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kWh、100kWh,電池真的越大越好嗎?

2023-06-20     電動湃

最近,在網上衝浪的時候發現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

在過去,人們通常會用發動機排量,或者變速箱型式來篩選車型。在同一品牌,或者同一級別中,不同的發動機與變速箱的排列組合,為不同的消費者提供了適合自己的選擇。

在《汽車之家》或《懂車帝》等垂類汽車媒體上,也可以輕鬆地根據發動機排量或變速箱型式,來快速檢索車輛。

不過,這一套在新能源時代似乎不管用了——少了發動機、變速箱的的純電動汽車並不符合上述的檢索邏輯。現在的汽車廠商,通常會根據電池容量/續航里程,以及電機功率來區分車型的定位。

電機功率很好理解,就像燃油車上會使用高低功率發動機一樣。

至於電池容量以及對應的續航里程,則是一個新的課題了——前者代表了你錢包所需要經受的考驗,後者則代表了你的車可以帶你去多遠的遠方。

不過,當你為買了一輛更長公里續航的車而沾沾自喜時,你有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我真的需要這麼長的續航里程嗎?同時,更長的續航里程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電池容量,也意味著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這筆帳真的划算嗎?

換句話說,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大的電池嗎?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純電動汽車的電池,究竟有多貴。

在網上一直流傳這樣的說法,最早一批的新能源汽車由於當時的技術限制以及使用年限等原因,車上裝載的動力電池已經接近了使用極限,需要更換,更換一塊全新的動力電池的報價通常高達4-8萬。

電池的價格,在一些新車不同的銷售策略上也可見一斑。比如目前新上市的一款新能源旅行車,整車的售價為29.8萬起,如果通過租用電池的方案購車,那起售價則降到了22.8萬元,這還只是選用了75kWh的電池方案。如果選用了100kWh的電池,兩者的差價更是到了12.8萬元。

通過簡單的計算我們可以得知,電池在這款新車中的成本占到了23%,使用了更大容量電池的車型,所占的成本更是達到了36%!傳統燃油車的心臟是發動機,新能源汽車的心臟就是動力電池。

根據Virtual Capitalist網站發布信息圖,電動汽車電池各部件占電池組總成本的百分比為:

  • 陰極51%
  • 製造和折舊24%
  • 陽極12%
  • 分離器7%
  • 電解液4%
  • 其他材料3%

但,陰極為什麼這麼貴?

但,陰極為什麼這麼貴?

陰極是電池的正極。當電池放電時,電子和帶正電的分子都從陽極流向陰極,陰極則將兩者存儲起來,直到電池再次充電。這意味著陰極有效決定了電池的性能、範圍和熱安全性,從而決定了其成為電動汽車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而目前市面上,新能源汽車最常使用的電池金屬,就是鋰離子。鋰離子的價格,間接決定了新能源汽車的售價。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鋰離子電池的平均價格,相較於2010年,已經有了明顯的降低,從2010年的1160美元/千瓦時,降到了去年年底的約132美元/千瓦時。

可這還遠遠不夠。長期以來,汽車行業一直認為,當鋰離子電池價格降至100美元/千瓦時,新能源汽車在價格上才可與燃油汽車匹敵。

並不樂觀的是,鋰的價格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經歷了史無前例過山車式的波動。從4萬元/噸價格到60萬元/噸,再從60萬元/噸到15萬元/噸,現在從15萬元/噸到30萬元/噸……特斯拉近些年來的價格調整,一部分原因,也是在於其在應對鋰價格波動時的靈活應變。

除了電池的價格外,續航里程同樣是用戶所關心的,相信不少人在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都會有續航焦慮存在。

於是,不少電池廠商以及車企,已經將續航的目標看向了1000公里。

根據最新的新聞,豐田汽車規劃在2026年的下一代電動汽車上,將採用高性能鋰離子電池,可以實現1000公里的續航里程。在此之前,極氪001已經發布了千里續航套裝,140kWh電池組的CLTC續航里程達到了1032公里。同時,廣汽集團也表示,其新研發的鳳凰電池同樣可以實現1000公里的續航。

根據調查,中國目前私家車月均行駛里程在2200公里左右,因此續航公里達到1000公里,已經基本滿足大部分車主的用車需求——一月只衝兩次電,每次都有新感覺。

不過,業內對千公里續航的價值仍存在一些爭議。

特斯拉CEO馬斯克就曾表示,續航里程太高沒有意義。馬斯克這個觀點是基於電池技術,他認為更長的續航里程只能通過堆電池來實現。在當前技術水平下,過分追求續航,導致電池增重進一步導致車輛其他性能下降是不划算的。

大眾中國原CEO馮思翰也曾表示,在電池技術沒有實質性突破的情況下,高續航的電動汽車需要搭載更重的電池,為此要搭配極高成本的、更輕的車身,整車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目前千公里續航里程仍有一些難點需要克服。從技術層面來看,實現超長續航目前一般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和增加電池組數量兩種方式。目前純電動汽車主要使用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

其中磷酸鐵鋰電池能量密度較低,想要實現超長續航里程則需要增加電池組,按照「重量能量密度=電池容量/放電平台重量」以及「體積密度=電池容量/放電平台體積」來計算,車輛的重量和體積都會大幅增加。

三元鋰電池的超長續航則需要提高能量密度,但也需要進一步考慮安全性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成本。

簡單來說,只要電池包夠大並且不考慮電池包的重量,都可以達到1000公里的續航。但這樣的續航並無意義。

其實,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說,通過加電池提升續航,隨之而來的是價格的大幅上漲,對主流消費者的意義不大。為了裝下更大的電池,龐大的車身也會讓駕駛變得困難。

所以,對普通消費者來說,購買新能源汽車時,除了價格與配置需要考慮外,自身的充電便利性以及日常通勤距離同樣十分重要。

顯然,最理想的情況便是在家可以安裝家用充電樁,想要去的地方都有正常運營的快充樁。在這樣理想的情況下,選擇一款續航里程稍低的車型來節省一些成本,無疑是明知的選擇——除非你樂於為車企帶去更大的利益而整天背著個大電池。

有人說,買車是用來擴大出行半徑的,較少的續航里程,會阻礙我出遊的腳步!

事實上,在目前大部分的一、二線城市,充電設施已經十分完善。同樣的,沿途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充電設施配套也同樣靠譜,只要在做出遊功課時將充電路線考慮進去,就基本不會影響你出遊的熱情。

連續開個200公里的車,你也得進服務區休息一下嗎?當然,如果你想節假日,尤其是春節開車出行的話,即便擁有1000公里的續航,也不能保證在堵車的時候電會被消耗殆盡。這時,你同樣需要去服務區排隊充電。哦對了,電池容量小的車充滿的速度說不定還快一些。

電池容量/續航里程,以及實際車價上的平衡,才是購車者在購車時最需要考慮的。

所以,在你衝動下訂之前,答應我一定要問自己三個問題:

我需要大電池嗎?

我需要長續航嗎?

我真的需要大電池和長續航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581aee2d720fcd54d09177b5a13df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