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發生工傷事故後沒有得到賠償,可能是這3個方面沒做好

2019-12-06     有事找律師法律諮詢

農民工,即進城務工人員,就是指戶籍地在農村的人進入城鎮從事非農產業勞動6個月及以上且常住地在城區,以非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勞動者。農民工在勞動關係中一直是處於比較弱勢的地位,甚至比起一般的勞動者,農民工的權益更容易受到侵害。比如說,我們一提到農民工就容易想到被欠薪、沒有勞動保護甚至沒有勞動合同等。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諮詢專業律師》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隨著現在城鄉一體化的進程越來越快,很多農村戶口的人不願意在家務農,特別是一些年輕人,為了增加收入也會選擇背井離鄉到城裡工作。但無論是從事什麼工作,在勞動過程中就會有發生事故的可能性,這些由於工作原因造成的事故就屬於工傷,理應得到工傷賠償;但實際中,農民工工傷事故很多時候都沒有得到合理的賠償。

勞動者們在工傷事故後沒有得到工傷賠償,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沒有做到這3件事:

1、單位沒有依法繳納社保

無論勞動者是城鎮戶口還是農村戶口,只要建立了勞動關係,單位就應該為勞動者繳納社保。勞動者沒有社保,一方面可能因為用人單位就沒有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而另一方面則可能是因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達成了某種協議,即使建立了勞動合同依然沒有繳納社保。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存在事實勞動關係卻沒有社保的,就是用人單位的過錯。

2、沒有及時進行工傷認定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當員工發生工傷後用人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30日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若單位沒有提出認定的,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可以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如果超過時間沒有進行工傷認定的,過了時效就將無法認定,不進行工傷認定也就無法獲得相關賠償了。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諮詢專業律師》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3、工傷治療期後未進行工傷鑑定

勞動者發生工傷事故後,不一定都是能夠完全治好的,有時候經過治療後也會留下永久的傷殘。勞動者因工傷留下傷殘是可以得到傷殘補助金的,但需要申請工傷鑑定,不同的傷殘等級得到的補助金也不一樣。如果勞動者沒有進行傷殘等級鑑定的話,將無法獲得補助金,默認為工傷事故已恢復且沒有留下傷殘。

關於工傷、關於社保,身為勞動者一定要多加註意,不僅僅是農民工,一般的勞動者也要知道這三個問題。如果是因為用人單位的過錯導致勞動者無法得到工傷賠償的,將由用人單位來承擔工傷勞動者全部的損失;但如果是因為勞動者自己的原因導致沒能得到應有的工傷賠償的,就只能自認倒霉了。

《點擊下方小程序,即可諮詢專業律師》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HU8V3m4BMH2_cNUg8pX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