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雪球路演
來源:雪球
>>>點此觀看直播回放<<<
#好市發聲,浪底淘金# 雪球基金直播節來啦!基金學習大禮包派送中:年度好書免費郵到家+雪球獨家策略報告限量送,點擊直播間彈窗/直播回顧下方卡片,添加小雪入群後,基金學習大禮包立馬拿到手!
#好市發聲,浪底淘金# 百位大咖齊聚2023雪球基金直播節
【直播主題】2023年宏觀展望及投資機會探討
【直播嘉賓】@二馬由之 雪球人氣用戶
【直播時間】2023年8月31日19:00-20:00
【直播看點】
(1)2023年宏觀展望
(2)今年的投資機會挖掘
(3)積極樂觀面向未來
以下為完整直播文字回顧:
A股的一個好處是什麼呢?我們可以在某些大家認為基本面欣欣向榮的企業上賺到市場波動的錢,目前階段,招行賺這個錢就有點困難。所以剛才有人說我價值博弈,其實不是價值博弈,因為價值投資中有一個很重要的,這個東西值一塊錢,八毛錢給你的時候,你買了,這是價值投資。迅速漲到一塊一,一塊二,把他賣掉,他也是價值投資,這就是市場給你的饋贈,前提是什麼呢?我們的行為是基於價值的,你的行為是基於價值時就是價值投資,如果你的行為是預測,明天漲不漲,後天漲不漲,跟價值無關,那個是博弈。基於價值的,你是買,是賣,全是投資,或者全是價值投資。
所以投資有一些基礎理論,有一些基礎概念的,這些基礎概念沒人跟你講,我們有時候背一些語錄,以為應該是什麼什麼樣。
買五糧液的邏輯,其實也沒啥,首先白酒這個大行業來講,消費裡面最簡單的,從大的角度來講,消費裡面最簡單的就是白酒,可以這麼理解,白酒在消費股裡面屬於成長性又好,確定性又強,估值還低,所以從消費股裡面挑白酒,這個是很容易理解的,這是我們說的第一個點。我買白酒不光是買五糧液,我買的白酒比較多,茅台現在倉位更重一些,因為茅台更便宜,我這個便宜不是指市盈率,而是指他真正的價值更便宜,買得更多的是茅台,買過捨得,已經清倉了,現在剩一點點五糧液,五糧液買也比較簡單,首先他也不太貴,濃香第一品牌,確定性也夠,大概成長性也能算一算,成長性不算很快,但是大概也能算一算,20多倍市盈率,貴嗎?也不算貴,幾個因素加在一起。我也不是長期持有,我也是來回做波段,這個市場已經足夠給了我們做波段的空間。
7月底,大家都覺得牛市要來的時候,我把五糧液減倉了,當時188減倉的,準備154把188減的接回來,看市場給不給這個機會。一個市場確定性很強的企業,又活躍,買這種企業很舒服的。
茅台毛估大概是多少?毛估的股價我記不清楚了,毛估的市值大概給了2.6萬億,可以折算一下,2.6萬億等於多少股價。
伊利的各階段,因為伊利我的階段分得比較細,今年他不行,大概就增長5%,明後年可能稍微快一點,我覺得如果到明後年復甦一點,可能給到8-10%的增長,再往後,我給伊利的增長速度也不高。
因為有幾個階段,5%可能維持幾年,3%類似這樣的維持一些年,前兩年比較細一點,今年5%,明後年8-10%,再往後,我細節記不太清楚了,再往後可能有10年左右給了將近5%,再往後十年左右給了3%,再往後七八年給了1%,基本上是這個策略。我覺得這個行業肯定沒有增速了,也不要指望伊利長期有一個比較高的增速,平均下來也就是4%左右的增速,整個生命周期,甚至都不到4%,我覺得乳製品就是這樣。
工程機械,我沒太看過。
陝煤,我剛才講了,周期股我一般不會在一個景氣周期剛剛結束的時候去看,一定等到全行業虧損的時候才會考慮。
啤酒,不看好,不是啤酒本身不看好,啤酒行業本身的邏輯比較簡單,啤酒漲價的邏輯,消費升級,原來喝幾塊錢的啤酒,現在變成喝精釀,這個邏輯是存在的。但是啤酒的問題在於估值不低,估值一不低,再看就沒什麼意思了。
