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舞心聚 向未來」的slogan,展現了冰雪運動的美感與賽事的官方元素,也融入了騰訊的競爭優勢,在豐富的大賽報道經驗的保障下,騰訊有機會在冬奧繼續證明自己領先於行業的價值。
作者|周亞波
東京奧運會餘溫尚在,在國人心中更有特殊意義的北京冬奧便已可聽到腳步聲。2021年10月26日,2022北京冬奧倒計時100天官方主題活動正式啟動,並發布了北京冬奧會獎牌「同心」,標誌著「冬奧時間」的正式來臨。
作為2022北京冬奧會的官方轉播商,騰訊也在倒計時百日之際發布了自己的冬奧slogan——「雪舞心聚 向未來」,其中展現了冰雪運動的美感與賽事的官方元素,也融入了騰訊的競爭優勢。在豐富大賽報道的經驗保障下,騰訊有機會在冬奧繼續證明自己領先於行業的價值。
體育賽事版權,尤其是頂級體育賽事版權,始終是體育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在如今內容運營的趨勢之下,「擁有版權」與「版權下的內容運營」成為了硬幣的正反兩面。
在我們看來,「雪舞心聚 向未來」中的「雪舞」本身既對應了冰雪運動的優美動感,也代表了騰訊在大賽報道上的遊刃有餘。既有「舞得專業」的一面,也有「舞得趣味」的一面。
首先,對於大賽報道而言,豐富的經驗是成功的重要保障。在這方面,從2004年就開始接觸奧運報道的騰訊有著充足的信心。
而在剛剛過去不久的東京奧運會,騰訊也秀出了肌肉。不論是停在東京水上運動中心外印有「Tencent」的轉播車,亦或是第一時間的賽事內容提供,還是40餘檔的節目輸出,都體現了騰訊覆蓋上下游的專業內容生產能力。通過賽事版權與前方報道、原創節目、產品互動的結合,騰訊塑造了網際網路奧運報道的標杆。
騰訊奧運報道中,騰訊體育已經成功扮演了「中央廚房」的角色,向包括騰訊視頻、微信、QQ、騰訊新聞在內的諸多平台輸送體育內容及資源。通過專業豐富的奧運資訊報道和奧運節目,以及新鮮好玩的社交互動,騰訊面向中國網際網路全體用戶展現了奧運的精彩,連接了各個賽場瞬間背後的民族自豪與社會自信。
10月26日晚,呼應著官方的倒計時活動,騰訊《贏戰冰雪》冬奧倒計時100天特別節目正式上線,節目請來楊揚、陳露、吳靜鈺、張寧等嘉賓,以暢聊、直播連線的形式解讀官方發布,講述跨越14年的奧運故事,同時北京2008奧林匹克運動會獎牌主創設計師肖勇的加入,也讓中國人辦奧運的記憶再次會回到觀眾們的心頭。
隨後,兩檔節目《冰雪起源》和《白色音浪》先後上線,前者由騰訊視頻和騰訊體育聯合製作,通過文體明星嘉賓講述冬奧故事、介紹冬奧項目、科普冬奧小知識,同時與觀眾保持互動,主播李佳琦在首期節目的加入就引來了不少的關注;後者則以「輸出以冬奧為主題的原創歌曲」為軸,以青春、潮流的姿態,用音樂的方式帶動氣氛,引發觀眾的期待。
此外還有《歪果仁看冬奧》,以街頭採訪的形式,邀請生活在北京的外國人分享關於北京生活、冬奧展望、奧運回憶等話題內容。可以預見的是,騰訊為冬奧會準備的節目矩陣一定遠不止這些,而在倒計時100天開始上線,也足見其內容儲備的強大。
不論是理論還是實踐,在頭部體育IP的傳播過程當中,「舞得專業」和「舞得趣味」都已經來到了相近的位面上,這不僅意味著更加豐富、能吸引更多受眾的內容,也包括了更具普遍意義的情感處理,這在奧運的特殊賽場更顯得突出。
例如,在東京奧運會期間,騰訊不僅展現了自己在賽事報道速度和縱深方面的專業性,也在各個產品當中推出了相當多的、無門檻的互動玩法,例如騰訊視頻的「奧運氣氛官」陪看計劃,騰訊體育的「金牌紅包雨」、「競猜吧大神」、「發彈幕送道具」等互動玩法。
一個顯而易見的切面是,東京奧運期間,騰訊集結了旗下包括騰訊視頻、騰訊體育、微信、騰訊新聞、QQ、微視、騰訊網、QQ瀏覽器、騰訊看點等各個產品都帶來了差異化的互動玩法,它們不僅從用戶層面實現了對最廣泛的觸達,也在方法上儘可能用更多元的手段。既為廣泛用戶提供了便捷的輕體驗,也在「更深一度」的參與當中加深了連接,做到廣度與深度的兼具。
這些觸達,也將在北京冬奧等賽事IP的運營中得以實現,實現方式也不需要特別生硬的鋪墊,而是融入到自有的內容布局當中。
例如,在北京2022冬奧會倒計時100天之際,第四屆騰訊視頻綜藝《超新星運動會》在微博上發起了「#超新星運動會雪地手寫祝福#」活動,號召大家一起為冬奧會加油。
種種案例,也對應著「雪舞心聚 向未來」的「聚」:它包括了產品層面的「匯聚」,也包括了內容層面的「心聚」。一方面展現了騰訊產品團戰帶來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從用戶出發,在網際網路平台對冬奧氛圍的全方位感受,達成「人」與「人」的情感連接。
在生活娛樂、專業體育、新聞資訊、社交互動等主流領域,騰訊視頻、騰訊體育、騰訊新聞、微信等各大產品都是各自賽道的領軍者。這些產品的合力既可以助力騰訊鞏固大賽報道的優勢,又會為用戶帶來更好的冬奧體驗。
「團隊作戰」的方案讓騰訊各個產品的優勢結合得更加緊密,能夠做到對用戶從「重度體驗」到「輕度體驗」的覆蓋;另一方面,不同的產品所面向的不同類型的用戶,儘可能聚集了最廣泛層面的網際網路用戶,以營造獨屬於冬奧會的氛圍。
冬奧恰逢春節,而當全球體育盛會與國民節日相遇,更廣泛人群的加入對賽事本身乃至體育文化都有著深層的意義——專業、趣味有了更加落地的空間,尤其是可以與春節高度融合的互動玩法,可以能讓用戶收穫更沉浸式的回憶。
2008年的諸多「國民回憶」如今仍然是我們口耳相傳的重要內容,在內容價值和粉絲黏性的幾層概念內,這類連接的意義都將長遠且持續。當傳統的體育版權直播進入新的階段,看比賽已經不是用戶唯一的訴求,集合了「觀看、聊天、互動、創作、分享」的一站式體驗,才應當成為網際網路平台追求的目標。
東京奧運會,在全面滿足用戶的奧運內容消費與互動需求當中,騰訊顯然已成為網際網路奧運報道第一平台。而面向100天後就將上演的北京冬奧,在天時、地利、人和的背景下,騰訊的表現更值得業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