個時候如果父母能有時間陪伴孩子,了解孩子的世界,那就可以減少孩子走錯路的機率。如果父母也缺席,孩子就只能獨自面對難題。
男孩成長階段的特徵也提醒我們,作為男孩的父母不要太封閉,要經常帶孩子去見識外面的世界,讓家庭成為社會的一部分。我們要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的社會關係網,讓孩子看到他周圍有很多優秀的男性,可以作為他學習的對象,避免誤入歧途。
了解了男孩成長的三個階段,父母就能知道在養育男孩的過程中,該做的事情。
在男孩幼年時,給他足夠的關愛和安全感,讓他內心充滿陽光,這是他面對困難和挫折時的底氣;
在孩子從男孩兒到少年時,爸爸要做好言傳身教,給孩子足夠的陪伴,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
當孩子的關注點從家庭轉向外部世界時,父母要給孩子尋找「引導者」,讓孩子有成長的榜樣,遇到困惑也能找到方向。
培養積極勇敢有擔當的男孩,是每個父母想要達成的目標。當男孩的內心充滿陽光,困難和挫折只會讓他越戰越勇,就不會成為壓倒他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