醫藥股一概不看。
捨得,其實各方面從企業角度來講,是沒問題的,捨得的核心邏輯,老酒,全國化,這些邏輯都是存在的,唯一讓我覺得不滿意的地方,不夠便宜,我買任何公司,最大的邏輯,一定要便宜,捨得,我認為是不夠便宜的
前兩年很多人買海天,估值根本看不下去的,結果是什麼呢?殺估值,殺一年、兩年、三年,殺了之後怎麼辦?買公司一定要買得便宜,不便宜不碰。
剛才有人問華潤電力,我不知道你想了解什麼,今天直播的主題就是講電力,電力股的投資邏輯,華潤電力應該算是電力股中最優秀的一個公司,但是我不知道你具體想問什麼。
醫藥股很複雜的,我有一個大結論,醫藥股屬於一個科技領域的細分行業,科技股我不太碰,所以醫藥股我也不碰,就這麼個邏輯。
水電股往往是太貴了,典型的長江電力,不便宜,就這麼個邏輯。
再說一個理念,我選公司,一眼定胖瘦,包括兩點,第一個,我們選的這個行業一定要特別簡單,特別容易看懂,這就是為什麼我排除醫藥,排除科技,因為這樣的行業你看不懂,你不知道某個企業還能不能活個十年、二十年的,所以一眼定胖瘦的基礎就不存在,這是我說的第一點。
第二個說的是什麼情況,要低估,就是這個東西再好,不便宜,也不符合一眼定胖瘦,一眼定胖瘦包括了估值。剛才有人問啤酒,啤酒邏輯,行業邏輯、公司邏輯還算比較簡單,但是你一看市盈率,就不符合一眼定胖瘦的條件。
比如說回過頭來說招行,銀行這個東西,如果招行現在是15倍市盈率,連看都不看,如果5倍市盈率,看看就可以,這就是一眼定胖瘦。
舉一個例子比較一下,平安銀行和招行,為啥買招行呢?就是因為招行便宜,分紅高,平安銀行分紅不行,分紅不行他就不滿足一眼定胖瘦的條件。
免稅行業,我覺得我看不懂,變量太多。
多少市盈率合適?因為我買的港股,港股很多市盈率給到5倍了,再來50%的分紅,一加就是10%的股息。
中國平安半年報怎麼樣?平安我是昨天寫了一份中國平安半年報點評,大致的觀點屬於有喜有憂。平安財報總體來說一般,咱們看幾塊。利潤增長最大的是來自於銀行。
其實平安銀行的利潤增長水分也很大,如果你懂銀行的報表,你就會發現,平安銀行的利潤增長水分是很大的,中國平安的財報中,利潤增長最大的一塊是銀行。科技部分嚴重負增長,投資部分,或者是資管部分嚴重負增長,壽險部分也是負增長的,就是靠銀行和財險才有一點增長,所以單純從業績角度來講,這份報表肯定拿不出手,這是一個點。
另外一個點,好處在於新業務價值大幅度提升,但是新業務價值提升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是因為今年疫情放開了,大家自然而然買保險的人多了嗎?這是其中一個原因,因為平安做了半年業績發布會,人家問他,新業務價值提升到底原因是什麼?三個原因。
一個是疫情放開了,買保險的人多了,這是一個原因。第二個原因,了解保險業的會知道,今年大概8月1號有一個險種,3.5%利息的品種停止了,變成3%,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集中買保險,這是一個因素,這是兩個宏觀因素。還有一個因素,平安認為這些宏觀因素是次要的,主要因素是因為平安的壽險改革成功了,所以我的發展好。真實情況到底是什麼呢?宏觀因素占高,還是壽險改革的內部因素占高?不好說。不管好說不好說,至少新業務價值在上半年增長45%,這個還算是可以。所以我剛才講了,新業務價值算亮點,但是如果真正看財務數據,財務數據不好看,真的不好看。
怎麼判斷估值合理不合理?判斷估值合理不合理的前提是你會估值,懂估值的人很少。
剛才我說了兩句中醫,有人說我中醫黑,中醫這個話題不聊了,朋友圈有兩個話題是不能聊的,第一個話題是不能聊中醫,一聊中醫會發生激烈的碰撞,第二個話題是王安石,有人說王安石評價很高,有人說王安石豬狗不如。所以朋友圈裡,容易引起絕交的兩個話題,一個是中醫,一個是王安石,是不能聊的,我們不談中醫了。
