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股票股價和估值迭創新低,能不能買?

2019-11-30     瘋狂的裏海

應網友之約,寫寫中國建築(SH601668)的財務數據分析。

在寫中國建築之前,想讓不熟悉它的朋友先大概了解一下它。

來點簡單直接的——

2018年報截圖

以前介紹過,想最快速度的了解一家企業的基本概況、主要業務,莫過於打開它的財報。

通例上講,財報的第三節,就是企業的業務概括介紹。

通過介紹,我們知道,中國建築的主要業務包括四塊:房屋建築工程、基礎設施建設與投資、房地產開發與投資、勘察設計。

簡單點說就是:蓋房、修路、承攬工程,兼職房地產開發,同時還順手給別人搞個測量、來個設計什麼的。

上述業務在公司里都占據著什麼樣的地位呢?

簡單——財報里也有明晰的介紹——

分部業務數據 來源:2018年報

房建+基建占總營收的84%,利潤貢獻了52%,房地產投資占總營收15.4%,利潤卻貢獻了46.8%。

可以這樣講吧,企業的業績,一半靠對外承攬工程,一半靠房地產開發。

擦,沒想到吧,中國建築原來是半個房地產公司!

我查了下相關數據,截止2019年11月8日收盤,中國建築總市值2166.23億,大小股東約50.55萬,人均持股市值42.9萬元,看起來不錯哦——可是前十大股東的持股量就高達76.02%。

也就是說,這50多萬中小股東,持股23.98%,持股市值僅519.5億,人均持股10萬元。

這種股票,說好聽點,叫大眾情人,說難聽點,唉,純屌絲持股。

為什麼屌絲們這樣喜歡購買中國建築呢?

可能是因為股價便宜吧——11月8日收盤價,每股才5.16元。

呵呵,這個解釋,冒犯中國建築的廣大投資者了。

據我所知,很多機構、大V、金融圈知名人士,也看好並持有此股。

那麼大家看好它的理由是什麼呢?

下面,是我從價投的角度,對看好和投資中國建築的邏輯總結。

1、很賺錢。

買股票就是買企業。

企業能為股東帶來實打實的價值創造,是投資者買入並持有的最大理由。

中國建築為股東創造價值——或者通俗點講——賺到錢了嗎?

當然啦!

有圖為證!

2018年報權益表

上邊這張表都很熟悉了吧?

從哪裡剪切過來的不用再詳細講解了吧?

按我們以前的套路分析一下:

企業成立前後,股東總共拿出了股本+資本公積=419.85億+112.62億=532.47億,供企業運營。

而成立後,企業至少為股東創造了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60.03+1656.28=1716.31億的財富。

之所以說至少,是因為企業每年還有一筆相當可觀的現金分紅給股東。

賺來的錢(1716.31億)是股東拿來的錢(532.47億)的3倍。

一句話小結,企業為股東賺錢了!

企業為股東賺沒賺到錢,還有一個直觀的數據可以觀察——

最近五年的ROE

中國建築的ROE數據,近年一直穩定在15%以上。

這個數據雖然沒有茅台、平安這些股王級的大哥高,但是也不低了。

長期持有它的投資者,理應已經獲得了年化15%上下的投資收益。

這個水平,對專業的基金經理來說,也已經是世界級的水準了。

所以,說中國建築一直在為股東賺錢,而且是很賺錢,沒毛病!

2、估值低。

價投圈裡有句名言:低估是王道。

最近我看到又有朋友進一步升華:低估是萬王之王!

而中國建築的估值,目前就非常的低。

有多低呢?

請看下圖——

市盈率估值

中國建築的滾動市盈率估值在上一輪牛市開啟前,曾經低至5倍之下。

而今這項數據大約是5.6倍。

離最低還有大約15%的距離。

但五年的中線估值水平大約為7.5倍,最高時超過15倍。

下跌空間有限,而上升空間極大——這就是對目前中國建築估值水平的最高概括!

