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聞雪山行:一場持續五天的戶外直播綜藝

2021-08-03     三聲

原標題:搜狐新聞雪山行:一場持續五天的戶外直播綜藝

從7月19號到7月23號,連續5天的時間裡,搜狐視頻用「主直播」「原生態」「慢直播」等多種形式,還原了搜狐登山團和明星嘉賓登頂崗什卡雪山的過程。以此次登山活動為樣本,從內容到技術到變現模式,搜狐直播的模式樣態已經逐漸完整起來。

作者|劉浩川

「上搜狐,知天下」是搜狐延用多年,深入人心的廣告語。7月19日的「搜狐新聞雪山行」媒體見面會上,張朝陽給出了這句Slogan在直播時代的延伸:「看搜狐直播,知天下大事」。

對於搜狐的直播思路,張朝陽具體解釋到,「搜狐是把直播當成媒體來做的,所以說,搜狐的直播更多的是告知和傳播資訊的一個延伸。」

「搜狐新聞雪山行」,是「搜狐直播」的一個樣板活動。從7月19號到7月23號,連續5天的時間裡,搜狐視頻用「主直播」「原生態」「慢直播」等多種形式,還原了張朝陽和印小天、X玖少年團夏之光、楊九郎、李慧珍、黃征、周韋彤以及雪山行特邀體驗官任重等明星共同登頂崗什卡雪山的過程。通過直播,用戶和登山隊員們一起「雲」游雪山。

除了向用戶輸出更高的信息密度之外,「搜狐新聞雪山行」也在傳遞著「搜狐直播」更多新的可能性。

搜狐和中國移動全球通的深度合作,讓本次直播實現了5G高速傳輸。以5G等全新技術為基礎設施,未來面向手機端的直播可以建立起更專業更低成本的後台製作流程。變現模式方面,全場景記錄式的直播包含眾多話題與敘事線索,有著巨大的內容種草和品牌營銷潛力。

從內容到技術到變現模式,搜狐直播的模式樣態已經逐漸完整起來。

01|更高信息密度

「把直播當成媒體來做,把活動當內容來做」這是張朝陽自己給出的本次搜狐新聞雪山行的內容邏輯。

「直播」這一傳播方法,其內涵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專業媒體機構是唯一有能力實現直播的主體,大型活動或事件是直播發生的場所。而伴隨直播時代的到來,一個人一台手機便能開直播,單場直播所攜帶的信息價值迅速降低,主播的直播間似乎才是與直播緊密聯繫的場域。

當「直播」已漸漸成為「秀場」、「打PK」等行為的同義詞時,傳統媒體的直播在提供信息增量,輸出高價值內容上仍有其無可比擬的作用。搜狐視頻希望用直播模式在當下視聽內容市場裡找到自己差異化發展的道路。

本次搜狐新聞雪山行活動的直播,實現了24小時全場景記錄,多機位多直播模式並行,記錄下了嘉賓登山過程中的豐富細節與故事。這是更接近大型媒體報道重大活動的直播方式。

5天的時間裡,搜狐用60餘場直播記錄下了登山活動的全過程。從19號晚由黃春貴等登山專家為嘉賓們進行器械講解和登山培訓,到20日嘉賓開始向大本營進發,再到22日嘉賓到達崗什卡峰C1營地,再到23日張朝陽和搜狐登山隊最終登頂,登山前前後後的完整過程都是用戶可以觀看互動的內容。

同時,搜狐新聞聯合搜狐視頻,通過直播和無人機航拍等技術,打造了「主直播+原生態直播+慢直播」模式,向用戶提供了多視角的內容選擇。主直播間關注攀登過程,配合小窗解說向觀眾呈現原生的「現場直播」的體驗。原生態直播則由明星隊員出鏡,以個人視角展示攀登路上的見聞與崗什卡的自然美景。慢直播則全天候記錄崗什卡雪山的自然風光。

與傳統電視直播相比,搜狐多視角直播的模式在記錄活動全過程的同時,向觀眾輸出了更多的細節內容,進一步提升了直播的信息密度。每位嘉賓在原生態直播下都享有自己的個人專屬鏡頭,為用戶帶去了多樣化的內容體驗。

在活動剛開啟的19日,印小天在直播裡帶領觀眾一起遊覽了雪山下的油菜花田,並當場曬出了自己在油菜花田中的自拍。黃思源等專業登山者則在直播期間現場教學了高原運動技巧。女星周韋彤則在自己的直播間裡向觀眾分享了她登山期間的護膚心得。

搜狐視頻連續五天對雪山環境、攀登過程、明星生活的直播過程中,穿插著開箱、吃播、探秘、交友、歌舞秀、登山知識科普等豐富內容。登頂時,主直播間內觀眾實時熱度一度突破兩千八百萬。搜狐用足夠有信息密度的內容,支撐起了觀眾的高關注度。

