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裏海(公眾號:fengkuanglihai)
寫篇短文,說說我的一個看法吧,請各位批評指正!
為啥我是感覺農商行呢?因為這家銀行開創了這麼多年打新以來的一個先河,就是上市後一個漲停板都沒有,從而打破了新股大賺的神話。
今天我回到母校,和一位教授聊天,他說以前他中一個新股,最高的一個記錄是500股居然可以賺十幾萬,而現在根本不行了。
我的感受也差不多,以前我每年中的新股所賺的錢足夠我個人的花銷了,而今年不行了。
所以新股賺大錢,慢慢就成為了歷史了,那為啥我還感謝農商行呢?
因為重慶農商行第一天就開板,把資金無腦炒作新股的這種神話給打破了,形成一種認知,就是以後很多資金不敢去無腦的炒作新股了,因此以後新股開盤的時間會越來越提前,我個人認為,以後新股當天破發的情況必然會出現。所以有些基本面比較好的新股,可能就會出現比較好的買點了。
以前我是完全不敢碰新股的,為什麼?兩個原因,一是我們國家的股票發行制度的特殊性,二是之前無腦炒作新股導致的高估值。
我們國家的新股發行的定價上限一般是不超過23倍市盈率,由於之前打新股的包賺不賠的特徵,所以一般企業都是按照上限在發行股票,反正不愁募不到資。一旦企業上市之後,股價動輒翻倍,多則翻三四倍,估值少則五十倍,多則上百倍。一旦見頂,等待企業的是漫長的價值回歸,就算這企業基本面再好也不敢買呀。
而農商行則扯開了這個遮羞布,新股以後當天破發,我看也近了。這導致了兩個結果,第一新股的發行不一定是按照23倍頂格發行,因為企業會擔憂定價過高募不到錢,第二,有可能一些基本面好的新股在估值不高的時候就開板了。這就給了我們買入的好機會。
一般來說,企業在上市的時候募集的資金會在未來幾個月到一兩年期間產生效益,因此會有業績增長。所以如果給一個很好的開板價格的話,說不定真的有好的收益。
例如我之前曾經工作過的上市公司,上市被乾了20多個漲停板,市值達到了400多億,估值達到了100倍,在這種估值情況下,即使第2年業績增長達到了100%,也沒有頂住股價的下跌。而我們假設如果是在第2天或者第3天開板的話,這種業績增速一定是可以把股價往上面頂一頂的。
所以感謝農商行,A股的生態,又因此變了一些,也許有些新股,是可以跟蹤觀察一下了。
作者介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kopM24BMH2_cNUgLcO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