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可能沒有預料到蔚來今天的路會這麼難走。8月22日,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斌發內部信,宣布公司將在9月進行裁員,預計將減少1200個工作崗位,調整後公司的人員規模約保持在7500人左右。對外界來說,這個消息並沒有引起多大的轟動,此前已經有多家媒體報道過蔚來可能裁員的消息,李斌的內部信,只不過是坐實外界的猜測而已。
如今的重重困難,可能超出了李斌最初的想像
從2018年贏得交付一萬台的賭約之後,蔚來的風光戛然而止。2019年1-7月,蔚來共交付新車9044輛,看起來再次「破萬」不成問題,但離4萬台的全年目標相差甚遠。原地踏步等於退步。2019年第一季度,蔚來的總收入為16.312億元,相比上季度減少54.6%;凈虧損為26.236億元,同比增長71.4%。
相比2018年第四季度7980台的交付量,2019年第一季度ES8交付量僅為3989台,交付量下跌明顯以及近三年累計虧損超過200億元,讓資本市場逐漸對蔚來失去了耐心。蔚來的股價從11塊多美元一路下跌,最大跌幅超過了74%,市值也從巔峰時的100億美元下滑至如今的31.73億美元左右。
赴美上市的高光之後,蔚來逐漸走入低谷
如果說裁員是為了生存,那麼創始團隊高管接連的離職,或許能說明蔚來管理層已經產生了分歧。8月14日,一封李斌寫給蔚來內部的郵件顯示,蔚來的聯合創始人鄭顯聰將從蔚來「退休」,但將繼續擔任李斌的個人顧問。實際上,「退休」不過是離職的高級說法,顧問也不過是個虛職。有消息稱,鄭顯聰有意創建一家豪華電動汽車公司。如果不是經營理念產生分歧,實在想不出鄭顯聰出走再創業的理由。
再往前,早在6月底,就有媒體報道稱蔚來軟體副總裁莊莉已經離職。莊莉2016年七月加入蔚來,擔任蔚來軟體發展(中國)副總裁,負責蔚來中國軟體開發工作,包括北京的車聯網、TSP、上海與整車相關的中控等業務。對於莊莉的離職,蔚來總裁秦力洪稱「莊莉博士因為個人原因離職」,這聽起來更像是一種冠冕堂皇的說辭。
加入蔚來之前,鄭顯聰已經是汽車行業「老江湖」
從獲得馬化騰、雷軍等明星投資人青睞,到赴美上市,蔚來一直都在為錢發愁,而對投資者而言,蔚來就像一個無底洞,深不見底,讓人心裡沒底。有媒體報道稱,因為李斌之前對市場和公司前景過於樂觀,且在花錢和擴張方面缺乏節制,導致蔚來汽車資金鍊非常緊張,目前融資困難。如果蔚來無法繼續融資,恐怕會變成汽車行業的摩拜單車。
網際網路出身的李斌對汽車行業了解其實並不夠深入,造車本身就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情,大到三電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小到油漆、輪胎、空調、座椅等,每一個零部件後面都牽扯到一條龐大的供應鏈,其中的複雜程度,遠超想像,這也是為什麼造車新勢力中「PPT造車」層出不窮的原因。
猛烈撞擊後安全氣囊未彈出,讓ES8的安全性飽受質疑
比起特斯拉,蔚來要著急的多。特斯拉從成立到量產第一款車型用了8年時間,而李斌領導下的蔚來僅僅用了3年多,就開始量產並交付ES8。現在看來,或許並不是蔚來「天賦異稟」,而是為了滿足投資人的期望趕鴨子上架,這也就能夠解釋為什麼ES8交付用戶之後故障率高到「令人髮指」,甚至還出現過高速上失去動力的危險情形。資本不具備專業性,大量創業者是在滿足投資人的投資邏輯,而不是在滿足商業本質的基礎上創業。「小黃車」破產最多欠用戶199元押金,蔚來呢?
2014年,特斯拉進入中國,馬斯克不遠萬里趕到北京,為特斯拉宣傳。後來許多網際網路大佬都成為了特斯拉的用戶,李斌或許就是從那時開始想要造車的。不可否認,李斌是一名資本運作的高手,能讓「站上風口的豬」飛的更高更遠,但恰恰是這種能力,拖累了蔚來的發展。不同於網際網路求快求新,造車必須潛心研發,無法在技術上沉澱的汽車企業,「江湖地位」就無法獲得上升。
蔚來的步子不僅邁的大,還走得快
不斷的自燃事故、頻發的故障、高管接連離職以及箭在弦上的裁員風波,蔚來在一個又一個火坑裡面跳來跳去,李斌也顯得焦頭爛額。如果說2018年是造車新勢力的「資格賽」,那麼2019年就已然來到了「淘汰賽」。造車新勢力中實力最為雄厚的蔚來如今也開始面臨資金問題,諸如小鵬、威馬等實力稍弱的品牌情況應該更加不容樂觀,更不用說還沒有到達量產階段的愛馳、理想智造等品牌。
汽車製造行業的門檻非常高,這對創業公司來說並不友好,造車的複雜程度不是挖幾個工程師或者高管就能解決的。不管造車新勢力在公開場合如何宣稱自己「過得很好」,都難以掩蓋背後的焦慮。隨著國家對純電動汽車補貼的取消以及特斯拉即將到來的國產,造車新勢力「突圍」的機會越來越少,最後能活下來幾家?答案或許不用等太久。
ES8因為電池問題自燃,蔚來似乎該降降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