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特效生態扶持計劃」的需求與方法

2021-05-05     三聲

原標題:快手「特效生態扶持計劃」的需求與方法

作為「創作工具」的一部分,快手特效的進化來自視頻供應一端的需求,不僅關乎技術的演進和選擇類型的豐富,而特效本身的設計和是否被用於拍攝,都與社區活力相關;方法上,快手通過流量和資金的激勵,進一步拉近了「創作特效的人」與「創作視頻的人」的距離,用生態建設的方式,促進社區的長久活力。

作者 | 周亞波

「魔法表情」正在成為快手社區內容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天,超過600萬新的「魔法表情」作品在快手誕生,日均的播放次數也超過了10億。

龐大的內容供應與消費需求,決定了「活化」魔法表情的生產成為了社區管理者的剛需。早期平台供應模式很早就被「快手特效開放平台」所取代,而當需求繼續擴大,視頻創作者、特效製作者的連接變得更加深遠,快手作為管理者的角色就需要進一步發生變化,原先的「特效開放平台」也有了疊代的需求。

在剛剛結束的2021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快手宣布了「特效生態扶持計劃」,分別面向創作者和特效師,提供曝光、流量等支持,「快手特效開放平台2.0」也隨之上線。

作為「創作工具」的一部分,快手特效的進化來自視頻供應一端的需求,不僅僅關乎技術的演進和選擇類型的豐富,更包括特效創作過程與用戶創作、進而與社區活力相關;方法上,快手通過流量和資金的激勵,進一步拉近了「創作特效的人」與「創作視頻的人」的距離,用生態建設的方式,促進社區的長久活力。

快手特效中心運營負責人王俊森表示:「希望通過特效讓用戶在創作時能夠更加從容,也讓創意發揮變得更加容易,作品變得有趣。」

01 | 「供應端」的需求

當快手長成一個DAU超過3億、擁有多重內容生態的社區,為用戶進行創作提供更加強大的工具,就成為了一種需求,也是社區「平台能力」的表現。

「特效」技術自短視頻內容形態風靡開始便與內容創作的發展有著高度的關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與用戶創作的關係,實際上也可以放到「特效工具」的普及與用戶創作的關係範疇去理解,有了簡潔易用、表現形式多樣的特效為創作加持,不僅創作視頻這一件事的新鮮感會更強,其在社區當中的互動效果也會獲得加持。

除了「外在的一切都可以改變」,一些生活當中的「小靈感」也更容易通過「魔法表情」來實現。王俊森表示,快手魔法表情的價值不僅僅是「讓好看的人更好看」,更在於給予用戶更大的創作靈活性,「滿足用戶創作需求的同時,還能吸引到更多老鐵的評論點贊。」

2020年萬聖節期間,快手推出「隱身魔法」,能夠對視頻里指定區域進行智能修復和腦補,實現在背景里「隱身」的效果,該特效上線僅一周使用人數就達100萬,播放量更是突破4億。此外,AI技術加持的魔錶還包括採用圖像識別技術的「梵谷星空」、通過動態人體描邊技術把用戶的身影一分為二展現的「天堂煉獄」等。

除了廣大普通用戶,魔錶也頗受明星用戶喜愛,比如楊冪拍攝過的「漫畫甜心」魔錶讓她變身一頭紅髮,迪麗熱巴拍攝的「童話公主」魔錶作品更是點贊量達到了140萬。

前端使用上的簡潔豐富,後端技術上的強大智能,也是短視頻平台特效發展的關鍵。快手技術部門在人臉識別、AR、MR等AI方面的高技術水平,也通過開放平台得到了下放。

換句話說,特效創作者更方便地利用技術創作特效,視頻創作者再將特效作為工具,以形成循環。當前,快手已經上線了超過20000款「魔法表情」,並仍在持續更新,這些魔法表情包括了創作的多個方面,成為了快手老鐵展示生活、擁抱生活的利器,也被高頻率用在創作活動、娛樂營銷等多種場合當中。

快手的普惠原則繼續在特效工具的使用當中得到了實現。「我們希望用戶能夠把特效融入生活,玩出花樣,拍自己,拍別人,拍山水,拍藍天,整個世界所見,皆可加魔錶特效。」王俊森表示。

