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瑪特首投動畫公司兩點十分,為IP找內容,打造高質量IP

2021-10-02     三聲

原標題:泡泡瑪特首投動畫公司兩點十分,為IP找內容,打造高質量IP

泡泡瑪特和兩點十分作為兩個行業里具有分量的企業,率先相遇,不僅邁出了公司的一步,也邁出了行業的一步。

作者|張露曦

編輯|龐夢圓

泡泡瑪特終於出手投資動畫公司。

9月中旬,武漢兩點十分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簡稱「兩點十分」,下同)完成了數億元B+輪融資,泡泡瑪特領投,中文在線、鷹角科技等公司參投。泡泡瑪特持股比例為10.2259%,成為兩點十分第三大股東。

這是泡泡瑪特對動畫公司的首投,也是他們「為IP找內容」的一次「下了決心」的嘗試。

IP和渠道是潮玩行業發展的兩個核心能力。相較之下,渠道是泡泡瑪特的長項,但IP在其急速發展中一直存在著不夠豐富、不夠穩定之類的隱患,因此在去年上市前後,泡泡瑪特加大了IP方面的布局,比如簽約或培養設計師以擴大IP庫,投資美術館、漢服、潮牌等以豐富IP類型等,用來擴大和延續自己在IP端的能力。

他們感興趣的IP,也不再只是沒有故事的形象,而是包括了影響力更持久的故事化IP。隨著IP矩陣的不斷擴大,泡泡瑪特對IP的運營也進入了更加精細化的階段,在沒有太多經驗可供參考的情況下,為IP打造內容是其嘗試的一個重要方向。因此,投資一家具有規模化、工業化製作能力的動畫公司,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選擇。

在考察了多家動畫公司後,泡泡瑪特選擇了兩點十分。

兩點十分於2007年成立,擁有《銀之守墓人》《我是江小白》《巨兵長城傳》等多個原創IP,還能製作強故事性、高質量的遊戲CG。

《不知火》便是兩點十分遊戲CG的出圈作品之一

「兩點十分是蓬勃發展並且有紮實業務能力的公司。兩點十分不光在接別人的內容製作,也有自己的IP內容,他們在理解IP(以及IP)製作方面達到了我們滿意的預期。」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向《三聲》說道。

兩點十分每年可以接100多個項目,這一高產能在整個國內動畫公司中都算罕見。實現高產能的前提是其工業化能力。2017年前後,兩點十分開始不斷優化自己的工業化體系,向外,投資CGteamwork、心智科技等技術公司,以提高生產效率;向內,優化組織架構,打造從編劇到後期的流水線、採用「貨櫃」生產方式減少返回修改的成本,還在部門間實行人員「交易模式」以降低閒置成本。

他們與泡泡瑪特合作,則是看中了對方在IP方面的多維度認知和商業化能力。

泡泡瑪特與兩點十分的合作,是兩個公司的結合,也是兩個行業不斷靠攏的結果。

潮玩行業可以通過內容為IP找到更多受眾,同時延續IP的生命力。動畫行業需要衍生業務為內容延長消費鏈條。在兩個行業不斷自我生長的過程中,相遇與結合幾乎是一種必然,在成熟的動畫市場、潮玩市場裡,這是已經被印證過的事實。而今,泡泡瑪特和兩點十分作為兩個行業里具有分量的企業,率先相遇,不僅邁出了公司的一步,也邁出了行業的一步。

01|兩點十分走向「工業化」

兩點十分創始人王世勇並不把自己定義為「創作者」,而是定位成「做企業的人」。他認為,創作者會把作品作為關注的對象,而企業家,則是更多地去思考生產方式、商業模式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等更為宏觀的問題。

這讓兩點十分與大多數動畫公司從根本上就表現出不同。

做消費品牌合作片、遊戲CG,這在很多等待兩點十分原創動畫續集的觀眾看來是「不務正業」,但這其實是經歷過中國動畫20年浮沉的王世勇對公司與行業發展思考後的選擇,所謂「窮則思變」。

「早期動漫產業是沒有任何營利模式的,我們那個時候其實過得很艱難。所以如果說你要在這個行業裡面做,必須自己探索出一條新的路出來,找到新的營利模式。」王世勇向《三聲》坦言,當時他認為「幾乎只有跨界合作才能產生真正的經濟效益」。

他找到的第一個跨界合作的領域,是消費品。原因在於,隨著GDP越來越高,消費者的人均工資也越來越高,對消費品來說,低成本的優勢不再,如果公司想繼續升值,必須要變成獨立的自有品牌,而「品牌其實就是故事」,同時相較真人,以卡通形象作為公司主要賣點的話,能更好地聚焦品牌資源,且更安全。這就是動畫公司可以發揮作用的地方。

