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擁有83個一級行政區(不含克里米亞兩區),包括州、邊疆區、自治州和直轄市,還有21個自治共和國。
俄羅斯的一級行政區劃
不過,自治共和國則比較特殊,根據俄羅斯聯邦憲法,自治共和國可以擁有自己的官方語言和憲法。
俄羅斯境內自治共和國分布,其中16為韃靼斯坦
在21個自治共和國中,有20個的地區最高元首都被稱作「首腦」,而韃靼斯坦共和國的最高元首稱呼則是「總統」,和俄羅斯聯邦的總統是一個稱謂。
韃靼斯坦是俄羅斯所有自治共和國中,唯一擁有「總統」頭銜的一級行政區。不僅最高長官叫做「總統」,韃靼斯坦在俄羅斯國家杜馬(議會)的200多個席位當中占據了51個席。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韃靼斯坦總統明尼哈諾夫
韃靼斯坦面積只有6.8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全國面積的0.35%,人口約388萬,相當於全國的3%。
那麼,韃靼斯坦共和國為什麼在俄羅斯眾多共和國中享有如此多的「特權」呢?
俄羅斯國家杜馬
一、韃靼和俄羅斯的關係
韃靼人是俄羅斯的第二大民族。在全國532萬的韃靼人口中,分布於韃靼斯坦境內的占全國韃靼人口的40%。
在韃靼斯坦共和國內部,韃靼人占總人口的53%,俄羅斯人占36%。
伏爾加韃靼人,韃靼斯坦共和國的主要民族
韃靼斯坦所在的伏爾加河中游地區,最早的居民是突厥系民族——伏爾加保加爾人。公元7世紀時期,保加爾人在這裡建立了第一個國家——伏爾加保加利亞。
伏爾加保加利亞
東斯拉夫人的核心區域是第聶伯河沿岸。
公元9世紀,東斯拉夫人在第聶伯河的城市基輔建立了羅斯國家,即基輔羅斯,是現代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共同國家。基輔羅斯受東羅馬帝國影響,信奉東正教。
伏爾加保加利亞與基輔羅斯
東斯拉夫人不斷東進,伏爾加保加利亞面臨著外地入侵的危險。他們在喀山河附近的山口建立關隘。這個關隘就是喀山的前身。
13世紀時期,蒙古人占領了中亞、西亞以及東歐。原本居住在中亞的突厥人隨之西遷作戰。在作戰的過程中,蒙古人滅亡了伏爾加保加利亞、基輔羅斯。
基輔羅斯除了西南部幾個王國未被蒙古人控制之外,其餘羅斯貴族都選擇了臣服。基輔羅斯滅亡後,基輔從以前的中心城市變成了邊陲的城市。東北方向的莫斯科隨之興起,莫斯科公國成為了實力最強的羅斯公國。
13-14世紀時期東歐地圖,羅斯公國以莫斯科公國為核心,臣服於金帳汗國
保加爾人和西征的蒙古人、突厥人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韃靼人。韃靼人受西征突厥人的影響,皈依了伊斯蘭教。
韃靼斯坦首府喀山的清真寺
此後,韃靼人跟隨著蒙古人出征,在東歐成立了多個汗國。留在伏爾加河地區的韃靼人就是伏爾加韃靼人。
13世紀時期,伏爾加韃靼人在伏爾加河和喀山河的匯流處建立韃靼人的城市——喀山。
喀山汗國
15世紀時期,蒙古金帳汗國逐漸趨於瓦解。1438年,韃靼貴族兀魯·穆罕默德建立農奴制的喀山汗國,定都喀山。
兀魯·穆罕默德建立喀山汗國
除了喀山汗國之外,韃靼人建立了克里米亞、阿斯特拉罕、西伯利亞等多個汗國。與此同時,莫斯科公國成為了實力最強的羅斯國家。
莫斯科大公國東南面分布著諸多汗國
1480年,莫斯科公國統一了羅斯地區,組成了封建農奴制國家——俄國。俄國最初的領土主要集中在高緯度內陸地區,急需尋找溫暖的港口和山脈作為屏障。
眾多韃靼汗國成為了俄國擴張的目標。尤其是占據伏爾加河的中游的喀山汗國,該地區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重要的農業區。
伏爾加河地區是進入裏海的通道。俄國和喀山汗國之間的戰爭變得不可避免。喀山汗國初期憑藉著強大的戰鬥力,屢屢挫敗俄國的進攻。1487年,俄國經歷了7年的苦戰,攻取喀山,扶持傀儡政府作為俄國的附庸。
喀山汗國並不願意屈服於俄國。1504年,隨著實力的恢復,喀山暫時擺脫了俄國的控制。但還面臨著被俄國再次吞併的風險,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同為伊斯蘭教的突厥人國家——鄂圖曼帝國成為了喀山的同盟軍。
俄國和喀山汗國展開了長達數十年的惡戰。1552年,俄國在伊凡四世的帶領下,滅亡了喀山汗國,占據了伏爾加河中游,獲得了向東入侵西伯利亞以及向南進軍裏海的通道。
伊凡四世滅亡喀山汗國
為了鞏固對喀山的統治,俄國向當地遷入俄羅斯人開墾土地,還通過傳教的方式,鎮壓韃靼人的反抗。
17世紀時期,俄國頒布法令,禁止穆斯林貴族擁有東正教農奴,但皈依東正教的可以繼續保有農奴。一些韃靼貴族為了繼續保有農奴利益,皈依了東正教。
韃靼斯坦的東正教教堂
這部分韃靼貴族不僅獲得了土地和農奴,有的還進入了俄國統治階層。但大部分韃靼人則繼續充當俄國的農奴,生活十分困苦。
1704年,俄國建立喀山省,此後的幾個世紀裡,俄國一步步稀釋韃靼人在當地的比重。