02 | 生態扶持與平台上線

在「長出來」的供求關係面前,快手需要做的,是怎樣將這個生態長得更大、更持久。2021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上,快手公布了一系列特效生態扶持計劃。

其中,「快手特效達人扶持計劃」旨在幫助魔錶達人快速成長,促進新式創意內容在快手社區流通,以「讓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的樂趣和創作的幸福感」,這一計劃將由「藝術+」和「創想+」兩個部分。

「藝術+」部分指向了增加「用戶使用魔法表情創作」和「製造魔法表情」本身的聯繫。通過數據的篩選,增加魔法表情創作者拍攝更好作品的計劃。按照計劃,用戶使用魔錶拍攝作品,發布後兩小時內數據達到指定標準,快手會追加1千至10萬不等的流量曝光,以及熱門推薦位。優質的魔錶創作者,會得到更多的流量傾斜。

「創想+」部分則讓「定製」這一行為更多地往非商業客戶一端滲透。快手將此前僅面向商業客戶的資源開放給優秀創作達人,提供定製魔法表情服務。以「周董」定製魔錶「指尖籃球」為例,推出短時間內達到8400萬次曝光,成為頭部明星入駐快手的標杆。該計劃目前處於內測階段,只接受少量創作者進行合作。

與「快手特效達人扶持計劃」相對應,「快手特效開放平台2.0」正式上線並更名為「必揚特效平台(Beyond Effect)」,顯示了在拍攝鏈條的「更前一環」,特效創作工具方面的進化。

此前,開放平台註冊用戶已經為快手提供了超過18000款魔錶素材,大部分優質作品都可以在快手APP拍攝頁使用。王俊森透露,設計師在這個平台上製作的特效表情,將用於快手的短視頻、直播、快影、一甜相機、快手的海外版本等。每天,用超過1000萬用戶正在使用這些創意素材。

「特效平台」的作用不僅方便了創作,也能為特效創作者們帶來收入,當前,超過半數的特效師活躍用戶通過開放平台獲得了總共超過 300 萬獎金收入,最高一位月收入到達到了10萬。

更直接的激勵也隨之推出,快手還推出了「快手特效師激勵計劃」,根據創意特效上線後的表現給予現金激勵,單個最高可獲得4萬,以及新人獎勵、創意評選獎勵等,還會標註予官方特效師認證,以提升其個人影響力。「未來,我們將會在每個月拿出500萬用於做特效師的現金激勵,是現在獎金數的3倍。」王俊森透露。

03 | 循環

此外,快手首屆「特效設計大賽「已於4月26日啟動,參賽者將有機會獲得流量扶持,最終獲勝選手還能成為快手簽約特效師並贏得10萬獎金。

人才發現、創作方向的循環將從「產品運營」和「活動激勵」兩個路徑展開。在產品手段當中,一些推薦機制將更快地判定特效成品的受歡迎度,「用個性化的算法來去完成人和魔錶的匹配,這是第一部分。」王俊森表示。

市場活動、運營活動的激勵則成為了這種循環的第二部分。「比如一些花了很多功夫、很多技術的魔法表情,為了讓更多人去使用,我們就會做一場像挑戰賽或者是話題標籤,讓更多的人關注並拍攝更多魔錶作品。」

產品的運營和活動的激勵,進一步讓特效師本身更容易被發現、更容易與社區生態共同進化。王俊森透露,針對快手特效製作者的發現和培養已經從「散養」狀態進入到了建立更多官方溝通渠道的狀態。「我們建了一些社群,然後製作更好的教程,遇到問題的時候也會更快地進行溝通。」

另一方面,平台的聚合讓特效創作者、特效師們本身也能夠更形成自發的溝通,這也讓特效的創作能夠形成更快的信息同步,促成更多創作靈感的誕生。而通過激勵手段或者「特效師認證」等方法,特效創作者、特效師們正在從幕後走上台前,特效製作的生態也從單循環向復合生態當中進化。

「特效是技術與藝術結合非常緊密的產品。」王俊森表示,特效極大提升了「短視頻+直播」平台的可玩性與趣味性,對於豐富創作生態、鞏固社群效應作用顯著,也是快手平台的發力方向之一,流量扶持、獎金鼓勵等都是有效的激勵手段。對創作者和特效師的激勵,最終受益的是每一位快手用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lh84PHkBrsvY2_UuBps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