所以關鍵思路就是,看一個行業「缺不缺故事、有沒有做品牌、要不要跟C端直接產生黏性」。沿著這個線索,他又找到了遊戲、平台甚至城市等領域。後期,兩點十分逐漸形成了「平台升級+動漫、消費升級+動漫、遊戲升級+動漫、城市升級+動漫」四條業務合作發展線路。

兩點十分原創動畫《秘寶之國》

確定完行業,便是從行業里選擇恰當的合作方,選擇標準依然從品牌出發,看合作公司是否想清楚了自己未來的發展路徑,是否「下定了決心干這個事情」。

第一個合作對象的「重慶江小白酒業」(簡稱「江小白」,下同),江小白定位年輕人,且自2012年成立起便一直在做品牌營銷,更重要的是,創始人陶石泉也認同用內容做品牌的思路,王世勇形容兩人「一聊就相見恨晚」。

最終,雙方成功合作的「江小白」系列動畫片,不僅贏得了口碑與流量,獲得了營銷大獎,還提升了江小白的銷量。

《我是江小白》之後,找到王世勇的品牌方越來越多。但因為「產能有限」,兩點十分給自己定了個標準,暫時不做同一個品類的品牌。此外,對方肯將多少相關權利讓渡出來也是考慮因素之一。

王世勇提到兩點十分「產能有限」,更真實的情況其實是,等著兩點十分要做的項目太多了。一年,兩點十分差不多能製作100到200個項目,王世勇認為,「只有極大的供應量才有工業化的可能性」,而他們「可能是全國極少數有這麼大產能的公司之一」。

「只有工業化你才能夠讓每個作品至少都在七十、八十分以上。」王世勇向《三聲》強調道。工業化建立在規模化的基礎上,反過來,工業化會帶來效率,進而產生更大的規模,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原理。

兩點十分在2017年開始進行工業化的嘗試,《我是江小白》是他們第一部工業化流程製作的作品。

兩點十分從兩個大方面搭建工業化體系。一方面是向外投資,通過扶持技術公司降低動畫製作成本。由兩點十分牽頭成立的「武漢互娛投資基金"目前已投資30餘家公司,包括流程管理、動作捕捉等技術領域。

其中CG teamwork流程管理系統能促進小組協同工作,Miarmy群集軟體則為各類影視作品提供最好的群集模擬解決方案。

Miarmy官網用圖

值得一提的是,兩點十分還與「心智科技」聯合開發動畫製作中的「萬能人」,「萬能人」可以打破「先做模型,再做動畫」的傳統動畫製作流程,讓模型與動畫製作可以同時開工,減少閒置的勞動力。

另一方面,在公司內部優化組織架構和生產線的流程,提高效率。

目前兩點十分母公司有500餘人,其中動畫團隊人數超出一半,架構主要分為三大塊。

一是編劇中心和編輯中心。兩點十分採用美國的編劇方式,有人專門負責策劃,有人專門撰寫世界觀,有人專門負責矛盾、負責台詞等。最後,由編輯團隊將各個環節統籌起來,進行審核。二是前期,以工作室模式運行,現有近二十個工作室,一個工作室的人員從七八個到三四十個不等。三是規模較大的中後期部門。

不同部門的人員之間可以根據項目流動,這在兩點十分內部被稱作「交易模式」。

這一模式下,如果A部門有閒置人員,便可以把人借給B部門使用,B會向A支付費用,費用來自項目撥款和公司內部的資金池。

這會大力降低人員閒置成本, 「每一個人專注著把事情做好,並不需要等這個項目完全結束,他就可以轉到另外一個項目。這是一個非常靈活的機制。這種交易模式使我們工作飽和量會非常高。」王世勇說道。

這一龐大、可靈活交易的團隊背後,是公司的數據管理系統,每個部門都知道其他部門在做什麼,什麼時候哪個崗位有人員閒置,可以預約交易。王世勇說,「我們公司員工可能比較擅長的就是算帳,做規劃、戰略。」

交易模式的範圍不僅限於公司內部,還包括子公司及外部投資公司。

兩點十分還會根據每一年的目標、員工的專注程度隨時進行組織架構調整。調整由王世勇牽頭,與合伙人開二到三天的閉門會,達成共識後再與中層領導開會、部署。

除了讓人員流動起來,更大限度發揮其價值之外,為進一步工業化,兩點十分也在不斷細化整個動畫製作流程。

在製作《我是江小白》時,整個流程還只有3~4個環節,現在已經拓展到了十幾個流程,王世勇期待未來,他們能將一部作品的生產環節細化成30~40個環節。

為提升環節與環節之間的對接效率,他們參考海上物流,採用「貨櫃」的配送方式,即一個流程做完、達標後,便「封箱」再也不改動,然後才進行下一個流程,以降低重複修改造成的損耗。比如「劇本做完了以後,才能夠做分鏡」。

