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發麵做包子太麻煩,不如試試這個菜糰子,做好就上鍋蒸,省事

2019-11-15     蘋果小廚

冬天發麵做包子太麻煩,不如試試這個菜糰子,做好就上鍋蒸,省事

比包子還好吃的素菜糰子,皮薄餡大,一鍋做了五個,兩人不夠吃

北方終於迎來的供暖季,雖然室外寒冷,但是室內又重新恢復溫暖如春的感覺。發個麵糰,做點包子饅頭麵包啥的,不必為麵糰難發酵而頭疼。但即便是這樣,對於上班族來說,想做點麵食也只能放在周末,因為從發麵團到成品出鍋,沒有兩三個小時是完不成的。更別說是沒有暖氣的南方朋友們。

別灰心,我們可以把做法變通下,用包子餡,做成玉米面菜糰子。不用發酵,不用揉面,只要拌好餡,挰成團,在玉米面中滾一滾,皮薄餡大的菜糰子就能完成。連做帶蒸到出鍋,最多用二十分鐘,雖沒有包子暄軟,但包子更有營養還好吃。我的家鄉把這個菜糰子,叫做滾菜qiliu,這個做法是婆婆教給我的,比媽媽之前教給我的用玉米面和黃豆面混合起來做成皮包,更省事更方便,也更適合新手操作。現在把做法分享給大家:

所用食材:

玉米粉 青菜 蔥 蝦皮 食用油 鹽

具體做法:

1將焯好的青菜擠凈水分,然後粗粗的切碎,加入切碎的蔥段、淡干蝦皮、花生油、鹽拌勻。青菜是秋天爸爸給我焯好一袋袋分裝冷凍的。具體是小油菜還是小白菜,我已經分不太出。我的家鄉,通常是用各種小青菜,如小油菜,小苔菜、小白菜、蘿蔔葉、野莧菜等作為菜糰子的餡,或配上海米、蝦皮,或配上油脂渣做餡。您如果是用蝦皮的話要注意,蝦皮本身就含有或多或少的鹽份,要注意用量,拌餡時鹽要酌量放。拌餡時我一般會使用花生油或芝麻油提香。您也可以放點豬油增香。

2將拌好的餡分成大小適宜的菜餡,用手團一下略捏緊,以餡不會鬆散為宜。拌好的餡,因為除了蔥之外,都是熟的可直接食用的,所以您可以先嘗一下鹹淡味道,調成自己喜歡的口味即可。

3取一個大盤子,底部放些玉米面,然後將菜糰子放在上面。如果再放點黃豆粉會更香更鬆軟,我家裡正好沒有了,所以沒放。玉米面與黃豆粉的比便是2:1就行。

4輕輕晃動,使菜糰子上面均勻的沾上玉米面。您可以單個操作,手拿菜糰子在玉米面中滾幾圈,使玉米面附著均勻。粘滿玉米面後用手再輕輕團一下,菜餡中會有水分滲出,使玉米面更好地附著在上面,然後拿起菜糰子在滾一遍。您還可以拿起菜糰子在水中快速滾一下,再回到玉米面中再滾一遍,如此反覆,每一次,都會使玉米面更厚一層。不過,我喜歡皮薄得,只滾了三遍。

5鍋中放入適量的水,冷水上鍋就可以,將菜糰子放在鍋中。

6大火上汽後蒸10分鐘即可。關火後燜兩分鐘再開鍋,這樣效果更好。因為菜餡是熟的,只要皮熟即可。如果您做的菜糰子較大,那樣就要適當延長蒸的時間,這個請您自己掌握好。

出鍋後,美美的享用吧!一個真的不夠吃,老公吃了三個,我吃了兩個,一鍋都吃光了!

我是蘋果小廚,美食專欄原創作者,一個孩子的媽媽,所有文字和圖片均為原創,發現有盜文盜圖者必究!我與您分享的都是簡單而美味的家常菜、還有基礎易學的家庭烘焙,與您一起共享一日三餐的快樂,期待您與我一起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a77b24BMH2_cNUg00J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