3、股息高。

有一部分更高階的價投,投資已經不看股價的漲跌了——他們追求的是高股息帶來的充沛的流動性。

所以,現金分紅高的標的,備受這部分死腦筋的追捧。

嗯,對這一點,中國建築也算得上是可圈可點吧——

股息率走勢

如果算上今年的業績增長,2019年股息理應還有10%的增幅。

如此,則目前的動態股息率應該已經超過了3%。

在市場上算不上最高,但跟自己相比,已經逼近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了。

還有比獲得真金白金銀的分紅收入更攝人心魂的嗎?

嗯,好吧,又吸引來一波人。

4、成長好。

成長性據說是最高階價投的目標。

好吧,中國建築看往年紀錄,我們發現它居然也完全達標!

最近五年營業收入

從最近五年營收數據看,年化復合增長率約為10.7%。

數據不算太高,但是很穩定,一直在增長。

最近五年的凈利潤

最近五年的凈利潤數據,也可圈可點。

年化復合增長率為14.1%。

嗯,與營收增長同向,但又比它高出4個點。

這說明,利潤率也在逐年提升。

年化 10%——14%的增長,看似數據不高,實際上並不低。

尤其是考慮到它目前5倍左右的估值,真可以算相當不低!

PEG才0.5倍左右,看起來——太對得起觀眾了!

從上邊的分析和總結看,中國建築非常符合李馳先生擇股的「3P法則」,也非常符合騰騰爸看重的高股息擇股法則。

也正因為如此,才會有50餘萬眾的投資者對它心愛有加吧。

但是,為什麼股價總是跌跌不休呢?

有人說,是因為某保險機構在大力地出貨——可是大力出貨的股票多了,哪有像中國建築這樣下跌的?

從2017年的階段性高點算起,下跌綿綿不絕,已經快3年了。

這種跌法,似乎暗含著某些潛疾吧?

它出了什麼問題,讓市場這樣擔心呢?

我個人的經驗,企業某些方面出了問題,最終一定會在財報的宏觀數據上體現出來。

所以我在進行財報數據分析時,一看就是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數據。

上邊在分析問題時,我們已經順帶著統計和分析了中國建築最近五年的ROE、營收、凈利潤等數據。

可以說,無論ROE,還是營收、利潤增長,都還是可以的。

「營收有利潤」,不是那些光打雷不下雨的主兒——現在,我最關心的,是它的利潤質量,即「利潤里是否有現金」,以及它的資產質量,即是否有償付風險,是否高負債運營。

最近五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

看到這張圖表,我的第一反應是:經營性現金流的起伏太大了。

2016年可以超過1000億,而2017年馬上來個負的400億。

是企業經營不彰,還是企業的經營模式天生如此?

寫到這裡,先溫習一下功課:前些天寫萬科的財報分析文章時,我順帶著講解了分析企業現金流的一些基本原則,其中一條就是,要與企業的經營模式結合起來進行才會客觀公正。

中國建築的經營性現金流起伏不定,是否與此有關呢?

這裡先放下,我們過會再聊。

下面再看下中國建築資產負債情況——

最近五年負債數據

最近五年,中國建築的總負債率一直高達70%以上,接近80%。

這個負債率水平是不低的。

學界上普遍認為,企業的負債率超過60%就很危險,就得注意它的償付能力,防止「心梗死」。

寫到這裡,我們發現,對中國建築進行財務數據分析,至少有以下三個問題,需要重點關注和釐清——

問題一:它的凈利潤真實成色到底如何?

問題二:它的負債率是不是真的過高?

問題三:它的未來前景又到底如何?

解決了上述三個問題,對中國建築的財務數據分析,基本上就完成了。

下面,逐一分析和回答。

問題一:凈利潤的成色如何?

在分析企業的利潤成色時,我喜歡從兩個方向上進行探究:

1、凈現比到底如何?

2、總體現金流如何?

先來看凈現比——

最近五年凈現比

從五年的總體情況看,凈現比數據大於1,意味著在五年的長周期上,1元錢的凈利潤帶回來了1元錢的真金白銀。

這個數據是不錯的。

但分階段看,前三年,即2014-2015年間,經營性現金流明顯高於凈利潤,而最近兩年,即2017、2018年,則現金流入極差。

承接上邊的話題:這是否和中國建築的經營周期有關呢?