而對可被封箱的劇本,他們通常有很高的標準化要求,要有「時間關係、人物小傳、大綱」等,例如「一共有5個文件,每個文件大概3000字,每一頁紙大概一分鐘」等等。

在工業化能力的加持下,2017年起,兩點十分的產能連續幾年呈倍數增長,從300分鐘增加到1200多分鐘。這個數字無疑還將繼續增加。

在內容製作方面,兩點十分無論是產能還是水準,無疑都達到了國內動畫公司頂尖水平,相較之下,在衍生品業務上,他們只是投資了相應的衍生品製作公司。王世勇解釋稱:「我們一直覺得這個不是我們擅長的點,還是有敬畏之心吧,覺得能做好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02|泡泡瑪特走向「精細化」

與渠道相比,IP是泡泡瑪特需要加大力度進行布局的一項能力。IP是潮玩的源頭,上市前的招股書里,泡泡瑪特將IP稱為「業務的核心」,他們也將募集資金的18%(約8.8億元)用來擴大IP庫。

近一年來,通過內部孵化、與設計師合作、與動畫電影合作和投資等方式,泡泡瑪特一直在擴大IP庫、豐富IP類型,以擴大其在IP端的影響力。相應地,其對IP的運營也越來越精細化。

泡泡瑪特內部成立了專門的原創IP孵化團隊「PDC」 (POP MART Design Center),推出了小甜豆等IP。

「小甜豆」系列

他們還一直保持著與國內外設計師的連接,通過舉辦國際潮流玩具展等活動,作為平台去獲取上游IP。當前的頭部IP「DIMOO」便是泡泡瑪特從展會中「淘」出來的。

「藝術家的積累是我們的壁壘。」王寧曾如此說道。目前泡泡瑪特已與超過350位藝術家保持緊密關係,並通過授權或合作與其中25位來自全球的藝術家開展合作。

泡泡瑪特也沒有忽視重要的IP誕生源頭:影視。他們與追光合作,聯合出品了《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等動畫電影,探路電影情況,並獲取相關IP製作衍生品的權利。

投資,是泡泡瑪特找IP的重要方式,上市前他們選擇了投木木美術館。而在上市之後,泡泡瑪特則明顯加快了投資構建IP生態的速度,前後投了主打「三坑」產品的「貓星系」、漢服國風品牌「十三餘」、潮牌買手店「Solestage」 等具有文化屬性的品牌。

「貓星系」

泡泡瑪特的投資邏輯十分清晰。

「在IP方向的投資,我們可能會以拓展消費人群為基礎的邏輯進行case by case 的投資,從而去彌補或者豐富我們的產品線。」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向《三聲》闡釋道。

對於十三餘,泡泡瑪特看重的是其在國風文化領域積累的良好口碑和龐大的粉絲基礎。而對於貓星系,泡泡瑪特則認為其同樣是認可IP價值的文化創意公司,目標受眾用戶也是泡泡瑪特非常關注和珍惜的群體。泡泡瑪特看好貓星系孵化IP品牌的能力和數字化管理的能力。

泡泡瑪特投資部在選擇細分領域的投資標的前,會考察這一領域的大量項目,這個過程中,業務部門承擔著「智囊團」的角色。投資部目前有投前、投後業務,而其核心指標是IP資源、客戶群、產業鏈、商業模式的建立,同時,部門對投資項目的後期發展狀況也十分重視。

通過一系列動作,泡泡瑪特運營的IP數量有所增加,從遞交招股書時的85個IP,到現在的100+個IP。

從擁有的IP數量上看,泡泡瑪特已領先於國內其他公司,但在IP方面,泡泡瑪特似乎仍不能放心。一是新頭部IP的數量並未如願,二是老頭部IP「Molly」的營收出現了下降。而頭部IP的營收在泡泡瑪特的整體IP營收中占比又極高。最新的半年報數據顯示,4個頭部IP營收占比「自主產品」近乎一半。

無論是打造新頭部,還是延長老IP的生命力,都離不開運營。泡泡瑪特的IP運營方式包括推出潮玩盲盒、不斷上新、與其他品牌聯名,正在打造的主題樂園也是運營方式之一。但對於傳統的IP運營方式,即給IP賦予故事,泡泡瑪特的態度卻一直十分謹慎。

而這也是泡泡瑪特從進入大眾視野以來便最具爭議的一點:他們一直在講IP的故事,但這些IP卻一直缺少故事。

IP是否要有故事,對此,泡泡瑪特的態度在不同時期經歷了不同的轉變。

早期,為讓更多人接受潮玩形式,王寧對「潮玩IP沒有故事」解釋道:「Molly之所以能成為大家喜愛的形象,背後的邏輯更像是100個人心中有100個哈姆雷特,它把自己的靈魂掏空,你可以把你的靈魂裝進去。我覺得這是潮玩的一個魅力。」

