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財報業績表現背後,TME持續構建相對全面的內容生態、並不斷鞏固優勢的前提下,在2020年的一個顯要動作,就是繼續在音樂之外拓展業務場景,打造內外循環生態;同時源源不斷為廣大音樂與音頻行業內容創作者開墾土壤,助力他們實現夢想,讓創作者有所愛且有所得。
作者 | 周亞波
亮眼的財報數據背後,我們應當如何解讀騰訊音樂娛樂集團(以下簡稱「TME」)在這一年的新變化?
根據TME2020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截至2020年12月31日,TME第四季度總營收同比增長14.3%至人民幣83.4億元,全年總營收同比增長14.6%至人民幣291.5億元。
2020年第四季度,TME在線音樂付費用戶達到5600萬,同比增長40.4%,環比凈增長為430萬,付費率歷史性破9%,高於第三季度的8%和2019年同期的6.2%。
對TME而言,財報不僅顯示著單季度總營收、凈利潤與調整後凈利潤創歷史新高,也通過在線音樂付費用戶增長和付費用戶增速的提高,反映著商業模式的進一步進化。而社交娛樂收入單季創新高,也證明著TME「在線音樂+社交娛樂」雙輪驅動的商業模式的廣闊前景。
穿越疫情震盪,一點一滴的增長都不容易,透過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我們希望看到背後的一個個個體,不只是TME的幾千位員工,也不只是所擁有的超8億的月活用戶,更重要的是,在音樂與網際網路內容行業中最重要的一個群體:
創作者。
作為行業的頭部公司,TME的探索覆蓋了音樂及音頻內容從供給到需求,從用戶黏性到商業模式。而在內容創作領域開源擴流,提高內容生產力,往往是推動行業發展核心動力。
在持續構建相對全面的內容生態、並不斷鞏固優勢的前提下,TME在2020年的一個顯要動作,就是繼續在音樂之外拓展業務場景,打造內外循環生態;同時源源不斷為廣大音樂與音頻行業內容創作者開墾新土壤,助力他們實現夢想,讓創作者有所愛且有所得。
01 | 音樂人激勵
國風歌手「泥鰍Niko」(以下簡稱「泥鰍」)的音樂創作故事,幾乎就是TME「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的變遷史。
2019年9月,泥鰍辭掉了自己在北京的穩定工作,在周圍人的不解聲中選擇自己的熱愛的音樂事業,但在最開始,泥鰍面臨的難題是:自己所熱愛的音樂,究竟能不能給自己帶來理想的收入?音樂人又要如何靠音樂創作獲得理想的收入?
這也是騰訊音樂人「月亮沙龍」第一期的討論的主題。2019年12月,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1.0正式開啟,泥鰍在後來的採訪中表示,正是這份激勵計劃,一方面讓自己的原創音樂可以被更廣闊的大眾看見、被評價;另一方面也收穫了更理想的收入,讓音樂成為了自己真正的職業。
自從加入激勵計劃後,曾經「拿著U盤到處找唱片公司卻一再碰壁」的徐藝倫不僅收穫了5倍的收入,獲得了獨家推廣後,歌曲平均播放量也提高了3倍以上;音樂人李隆基加入計劃半年後,獲得獨家推廣後平均播放量提高320多倍,日峰值最高達到68萬。
這並不是終點,在1.0計劃推出後半年,2.0計劃就隨之推出,並將「獨家音樂人獲得全部收入」的年上限從20萬元提高到100萬,年收入100萬以內的部分全部歸於音樂人。超過100萬的部分,音樂人也可以分得六成;2021年初,這一計劃又升級為3.0,詞曲作者分成和翻唱分成加入了其中,版權保護和「中台感」愈發強烈。
2021年年初,騰訊音樂人總經理、資深樂評人王磊在接受《三聲》採訪時表示,音樂行業此前存在的痛點在於:在長期的運行模式下,塔頂端的音樂人拿走了最多的流量和作品發布機會,而大量正在成長中的原創音樂人則散落各地、難以生存。
「三級跳」之後,騰訊音樂人已經更像是一個中台:音樂人在這裡發布作品、獲得培訓、贏得收入和上升機會;消費者在這裡消費更加海量的內容,與創作者形成互動;平台收穫成長當中的創作者,從而促進更進一步的產業循環。