為此,我特意計算了下它的存貨周轉率,發現長期保持在2左右,也就是說存貨的周轉天數大約在180天左右。

這樣短的經營周期,凈現比這個指標是可以直接適用的,而不用再考慮經營周期跨年經營的問題(相關邏輯,詳見前兩周我對萬科的財報分析)。

我們在分析萬科時發現,一般的房地產開發經營周期至少3年左右,國內個別房企,對經營周期要求特別苛刻的,也頂多2年左右。

相信中國建築的房地產開發板塊,其經營周期也不會跳出這條規律。

由此倒推,應該是中國建築的房建+基建業務,拉低了它的整體存貨周轉律。

也就是說,房建、基建業務,經營周期明顯低於1年,從而將企業整體的存貨周轉天數降低到180天左右。

不論怎麼說吧,它的經營周期,適用凈現比數據的衡量。

而凈現比數據顯示,它在經營周期內的現金回款能力相對比較差。

那麼整體現金流狀況如何呢?

最近五年整體現金流數據

從上邊這張統計圖表上看,2014年-2018年五年間,中國建築經營性現金流凈額1534億,投資性現金流凈額為-1166億。

也就是說,總體上看,這五年僅僅依靠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入,是完全可以支撐得起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發展投入的。

但是即使這樣,五年間的籌資性現金凈額也高達1422億。

正常情況下,這個數字意味著企業還在加槓桿進行擴產投入。

只是讓我感覺到疑慮的是,這1400餘億籌資凈額主要是由2017、2018兩年貢獻的(兩年總額近1000億),而這兩年恰恰是它經營性現金流比較差的時候。

這兩年,企業一方面經營回款很差,一方面又在借錢加大經營投資。

這種逆勢操作,到底是企業家的深思熟慮,還是瘋狂一搏呢?

由此,我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最近幾年,企業的現金回款能力較差,並且逆勢加槓桿投入,可能是企業不受資本市場待見的主要原因

由此,我查找統計了中國建築的資本開支和自由現金流數據——

最近十年資本開支及自由現金流數據

從資本開支項看,對凈利潤的占比通常在50%左右,數據較大,但還處在合理的範圍內——我們以前介紹過,這項數據,低於50%,企業就非常值得關注——中國建築恰巧騎在線上。

讓人擔心的,還是自由現金流的問題——站在十年的角度,中國建築似乎總是逃不脫,好三年歹三年的命運。

雖然總體上,創造的自由現金流都還是正數,但起伏太大,似乎不是巴菲特們喜歡的類型。

投資者選企業就像找媳婦,你得找性格好的,更得找情緒穩定的,一會兒對你貓臉一會兒對你狗臉的女人,能讓你過得舒坦嗎?

我查了下2019年Q3財報數據,發現到今年第3季度結束時為止,中國建築的經營性現金流還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

從數據上看,甚至比去年還要差一些。

不知道今年最後一個季度,能不能有奇蹟上演。

記住:看中國建築財報,未來兩年最應該關注的,是它的現金流情況!

問題二:負債率是不是過高?

審查、分析完企業的現金流,我們開始關注它的第二個問題,資產負債率是不是過高的問題。

對這個問題的分析相對簡單一些,我直接翻開它合併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部分,直接對它的負債結構進行了分析。

如下圖所示——

2018年報負債部分截圖

我選擇的是中國建築2018年年報——再強調一遍,對企業進行財務數據分析,我喜歡查找分析年報數據,一是因為年報數據更翔實,已經經過誤差調節,二是因為年報經過正規審計,可信度更高。

預收款和應付款,是企業對上下游的占資,不是有息負債,體現的是企業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