而當Molly足夠成功,但下一個Molly卻遲遲未出現時,泡泡瑪特產生了新的思考,泡泡瑪特聯合創始人司德曾發言稱:「我們的IP或者部分IP要怎麼增加一些好玩的內容,比如拍電影,但是我們又比較擔心如果添加內容,IP會失去現有的魅力和中立性,以及獨特價值,這是我們現在沒有想清楚的。」

到現在,他們似乎不再糾結IP是否應該有故事,而是兼容並包。「我們的IP庫也隨著公司的發展在增加」,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則向《三聲》表示,「泡泡瑪特的IP在多維度地拓展。」

於是我們看到,泡泡瑪特的部分社交媒體帳號出現了一些IP的內容小短片。Dimoo、Skullpanda這兩個IP在進入泡泡瑪特體系時,設計師已經為它們寫了不少故事設定。

「泡泡瑪特發展到了一個多IP的階段,這個時候願意往前再走一步。」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說道。

03|一種必然

決定向前走一步、給IP講故事的泡泡瑪特與需要衍生品、不斷開拓消費品領域的兩點十分相遇了。9月12日,泡泡瑪特完成了對兩點十分的投資。

其實尚在2019年,泡泡瑪特王寧、司德就與兩點十分王世勇有所接觸。「我們當時就討論了一下關於動畫電影的一些東西。現在泡泡瑪特思考得更多、更完整,我們就一起來探討我們合作的領域。」王世勇向《三聲》回憶道。

兩點十分是泡泡瑪特投資的首家動畫公司。之所以選擇兩點十分,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表示:「兩點十分是蓬勃發展並且有紮實業務能力的公司。兩點十分不光在接別人的內容製作,也有自己的IP內容,他們在理解IP(以及IP)製作方面達到了我們滿意的預期。」

而兩點十分在接觸了大量有投資意向公司後選擇泡泡瑪特,則是因為「互補」。「我們要是合作,那能夠互補。其實我們特別缺乏衍生產品這一塊,而他們需要這些故事、畫面和相關的一些內容。」

兩點十分與泡泡瑪特的相遇,是動畫行業與潮玩行業互相靠攏趨勢下的一個自然而然的結果。

首先,動畫行業需要衍生品。在較為成熟的動畫市場中,IP衍生品的業務收入其實一直是大頭。2020年《神奇寶貝》衍生品收入為640.15億美元,占總營收約為67%,而《米老鼠》的衍生品收入為731.15億美元,占比更是高達98%。

雖然國內的動畫產業並沒有美國與日本的成熟,但在越來越多的國漫作品被觀眾認可的情況下,國內動畫公司也開始重視甚至布局起了衍生品業務。某頭部動畫公司曾向《三聲》透露,已在搭建衍生品生產、銷售模塊。

其次,潮玩行業需要內容。除Hello Kitty外,國際上大多數公司走的路徑都是內容-IP-衍生品。因為內容與故事,是被驗證的能夠與粉絲建立長期情感連接的方式。即便是以形象IP出道的Hello Kitty,最終也選擇了動畫化去延長生命力。

在兩個行業相吸的引力下,泡泡瑪特和兩點十分作為各自行業的頭部代表,率先相遇了。

未來兩點十分將為泡泡瑪特開發IP動畫或相關內容,而泡泡瑪特也擁有了兩點十分原創IP的衍生品開發優先權。《三聲》了解到,目前泡泡瑪特IP相關動畫還處於初步策劃階段,而泡泡瑪特依據IP的精細化運營原則,會選擇最適合做成動畫內容的IP進行嘗試,不一定是銷量或人氣最高的IP。

對於泡泡瑪特來說,這次合作是其找內容、探索動畫行業的嘗試,雖然泡泡瑪特投資部負責人表示泡泡瑪特的遊樂園項目與本次投資動作並無太大的關聯,但泡泡瑪特未來與兩點十分一起找到的內容,想必也會為泡泡瑪特的遊樂園提供更多想像空間。

而對於兩點十分來說,這次投資一方面是幫助其拓寬衍生品業務,同時為其原創作品帶來更多觀眾,甚至還可能會為其未來的IP孵化提供幫助。

此次融資獲得的資金,兩點十分表示將會用於工業化生產建設、IP打造以及員工福利提升等項目。

泡泡瑪特走的是「從衍生品到內容」的反向迪士尼之路,兩點十分是其反向爬坡過程中的有力推手。這是一種不同於美國經驗的平台生意打造路徑,泡泡瑪特的不斷前進,不斷加大這條路的可行性。兩點十分的加入,則是對動畫行業應堅持工業化的認可。雙方的結合,將在各自創新的基礎上,形成一種關於產業鏈整合的新探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493254955_524286-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