我忍不住說一句,我吃中藥從來沒管過用。
請講講如何估值,咱們雪球直播不講了,感興趣估值,到我公眾號看一看。
中醫話題今天就不聊了,容易引起爭議。
最近是中醫,以前有一個說法,一個是中醫,一個是聊歷史人物時,聊起王安石,爭議就比較大。
是否支持短線,短線本身沒問題,任何方法提出來都沒問題,其實核心在於什麼呢?核心在於你自身的能力是否支撐你做短線,我覺得這個是核心。
實話講,絕大多數人能力,沒有能力去做類似技術分析這樣的事情,說白了,人家券商招的都是幾大名校,那些人出來,搞數據模型出來的這些人,他們去做技術分析,做這些東西,而且做得還不咋的,咱們說白了,一個普通人,你啥都不會,你覺得自己憑什麼能把短線做好。因為對我來講,做價值投資,為什麼我覺得我能做好價值投資,我是通過論證的,我是通過底層邏輯論證的,你做任何事情,必須比別人有對比優勢,只有有了對比優勢,才有可能成功,有對比優勢都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我們至少有對比優勢的時候,我們覺得我們成功機率大一些。短線,你憑啥比別人有優勢呢。
所以每個人想一想,你多大機率,這又涉及到我們一個話題了,我們剛才講過三個問題,什麼叫價值,什麼叫投資,什麼叫價值投資?回過頭來一個話題,什麼叫做投資,跟短線話題是關聯的,大家可以在評論區打一打什麼叫投資這個話題。歡迎大家提出自己對什麼叫投資的觀點。
關於投資的觀點很多,首先我們強調一點,投資和價值無關,不是基於價值的就叫投資,基於價值的投資是價值投資,我們先解決什麼問題呢?先解決什麼叫投資的問題。投資強調什麼行為呢?按照格雷厄姆的定義,他的定義是有道理的,他沒有強調跟價值有關,他只強調一個事情,這個行為必須是大機率獲勝的,所謂認真分析,肯定要分析,你不認真分析,你做不到大機率獲勝。首先認真分析之後,得到大機率能獲勝,所以他不強調價值不價值。所以剛才回過頭來講,你說你想做技術分析,你又想想,你能不能做到大機率獲勝,回到那個話題,你對比別人有沒有對比優勢?如果有,有可能能做到大機率獲勝,有都不一定能夠做到,但是首先得有,如果你都沒有對比優勢,你這個行為肯定不是投資,不是投資就是投機,投資和投機的區別,強調的是不能賺錢,大機率獲勝才能賺錢,如果你在做一個自己不能大機率獲勝的事情,你還在研究這樣的事情,意義在哪一塊兒?
我們做任何事情,得先想明白這個事有沒有比較優勢,這個事得首先想明白,如果這個事都沒想明白,你做這個事,太不靠譜了。投資這個事,首先強調的是大機率獲勝。像打新股這個事,新股本來發行價非常非常高,可能一個價值十塊錢的東西,他五十塊錢就發行了,你買新股這個事肯定不是基於價值去買,如果是基於價值買,肯定不會買這個東西。但是為什麼我拿新股講投資這個例子很有意義在哪兒呢?首先,你買入價是遠高於價值了,對於中國新股發行市場來說,買入價往往是遠高於價值的,但是這是一個投資行為,因為50塊錢買的東西,能夠迅速在當天以60、70賣給其他人,而且大機率這個事靠譜。
當然現在有點不太靠譜,至少前兩年,這個事是很靠譜很靠譜的,所以,打新股就是一個投資行為,而且明顯和價值無關,高價買,高價賣,但是前提是你能高價賣出去。一旦這個股不是新股,變成次新股的時候,風險就巨大了,買次新股,往往不是投資行為,因為次新股,在新股高價發行了之後,而且頭兩天上漲之後,等待次新股的是慢慢下跌路,所以買次新股的人,大多數人會虧錢的,極個別人會賺錢,所以買次新股不是投資行為,但是打新股就是投資行為,和價值無關,但是強調了他可以大機率獲勝。
