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裏海(公眾號:fengkuanglihai)
時間自由的確很有好處,可以把自己的時間都耗費在自己所喜歡的事情上,雖然每天忙碌,但時間都是用在刀刃上,覺得忙也值得啊,而不是以前那樣為了生存而瞎忙。
這次廣州雪球之行匆匆,但收穫的確很大!
雪球其實去年也邀請了我去參加雪球之夜的,但是去年自己還在上班,時間不自由,沒有辦法未能成行,而今年第一次參加,雖然來去匆匆,但還是感覺頗豐。
在來演講的這麼多嘉賓中,樂趣確實讓我印象深刻,因為他本身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個人投資人,之前也讀了他很多文章,但在現場聆聽他的演講,真誠而富有感染力,居然還讓我這個大男人內心一股莫名的感動,而這種感覺已經很久沒有了。
其實樂趣這麼多年的投資,非常簡單,就是單一超長期持有貴州茅台。但從他持有茅台的經歷,我們可以看出他對投資的核心邏輯,即何為偉大的公司,為什麼要超長期持有偉大的公司有著超乎於一般人的理解,而這種理解,是一般人無法領會的。
其實核心邏輯是一致的,也就是商業思維,即在他們眼中,買股就是買股權,是買公司的一部分,只有這個理念牢牢的樹立在了自己的頭腦中,才能夠真正的理解何為投資,而在這個基礎上利用市場情緒,不過是在資金不大的時候,擴大自己的收益而已。
與偉大的公司共成長,也許是所有價值投資者的最終歸途,以一位已經非常成功的投資前輩的一句話來說的話,就是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屬於自己心目中的茅台!
在頭天晚上和廣州本地一些成功的投資人的朋友的聚會中,也聊到了這個問題。其中有位茅粉大姐,也是長期持有茅台,她本身之前也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但後來卻慢慢淡出了生意,轉而把資金都投入到類似茅台這樣的高價值企業中來。
以她的話來說,我自己做生意,只能做到ROE10%,而且還非常辛苦,那為什麼我不把這錢投入到讓別人經營的能夠實現年化20%,30%的生意中去呢?所以她買了茅台。
請記住,上面這段話非常關鍵,應該說90%以上的人理解不了這句話。如果能讀懂這句話,就代表你能夠理解價值投資了。
我也看過另外一個資深投資人馬喆的文章,他本身也是一位企業家,後來花了幾年悟透了這個道理,所以關了自己ROE5%的生意,轉而到資本市場上來投資高ROE的企業。
我們絕大部分人,到了資本市場上,就會被每天波動的價格所牽絆,所以迷失了自己,在這部分人眼中,每天都是價格波動,而在把投資當成一門生意的人的眼中,則是活生生的企業。
我因為家裡有事,所以昨晚半夜就回來了,今天和岳母聊到投資這個事,她也很有感觸,她本是一名審計師,五糧液當初就是她們所的客戶,當年我和她女兒談朋友的時候,我就知道她在做股票。
她今天和我聊起五糧液這個事,說她知道五糧液這家公司很好,當年就在五糧液這公司上面追漲殺跌,賺了點渣渣錢就出來了,這麼多年下來,肯定整體而言是沒有賺到錢的,已經淡出股市江湖了。
我看了下,10多年前她做五糧液的時候,2007年吧,就算是當年6124點的最高價買入,到現在也有4倍,如果是最低價買入,有足足15倍,而如果以2008年為基點,最低點到現在,足足30多倍。
所以沒搞懂投資的本質是怎麼回事,突破不了這層認知的膜,投資賺錢真的很難。
只有真正突破了的人,想通了的人,才能夠堅守住高價值的個股,才能夠承受市場情緒帶來的價格波動對人心理的折磨。
一家公司有兩個價值,一是商業價值,例如有多少凈資產,凈利潤多少,ROE多少等等,這是商業價值,二是市場價值,即公司的市值多少,股票價格多少等等。
很多時候,因為市場情緒的存在,商業價值是無法市場價值同步的,而且還可能扭曲很多年。例如樂趣買了茅台,4年後才掙錢,馬喆也是痛苦了好幾年。但是最終兩者是要達到一致的,這就是商業思維。芒格曾經說過,如果看40年,公司股價和凈資產收益率的增幅,幾乎是一致的。
我在想,雖然從基本面投資衍生出來的具體方法足夠多,但當能夠操控的資金量達到一定數量級以後,最終都會走向與偉大企業共成長的這條路上來,也許,這就是每個價值投資人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