俄國農奴
二、蘇聯解體,韃靼欲獨立
拿下喀山汗國後,俄國於17-18世紀時期陸續滅亡了阿斯特拉罕汗國、西伯利亞汗國等多個韃靼人國家,將國土向東和向南擴張到西伯利亞。
18-19世紀時期,俄國通過發動大北方戰爭、俄土戰爭,奪得了波羅的海、黑海出海口以及高加索地區。
鼎盛時期的俄國
黑海和高加索地區是俄國夢寐以求的南方溫暖港口和高山屏障,歷代沙皇都極其重視這裡。這裡的民族,包括車臣人、亞塞拜然人受突厥文化的影響,多數信仰伊斯蘭教。俄國在此強推東正教,導致了當地的民族、宗教矛盾十分尖銳。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
十月革命
蘇維埃政權建立後,根據民族自決原則,對原來俄國的土地進行劃分。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以加盟共和國身份加入蘇聯,俄羅斯境內一些民族聚居的地方,劃分為韃靼斯坦、車臣等自治共和國。
蘇聯時期,韃靼斯坦憑藉著農業基礎成為蘇聯重要的農產區。一戰後,韃靼斯坦發現石油資源,30年代後成為了重要的工農業基地。
二戰後,韃靼斯坦是俄羅斯經濟較為發達的自治共和國。喀山成為了俄羅斯境內僅次於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第三大城市。
喀山直升飛機製造廠
1991年,蘇聯解體,原本蘇聯的15個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
蘇聯時期,俄羅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首腦為「主席」,蘇聯解體後,自治共和國的首腦改為「總統」,和俄羅斯聯邦的總統的名稱一樣。
隨著蘇聯各加盟共和國的獨立,俄羅斯境內的自治共和國也有了獨立的想法。尤其是以伊斯蘭教為主、歷史上和俄羅斯人積怨較深的韃靼斯坦和車臣,是獨立意願最強的兩個自治共和國。
蘇聯解體漫畫
韃靼斯坦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有著廣闊的肥沃土地,蘇聯時期就是重要的工業基地。韃靼斯坦隨即發表了主權宣言,改國名為「韃靼斯坦共和國」。
韃靼斯坦獨立公投
1992年,韃靼斯坦進行全民公投,大約70%的公民參與了公投,支持脫離俄羅斯獨立的比例高達60%。11月6日,韃靼斯坦議會通過共和國憲法,宣布韃靼斯坦為獨立主權國家。
三、相互妥協
車臣和韃靼斯坦的分離,使得俄羅斯面臨著進一步瓦解的風險。車臣地靠南部邊境,假如車臣獨立,將使俄羅斯失去對高加索地區的控制。
兩股分離勢力——車臣和韃靼斯坦分布
車臣和韃靼斯坦兩股分離勢力對俄羅斯形成了一西一東的包圍局勢。為了穩住韃靼斯坦的分離勢力,俄羅斯採用了「收買」方式,賦予其更高程度的自治權,達成妥協。
在車臣,車臣人占據91%的人口絕對優勢,是單一民族組成的自治共和國。而韃靼斯坦的人口相對複雜,沙俄時期到蘇聯時期,大批俄羅斯人遷入了韃靼斯坦。
喀山克里姆林宮,伊斯蘭教和基督教風格共存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人占據了韃靼斯坦近40%的比重,僅次於韃靼人。韃靼斯坦的獨立公投遭到了俄羅斯人的反對。
車臣與喬治亞接壤
車臣位於俄羅斯西南部的邊境處,南與喬治亞接壤。車臣的條件是韃靼斯坦所不具備的,韃靼斯坦四周都在俄羅斯內部,若獨立將成為的「國中之國」。
俄羅斯可以通過堵塞的方式切斷韃靼斯坦和外界的聯繫,韃靼斯坦極容易被國際市場孤立。
如果加入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則可以獲得聯邦的財政補貼,實現經濟發展。權衡利弊之後,韃靼斯坦宣布「獨立公投」結果無效。
韃靼斯坦地處內陸
1994年2月15日,韃靼斯坦和俄羅斯聯邦經歷了漫長的談判後達成了條約協定,韃靼斯坦以「自治共和國」的形式加入聯邦,並享有可獨立參與對外關係的特權。此外,俄羅斯杜馬(議會)的200多個席位中,韃靼斯坦占據51個席位。
在如此優渥條件下,韃靼斯坦放棄了獨立,成為了俄羅斯自治權最高的「共和國」。
解決了韃靼斯坦問題,俄羅斯全力對付車臣分離勢力。1994年12月至2000年2月,俄羅斯通過兩次車臣戰爭,付出了近4000人傷亡的代價,維護了國家統一。
格羅茲尼巷戰
2010年以後,為了加強聯邦中央政府的權力,時任俄羅斯總理(現總統)普京簽署多項法令,陸續收回多個自治共和國的自治權,包括最高領導人「總統」的稱呼。
儘管1994年韃靼斯坦與俄羅斯簽訂的雙邊條約已於2017年到期,韃靼斯坦失去了「特殊地位」。但韃靼斯坦的最高長官依然保留了「總統」的稱呼,成為俄羅斯境內唯一最高領袖是「總統」的共和國。
會見俄花滑運動員瓦利耶娃(出生於喀山)的韃靼斯坦總統
長期作者|雄鷹
直播吧體育作者|足球與歷史愛好者
文章審核|寧波項彧
寧波諾丁漢大學國際事務與國際關係專業在讀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