說這個道理,說這個概念就是告訴大家,你做任何事情的時候,你一定要想清楚,你對比別人有沒有對比優勢,沒有的話,就不要碰這個事了,如果沒有,你還在琢磨,琢磨個啥勁。
地產這個事,不建議大家在地產上浪費太多的精力,除非出現什麼情況呢?估值足夠足夠低的時候,就跟我剛才說一眼定胖瘦的事,否則很多人真的屬於老鄉別走。我們要習慣和一個舊的世界去告別,很多人可能在很長時間內買的是地產股,或者通過地產股賺錢了,或者通過地產股賠錢了,但是到某個時間點,你可能要跟地產產業鏈要去告別,可能告別的越早,結果越好。
下半年大的機會還有嗎?在哪兒?不知道有沒有,不知道在哪兒,有可能萬能的政府持續救市,有可能漲一波,漲多少,我也不知道,是漲到3300、3400、3500,還是3600,誰也不知道。跟大家強調一些基礎的認知,基礎的理念,我覺得這個東西可能對於大家更有幫助一些。
你一定要有一個什麼樣的認知呢?對於短期的市場走勢,你不能預測,不要去做預測,這個預測行為是不應該有的行為,短期市場上一定是你無法準確預測的,所以你要做的是什麼事情呢?不預測,只利用,很典型的事情,對於我來講,7月底那個小牛市,號稱一周的牛市,我能知道他漲了多少嗎?我也不知道,我也不知道這個牛市會不會來?我也不知道,但是對於我很簡單,你是不是漲起來了?你漲起來我就賣掉,所以7月底我是減倉的,我現在就比較舒服。比如說我在188把五糧液賣了,我現在準備154把他加回來,舒服不舒服。你說我預測188賣的時候,還能夠漲多少,我不預測這個事情,如果你繼續漲,我把我唯一剩下那一份也賣掉就行了,如果你沒漲,那我就留著唄,但是至少我賣掉了一份,可以在跌下來去加倉。
所以我們應對這個市場的手段是不預測,只利用,什麼時候預測呢?如果現在估值特別特別便宜,殺到哀鴻遍野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做一個什麼預測呢?未來牛市一定會來,他一定會漲上去,這個預測可以做,但是你也不知道未來是多長時間,是三個月就來牛市,還是半年來牛市,還是一年來牛市,你也不知道。但是,他一定會來。
「逆水行舟」說,老怕賣了接不回來,這其實是A股價值投資者最大的問題,最大要治的病,就是老怕賣了接不回來這個事情,A股熊市太多了,太容易賣了就接回來了,怕賣了接不回來,就是太過貪婪,所以導致你做了一輪一輪過山車。
我剛才講了,A股最大的特點就是活躍,所以給了你足夠接回來的機會,足夠多的機會,這個規律如果你都把握不住,說明你對A股的認知太不到位了。A股現在不單是不要擔心賣了接不回來,而且想高價賣,你可能發現都不行。所以我在講合理估值就要開始減倉,咋賣,全賣還是分幾次。其實我每周都有一個投資總結的,每周都有,當然我沒在雪球發,我公眾號每周都有投資總結,裡面就是把所有股票的交易策略都在上面,一次賣多少,什麼價格買,什麼價格賣,這是一整套策略,你肯定不能一次就賣掉,一次賣掉是有風險的,一次賣掉,真的再漲,接不回來怎麼辦,分批賣,分批買。
A股的市場先生的錢特別好賺,這是A股市場的饋贈,我講過很多次,A股比美股好,很多人意識不到這一點,時間長了可能會意識到,A股比美股好,就是因為A股特別活躍,漲上去一賣,跌下來一買,那個很舒服的。
我剛才說了,我的公眾號投資總結裡面有交易策略,但是那個僅僅是交易策略,就是每支股票買賣的份額,價格。
雪球上沒發,因為以前也在雪球上發,有段時間大家對於這種分享實盤交易的有限制,從那個時候我就沒在雪球上發了,公眾號沒限制,主要是因為這個原因。