這兩項數據越高,意味著企業的經營能力越強——是好事情,不是壞事情。

在計算真實負債率時,應該把這兩項數據從總負債中去除掉。

另外,根據新的會計要求,房地產業務會產生合同負債這一新的項目,其帳下款項實質上也屬於以前的應收帳款行列,也應該從中去除掉。

中國建築的這三項數據之和約為7606.95億(4948.70+1758.18+900.07)。

總負債14325.76億扣減掉7606.95億之後,還剩6718.81億。

扣減掉一半還稍多一些。

所以中國建築2018年的負債率直接從75%左右,下降到35%左右。

嗯,企業的負債率還是非常非常安全的。

這一點,可以放心哈。

額外說一下,在分析負債表時,我發現中國建築的「其他應付款」帳下,還有1100餘億的負債。

為了慎重起見,我查了它的附註,得詳單如下——

2018年報其他應付款明細

80%以上都是一年內應付的債券利息、貸款利息等。

這一塊是硬性要還的,是真實負債,算不得削減項。

特此說明。

截圖中畫紅線的部分,是其中帳齡超過一年的部分,嚴格的講,可以在計算負債率時進行分子項的扣減,但目前計算的真實負債率已經低至35%附近了,沒有必要斤斤計較。

能達到個毛估估的正確就行啦。

問題三:未來前景到底如何?

投企業投的還是未來。

大家最終關心的,還是企業的未來。

對房地產公司,我們預測未來收入和利潤,有一個比較好的邏輯,就是看它的存貨、買地投資和預收款項(包括合同負債)。

因為中國建築的多業經營,所以投資現金流出,不好做分割,我就把重點投向了它的存貨和預收款項數據的統計上來——

最近五年存貨及預收款項數據

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存貨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總額。

如上文所述——7000來億的存貨,好像只夠它賣半年的——所以,面對這項數據,我只能說如果未來一個季度還能持續這種趨勢,至少未來一年的營收和利潤還是完全能夠得到保障的。

中國建築畢竟不是純種的房地產開發公司——雖然房地產業務貢獻了它將近一半的利潤,但是營收只占總額的15%。

80%以上的營收、50%以上的利潤還是由承攬的工程(房建+基建)貢獻的。

所以對這塊業務,新簽合同總額是一個比較好的預測數據——

2019Q3財報P7頁面截圖

大家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建築新簽合同總額已經高達2萬億以上,同比增長了9%。

從以往的業務利潤率來看,房建+基建的毛利率一直穩定地處在7%-8%之間,2萬億的合同額,大約鎖定了1400-1600億的毛利潤。

而2018年毛利潤也就大約1400億的樣子。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僅僅承攬工程,就能支撐起中國建築未來1年的業績增長。

迭加進房地產業務的影響,我認為中國建築未來3到5年的業績是可以有保障的。

分析到這裡,我們可以大致做個總結了:

1、中國建築這些年總體經營穩定,業績穩定,未來3-5年間,大機率還可以實現營收及利潤的增長,年化復合增長率應該還能保持在10%上下;

2、目前對企業最大的困擾,就是現金流狀況還沒有好轉的跡象——這可能也是目前最不受市場待見的地方;

3、目前估值較低,股息有保障。

因此,對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我的操作建議是:

1、對極度保守者,「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有疑必躲——直白點說就是,如果你也擔心它的現金流狀況,那就沒必要心驚膽顫的投資它;

2、對一般的價值投資者,我們可以逆向思維地操作一下——在現金流最差、市場最不受待見的時候,提前埋伏進去,待現金流改善、市場扭轉成見時,享受雙擊的快感;

3、對投機的人,我也善意地提醒一下——中國建築盤子太大,業務又處於傻*畢*們一直詬病的基建和房地產等所謂的「傳統行業」,業績溫吞水,起伏不大,不刺激,還是算了吧,請到大街上去找有夢想有情懷的賈布斯吧!

當然,對第2類投資者,我以我的風格提供的建議是:拿出5%、10%,最多不超過20%的倉位,配置一點,風險不大,就當玩一把吧。

最後聲明:騰騰爸目前不持有中國建築,未來可能持有也可能不持有該標的,以上分析純屬瞎掰——喜歡點贊,不喜歡滾蛋!

全文完。

作者簡介:

我是騰騰爸,暢銷書《投資大白話》與《生活中的投資學》作者。

擅長用最簡單直白的語言,闡述最深刻複雜的道理。

擅長做市場判斷、估值判斷和企業分析。

擅長撒潑、打滾、灌水、吹牛、聊天——喜歡從生活中的平常小事中思考人生和投資中的大事。

並且喜歡用文字記錄下自己的思考與操作,讓時間和實踐來檢驗自己的投資成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CEXum4BMH2_cNUgWPJ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