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沒去過廣州,也沒辦法親眼目睹現代化的廣州,而廣州的「小蠻腰」又豈止百尺。
只是,李白的豪言和想像力卻永不凋零,這「摘星」的魄力,已經穿越時間長廊了。
極星品牌,名中帶「星」,亦有一份摘星宣言。
摘錄其中四句,「天上有漫天星海,地上有燦爛的星河。我們想要探索宇宙星瀚,天空不是極限」。
對,天空不是極限,以此為信念,極星品牌在廣州車展前夕,開始了自己的重塑之路。
極星的定位並不低,真正要切入的,正是高端市場。
現場show了一張數據表:1、2023年,我國新能源車銷量預計占全球市場的60%;2、35萬-55萬級別車型漲幅最大。
所以,由此亦可見,極星錨定的市場在哪裡?就是要在35萬以上的市場闖出名堂,除了產品夠格外,服務、補能也需要同步出擊。
相當合適的一個對標對象,恰是蔚來。
於是,我們看到,極星首先重塑補能體系。一方面,加速自建充電樁的步伐,計劃在2024年第一季度完成60座充電樁的建設;另一方面,極星進入了特斯拉充電樁的「白名單」,可以共享特斯拉的補能體系。
與特斯拉合作這一手,已圈粉。
然後是重塑渠道體系。截至今年年底,極星零售業務門店拓展至55家;到2024年6月,將拓展至100家,覆蓋全國主要的一二線城市;2023年,則有望達到180家。
根據職能與規模不同,極星將渠道「觸點」分為極星中心店、極星空間店、極星品牌體驗中心。如此歸類,與蔚來更加鏡像了。
買車前「啟明星」,買車後「比鄰星」。極星同時要做的,還有對專屬服務的升級,取名為「比鄰星」,預計將是1對1的專屬服務,希望在最恰當的時機,為用戶提供最佳的資源。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邏輯放之於汽車銷售亦有道理。高端定位,有必要提供高端服務的,補能、渠道,皆需要重塑與加速了。
極星,似乎自帶北歐的「寒氣」。所以,在這個品牌身上,看到的仍是克制與純粹。
在概括自己的核心產品力時,它只強調了兩點:設計、科技。
極星4非常在意「黃金比例」,其軸距車長比是0.619,確實非常接近黃金比例0.618。如何做到的?軸距非常可觀,達到了2999mm,而車長是4845mm。
四輪四角,這也是純電平台的優勢。當然,也不是所有的品牌都對「黃金比例」那麼苛刻,極星更有這一份執念了。
內飾方面,極星在意的是沉浸體驗。極星4搭載了全景天幕,還帶Polestar星標照明,大概,這就是晚上看星辰的最佳觀景位;座椅部分,用到了Nappa真皮,而音響系統也是哈曼卡頓的。
至於科技,極星4更強調其賽道屬性。在前後雙電機(400kW)的動力加持下,零百加速3.8秒,且8次連續加速不衰減,另外,百零制動距離是34米,且12次極限制動亦不衰減。
再搭配倍耐力PZEROPZ5性能胎、采埃孚電磁閥CDC減振器,其直線或彎道的駕駛實力,基本也拉滿了。
其實,極星在科技上的「重塑」,更要指向車機系統。
因為它背後站著魅族Flyme。要知道,極星的掌舵人沈子瑜,之前就是做軟體出身的,所以,他更懂車機疊代的價值。
他的團隊僅用了60天時間,就在FlymeAuto的基礎上,疊代出了極星專屬的Polestar OS。
傳統車企最無力的板塊就是軟體,而極星恰恰補齊了這一短板。
極星還會有自己的Polestar Link,手機和車機無感連結,而手機桌面映射到車機螢幕上,那就是一個「超級桌面」;另外,極星還會發布自己的手機,預計在明年3月的極星品牌科技日正式亮相。
極星勢必要迅速轉身,有些要捨棄,有些要重塑,刪繁就簡,留下兩個關鍵詞:設計、科技,而毫無疑問,有了魅族Flyme的基因注入,極星在科技層面的進化,更值得期待一些。
今年的「價格戰」非常兇猛,除了「殺紅眼」的豪賭心態,本質上,也是因為「油電之爭」進入了深水區,而電池價格也應聲而落,為價格戰提供了一定的彈藥。
在本次廣州車展上,我們同樣看到了「價格戰」的瘋狂與延續。在這種背景下,極星需要重塑自己的價格體系。
如何調價?極星選擇了將部分權益和配置剝離,將自由組合的權利交還給用戶。
於是,我們能看到極星4新的價格表了。
單電機標準續航版:29.99萬元
單電機標準續航PLUS版:33.99萬元
雙電機長續航版:36.99萬元
雙電機長續航PLUS:39.99萬元
相當於極星4的入門門檻,進入了30萬以內。而我們也別忽視了,極星4是一款中大型SUV。
新價格,新起點。極星4的「摘星夢」,就是希望能夠打動更多的主流用戶,在30萬-40萬的細分市場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極星臨摹著蔚來,但它不只是蔚來,它還是那個非常有脾性的汽車品牌。
這次宣言,補齊了補能、服務、渠道的短板,而且在引入魅族的力量後,可以繼續加強軟體實力。
棋已盤活,且看穩紮穩打的招式,以及步步為營的執行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