有人問五糧液業績增長放緩,為啥買五糧液?其實要知道,消費都放緩了,除了茅台沒放緩之外,大多數消費都放緩了,不意味著消費放緩了,你就不投資了,只不過你要做什麼動作呢?舉一個例子,原來你認為五糧液合理估值180,他放緩了,你把他調到170、160就完了,重新定一個買賣空間不就完了,放緩,沒關係的,不可能任何公司一直都是高速增長,只要你測算出來他的合理估值了,他現在的價格比合理估值低就行了,難道我們想要求五糧液年年都增長15%嗎,不現實的。
比如說伊利,增速降到5%,就不能買了嗎?只要足夠便宜,我們投資的核心策略是什麼呢?便宜是硬道理,增速是多少無所謂的,只要價格比價值低,貨幣說只要他價格比價值低的比較多,增速高的公司是一個市盈率。舉一個例子,茅台30多倍市盈率,五糧液20倍市盈率,可能兩個從便宜程度有可能是一樣的。五糧液,我相信將來還是會量價齊升的,現在只靠量的提升來保證增速,這兩年屬於困難期嘛,因為我們經濟不行,價格提不上去,隔上兩年、三年之後,經濟慢慢復甦了,因為白酒還是能抗通脹的,但是不能年年都能提價,做不到的,有幾年不提了,隔上三年、五年,他就可以提了。
我印象中,哪一年買五糧液的時候,二百來塊錢,1997年、1998年的時候,我買過一瓶五糧液,當時是270左右,現在漲到一千塊錢了,這不就是抗通脹嗎,有可能在270的時候,當時覺得能不能提價,提不動啊,但是隔了十年之後,二十年之後再看,發現提上去了。
聊聊匯率,匯率最後一個話題吧,最後一個話題聊聊。我覺得現在的匯率我是看不清楚的,年初我是能看懂,今年年初的時候,我算唯一一個把匯率說對的人,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美元要貶值,其他貨幣要對美元升值,當時我提出的觀點,我看空人民幣,跟所有宏觀的人的觀點都不一致,但是我當時有論證的,為啥當時看空人民幣。
剛才一開始講宏觀,經濟這麼困難,唯一能夠在現在有所緩解這種困難的唯一手段就是放水,就是M2增加,在這種情況下,而且還會降息,又是降息,又是大幅的M2,貨幣還想堅挺,門都沒有,這是一個很基礎的常識,我不太懂很複雜的宏觀經濟學的人,我是從常識去出發,我認為今年的匯率一定很慘。所以最後結果,我是對的,那些做宏觀分析的人基本都錯了。所以有的時候判斷一些事情,我們有一個前提,不要搞複雜的判斷,就從底層的基礎的邏輯去做一些判斷,往往錯不了,包括我對地產的判斷,其實都是從常識出發去做判斷,這個時候你就發現,對的機率就很大。所以我為啥講,投資要一眼定胖瘦,有些東西特別容易看懂的時候,那個機會去做,複雜的機會,一概不要碰。
九點馬上到了,剛才問了一句白酒的高庫存,白酒高庫存很正常,首先疫情那幾年壓了那麼多貨,經濟又沒有如期復甦,所以白酒一定有庫存,要消化庫存。包括白酒在內消費的業績不好,這不是很正常嗎,所以要調整估值,把估值往下調一調,估值一調,增速放緩,一切都順了。所以告訴大家,消費股景氣的時候趕快賣掉,其實今年最好賣出去的點就是一季度,但是其實年中也給了好幾次賣出的機會,剛剛我說的那個觀點,不怕業績增長放緩,只怕的是什麼呢?股價漲的時候,你不要上頭,一旦股價上漲的時候,各種美好的想像全部來了,不要干那種事,股價漲的時候,抓緊賣出,跌的慘了,買進來,再次上漲,再次賣出。
這是今天這個直播我對大家最由衷的建議。我總結一下,未來幾年,可能宏觀經濟沒那麼好,可能我們持有的很多公司業績沒那麼好,怎麼辦?我們還買不買消費股了,剛才有人說了,五糧液業績增速都下滑了,還能買他嗎?還可以買,把估值調低了去買,給高拋機會的時候,趕快賣掉,等著下一次下跌的時候再買回來,這個可能是未來幾年,如果我們想渡過這個寒冬應該具備的投資策略,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核心內容。
行,九點了,今天就聊到這兒。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