02|全新基礎設施

全場景、多角度的直播,背後有一個龐大的拍攝團隊和複雜的拍攝製作流程。深入崗什卡雪山進行直播,更是令難度幾何級增長。

爬雪山,對於搜狐而言是一項熟悉的活動,也有著特殊的意義。搜狐登山隊曾多次登頂四姑娘山三峰、四姑娘山大峰、哈巴雪山、玉珠峰、雪寶頂、啟孜峰、崗什卡雪峰等著名雪山。

每一次登山,除了登上峰頂,更大的難點在於如何向外界傳播登山內容。2002年第一次攀登四姑娘山時同事特地騎著馬到日隆鎮一個小破酒店的大堂,連一根電話線到北京搜狐的伺服器,才能把內容傳上來報道。

2008年登玉珠峰時,張朝陽在發布會上回憶到,「當時拍個視頻都很困難,要傳遞信息,得通過衛星信號。」張朝陽說。

此前的技術條件下,24小時多角度的實時直播是不可能的事情。讓本次直播成為現實的,是與搜狐深度合作的中國移動全球通提供的5G信號覆蓋以及全方位製作支持。

日前,中國移動官方宣布了崗什卡雪峰峰頂覆蓋5G信號的新聞。青海移動在崗什卡雪峰海拔4800米的C1營地建設完成並順利開通5G基站,實現對海拔5000多米峰頂的信號覆蓋。這是本次雪山行活動得以實現5G直播的直接原因。

經實測,在海拔4200米處的大本營,5G速率下行峰值突破720Mbps,上行峰值高達139Mbps。5G速率下,直播信號可以實現實時傳輸。靠電話線、衛星通信傳遞登山動態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除了基礎的通信條件保障,多機位、多角度的直播內容還需要一個專業完整的製作環境。搜狐與中國移動全球通在本次活動中共同建成了一個直播中樞。

直播中樞配備有可容納近50人同時工作的導播間。多機位拍攝下「主直播」「慢直播」「原生態直播」等內容可以在這裡統一製作並對外傳輸。為滿足解說、訪談等直播內容的需求,導播間旁還建設了占地176平方米的「中國移動全球通5G星空直播間」。從前期拍攝到後期製作,本次直播的每個環節都趨向於衛視級製作的水準。

一直以來,我們視聽的界限,都以信號傳輸的界限為前提。伴隨中國移動5G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這樣全場景、立體式的直播還將覆蓋到更寬廣的角落。

03|體驗營銷矩陣

直播如何變現?長久以來這個問題似乎只有「禮物」或「帶貨」兩個答案。這樣的變現模式根植於直播快速互動的特點。主播與觀眾高強度互動為觀眾製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情緒爆點」,進而產生瞬時的消費慾望。

以搜狐新聞雪山行為代表的搜狐直播活動卻側重於向觀眾輸出更加高密度同時高價值的信息。用戶通過直播深入登山過程中,獲得了類似戶外真人秀的節目體驗。以這樣高沉浸感、高體驗感的內容為基礎,搜狐也在直播變現上嘗試了全新的道路:體驗式營銷。

長期以來,品牌在視頻內容里的露出方式,一直以冠名、植入、口播等方式進行。品牌的宣傳與內容的推進是割裂開的。消費者對品牌信息產生了天然的忽視乃至牴觸。而本次搜狐新聞雪山行,為廣告主塑造了一個以真實體驗為基礎的產品展示和品牌形象塑造環境。品牌的展示有機結合在內容推進里。

一場登山活動,本身就需要諸多專業產品和設備的支持,這成為了天然的品牌露出的土壤。本次直播的順利落地,便有賴於中國移動全球通的5G通訊保障。直播的每時每刻都在無形地為5G服務做宣傳。知名戶外品牌The North Face則提供了全套服飾和登山裝備支持,明星隊員們成為了最佳「模特」。南孚電池則成為本次登山活動的「重要物資」,為全隊提供了登山所需的用電裝備。

同時,通過直播,嘉賓對於產品的實時測評也可以直接傳輸給觀眾。用戶可以通過直播及時的進行種草,並了解到真實的產品體驗和品牌故事。

在去往崗什卡雪峰之前,演員任重在大興機場開設了個人直播。作為中國移動全球通用戶的他享受了包括專屬候機通道、專屬休息區在內等一系列用戶尊享候機服務。這樣的體驗既構成了一期典型的「體驗頭等艙」式的Vlog內容,滿足觀眾好奇心;同時也高效介紹了中國移動全球通用戶可以享受到的優質服務。

張朝陽則和青海移動高層在大本營室內場景中,進行了中國移動全球通大講堂直播,分享登雪山的故事和體驗,以及青海移動工作人員在高海拔環境下工作的故事。青海移動工作人員用煤氣罐燒水,以乾糧果腹,忍受著高原反應完成基站設備架設調試的工作故事通過直播被分享給了數千萬觀眾。

「看搜狐直播,知天下大事」。搜狐不僅為觀眾打造了一個信息高效傳輸的直播窗口,也為品牌創造了一個可以有效實現內容營銷的陣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81085476_5242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