網際網路為解決這一現象而來,「提供激勵」成為了最基本的抓手,在實踐當中,更加精確、更加細節的手段也在逐漸被應用。2017年7月,騰訊音樂人成立時,曾承諾「三年讓音樂人收入五億元」。三年後的2020年7月,騰訊音樂人億元激勵計劃2.0發布時,官方同時宣布,最終實現的成績是5.9億。2020年,在享有獨家激勵收益的音樂人中,超過85%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了50%以上,超過60%的音樂人總收入增長100%以上。
所有的付出與獲得都是相互的,即使不談感情在商言商,平台與創作者也一樣,TME的付出也正在收穫國內更多音樂人的青睞。2020年,TME總入駐音樂人再創新高達18.5萬,年增長高達131%,全平台年播放量近3000億,同比增長近50%;全平台原創歌曲數超110萬首,實現了再次翻番。
02 | 新土壤與新收穫
如果不是TME旗下的酷我音樂「聲浪計劃」,音頻播客「哀家」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在這方面的價值潛力,「全職媽媽」的生活也不會就此改變。哀家在採訪中表示,「曾一次在酷我提現4萬多收益」,通過參與這檔「瓜分百萬現金」計劃後獲得的財務自由,讓她在婚姻生活中充滿了安全感。
在自己對內容的理解下,「哀家」在酷我平台打造出《短篇懸疑故事》《東城偏東異聞錄》《童聲童語睡前兒童故事》《明揚天下》等六千多萬播放的爆款內容,並通過創作者收益的收入為父母買了房。
相似的案例發生在「傅小米」身上,她較早就憑藉著自己的溫柔知性和對內容的理解成為了一位情感主播,但在簽約酷我音樂之前,「傅小米」在其他平台並不能獲得穩定的收入。在簽約酷我並參與「百億聲機全薪計劃」後,傅小米不僅獲得了穩定的收入,平台也為她的專輯《十點讀書的傅小米》提供穩定的流量曝光與推薦,在與粉絲的不斷互動中,傅小米也收穫著成就感。
2020年9月,「傅小米」受邀參加由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和酷我音樂聯合推出的讀書節目《悅讀有young》,與眾多青年藝人共同錄製音頻節目;2021年1月,與酷我聯合在上海組織了線下粉絲見面會「時間會回答」,通過酷我音樂平台的一系列活動曝光,一個獨屬於「傅小米」的個人IP已經初步完成。
如果說「億元激勵計劃」的底層邏輯是解決「創造內容的人」的問題,是從「音樂人」的需求出發;相較而言,TME在2020年的另一個動作,則是跳出優勢的「音樂」領域當中,在「聲音」這個大場景下,為音頻創作者提供更多生長空間與收入機會。
兩者相同點在於,這裡同樣存在大量的內容創作者,同樣是技術的改造、平台的搭建和激勵的方法。
2020年4月,騰訊音樂正式對外發布長音頻戰略,並發布了全新長音頻APP「酷我暢聽」,騰訊音樂娛樂集團CEO彭迦信在發布會上表示,TME試圖「通過在線音樂和社交娛樂服務的協同,助力長音頻業務發展,加速推動音樂與音頻的融合發展」。
一方面,與閱文集團戰略合作,進一步打通騰訊內容「內循環」的新場景釋放;另一方面,音頻內容概念的加入,豐富了整個TME體系的內容,也進一步發掘了創作者當中的增量,2021年,TME旗下QQ音樂還與播客工具「小宇宙」達成合作,在產品內部嵌入獨立板塊,為播客內容提供了新的增量,酷狗音樂也推出聽書「劇場」,探索電台可視化。
對已經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範疇內的前列的TME行業而言,其擔負的,很早就已經不再是「音樂播放平台」的價值與使命,而是進入到整個行業的生態循環與發展探索,化繁為簡,以小見大,正是需要讓這個行業中最具活力的創作者群體變得更好。
不論是現有生態場景下源源不斷的創新,還是在已有場景外尋找新機遇,都展現了TME「敏捷創新、全面突破、助力中國數字音樂行業生態發展邁出新步伐」的目標與信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UnM5aHgB9EJ7ZLmJQOAe.html